第14章 文曲星
- 明末廢柴
- 吳前法
- 2568字
- 2019-05-29 19:38:24
太陽就要下山了,作為中國的傳統農民來說,嚴格的遵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勞作了一天的吳冀,滿身疲憊的帶著自己的老婆和女兒,往家里趕。吳冀一家一天只能吃兩頓,即早餐和晚餐,早餐由于吃的早,而且還是稀糠野菜,根本沒有什么能量和營養,到了傍晚太陽下山時,早就餓的前胸貼后背了。
當然,一回到家還沒有熱騰騰的飯菜等著他們,因為吳偉是個傻子,根本不會做飯,他只要老老實實在家待著,不搞破壞就謝天謝地了。
像往常一樣,家人拖著沉重的身軀從田里回來了,但今天有點不同,還沒到家,大老遠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魚肉的香味,由于都已經饑腸轆轆,所以當聞到這種誘人的香味,家人都早已口水直流。家人還以為是幻覺,但仔細再聞了聞,確實是魚肉的香味沒錯了。但他們還是不敢相信這魚肉的香味是來自自家,直到走到家門門,那魚肉的香味愈發濃烈。父親吳冀感覺很奇怪,快步走入家門,看到吳偉正懶洋洋的躺在床上睡覺,看來今天很乖,并沒有闖禍,吳冀覺得傻子并沒什么異常啊,但魚肉的香味卻彌漫著整個簡陋的茅草屋。
吳冀循著香味來到了鍋灶邊,掀開鍋蓋,很是驚訝,居然發現鍋里有幾條肥美的大鯽魚,魚湯奶白色的,還有幾片水芹菜和野蔥,真是色香味俱全,看到這一鍋鮮美的魚湯,令勞作了一天,饑腸轆轆的家人,都流下了口水。
“啊!”吳偉的妹妹青青發出一聲尖叫。
“怎么了?”吳冀和李桂蘭驚問道。
青青吃驚的指了指原來廢棄的水缸,跑過去一看,一家人都驚呆了,只見水缸里不知什么時候多出了好幾條大魚,起碼都有十來斤。這么多魚,夠一家人吃好幾天了,吳偉的父母還有妹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很疑惑:怎么今天平白無故多了這么多魚,到底是誰送的呢?總不可能是傻子抓的吧,先不說是不是他抓的,家里也沒漁網呀。
一家人終于從極度震驚中蘇醒過來,眼下只能問一下傻子了,也許他會知道。吳冀叫醒了正在呼呼大睡的傻子,問道:“兒啊,你知不知道那些魚是誰送給我們的?”
吳偉心里一陣得意,剛想承認是自己的杰作,但轉念想,不能說實話,否則就當不成傻子了,我還是繼續當傻子吧,傻子好啊,沒什么壓力,于是心里有了主意。他盡量裝成傻乎乎的說:“爹,是我抓的,不過是表哥吳舉教我抓的。”然后把抓魚的經過說了一遍。
吳冀聽后倒吸了一口涼氣,不禁感嘆道:“大哥的兒子難道真是文曲星轉世,居然能用茅草編成漁網抓魚。”
吳冀又問道:“那鍋里的魚是誰燒的?”
“也是表哥吳舉教我燒的。”吳偉還想當一個愉快的傻子,于是繼續撒謊道。
吳冀萬分羨慕的說:“想不到啊,想不到,看來大哥的兒子果然不是凡人,沒人教他,他居然就會抓魚,而且還會燒出這么鮮香肥美的魚湯。看來我們吳家要出文曲星了,我們吳家有希望了!”
對于他爹的話,吳偉心里卻是一陣鄙夷,心想:“就他那樣的,考了這么多年連個童生都沒考上的也會是文曲星?”但吳偉并不去說破。
勞作了一天了,家人早就餓的饑腸轆轆了,既然知道這魚是怎么回事,于是迫不及待的吃了起來。看著一家人吃著肥美的魚肉,喝著鮮美的魚湯,并露出了滿足和愉悅的表情,吳偉第一次感到強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心想:“自己并不是一無是處,起碼還是有點用處的。”
很快,在吳冀的宣傳之下,吳質家的兒子吳舉是文曲星下凡的消息不脛而走。說他能夠用茅草編成漁網捕魚,也有越傳越邪乎的,說河里的魚都聽他的話,能夠自己跳到岸上來,而且想要多少就有多少。還有人說他抓了一條從未見過的金色大鯉魚,能抓到金色的大鯉魚那是很吉利和幸運的事情,寓意著鯉魚跳龍門。所以吳舉能夠抓到金色的大鯉魚,說明他遲早是要金榜題名的,而且以后肯定飛黃騰達,前途不可限量,甚至出閣拜相都是有可能的。
這些傳言也進入了吳舉他爹吳質的耳朵,吳質開始是不信的,直到他回到家見到自家水缸里那條金黃色的大鯉魚,他才相信了。
他很是高興,于是叫了兒子吳舉來到房中敘話,想從他兒子的口中親口得到驗證。吳舉一聽父親相傳,以為又要問他科舉的事,很是忐忑,要知道其實他對科舉一點都不感興趣,也根本沒有用功去讀書,平時所謂的用功讀書也完全是裝出來的,不裝還不行,因為家人對他都寄予了無限的厚望,一旦讓家人知道這一切都只不過是假象,他想象不出會有多么嚴重的后果。
當他膽戰心驚的來到父親的臥室時,以為又少不得挨父親的一頓責罵時,還想著如何應付父親對自己課業的盤問,卻想不到今天父親難得的心情舒暢,知道今天這頓責罰算是躲過去了。
他斯文的拱了拱手,文縐縐的說道:“孩兒正在書房用功讀書,不知父親大人相傳,所謂何事?”
吳質聽了更高興了,心想:我兒果然是文曲星下凡,你看這斯斯文文的樣子,跟我們這些大字不識的粗人就是不同。于是他高興的說:“兒啊,你用功讀書,父親很高興,縣試的時間就快到了,你可不能再讓我失望了。你要知道我們吳家今后能不能飛黃騰達就都要靠你了,那老道也說你將來前途不可限量,你一定要為我們吳家光宗耀祖啊。”
吳舉聽后,心里一陣惶恐,直覺后背有點濕有點涼。他嘴上卻說:“孩兒定當不負父親大人的教誨,必當竭盡全力為我們吳家光宗耀祖。”對于吳舉的回答,吳質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喝了口水,終于到了今天的正題,他問道:“對了,兒啊,外面所說的是不是真的?”
吳舉莫名其妙,問道:“這些天孩兒都在書房認真讀書,不知父親大人所謂何事?”吳舉的回答很聰明,把一個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優秀讀書人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
一聽吳舉說這幾天都在讀書并沒有出去,吳質卻有些疑惑了,說道:“外面傳言你能隨便用一把茅草就能編成漁網捕魚,而且想抓多少就能有多少,本來我是不信的,看到水缸里的那條大鯉魚我就信了。你說說這是怎么回事吧。”
吳舉嚇了一跳,以為父親知道他沒在書房讀書,還不務正業,是要責怪他,于是連忙解釋道:“父親,聽兒子解釋,那條鯉魚是傻子吳偉抓了送給我的,不是我抓的。”
吳質皺了皺眉頭,疑惑的問道:“你是說你叔叔的傻兒子吳偉?”
吳舉連忙道:“正是!對了,父親,我還發現了一個秘密,那傻子可一點都不傻,以前的傻可能是他裝的……”
“好了!”誰知吳質不高興的打斷了他的話:“兒啊,這件事即使是你干的,父親也不會責怪你的,不過以后你要把精力更多用在書本上,抓魚這種事不是文曲星該干的。”
吳舉唯唯諾諾的應了一句:“是,謹遵父親教誨,我這就回房用功讀書。”
吳質這回并沒有像往常一樣訓斥他,而是淡淡的說道:“你去吧。”
吳舉擦了擦臉上的冷汗,膽戰心驚的回書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