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銀子的作用
- 變成半位面
- 不死長河
- 1928字
- 2020-09-23 00:36:00
呂梁山脈深處,山寨內,嚴元坐在椅子上觀察著一副地圖。
這幅地圖概括了整個呂梁山脈周圍的地形。
嚴元想找一條能夠安全通往南國的路線,畢竟一直待在呂梁山脈根本就成不了什么大事。
畢竟呂梁山脈的四周都是蒙古人的地盤兒,其周圍的平原之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蒙古小部落。
這些蒙古部落大多是從青藏高原遷移過來的牧民加上一部分蒙古人組成的。
成年人青壯加起來幾近有三十余萬,
要知道游牧民族的青壯可不同于農耕民族的青壯,游牧民族的青壯一般從小時候就要學會騎馬,彎弓射箭等戰斗技能
可以說這30余萬青壯只要將其集結起來就能組成三十余萬精銳的大軍,
別看嚴元滅掉那些蒙古小部落時那么輕松,但那都是建立在眾多蒙古小部落沒有合起來對付他時。
只需要五六個蒙古小部落的兵力聯合起來,嚴元帶著的這五百名騎兵和他就得落荒而逃,畢竟雙拳難敵四手。
因此,在呂梁山脈之中,他根本無法壯大。
如果他想在這個世界修行帝道,就必須走出呂梁山脈,去往南方尋求機會。
嚴元對著旁邊的杜牧軍師問道:老杜啊,你對這呂梁山脈比較熟,不知道有沒有一條能夠安全通往南國的通道。
杜牧沉著腦袋想了想道:老大,這陸地上確實沒有通往南國的通道,自從蒙古人將這里占領之后,山海關已經徹底封關,不允許任何人進出。不過想要去南國的話還是有一條海路。
老大你看!杜牧走到地圖旁邊,指著呂梁山脈最上面的一角道:此地內通渤海與黃海,向西可以去往南國的天津港,向東可以通往朝鮮,向南可以去往日本。當初蒙古人沒有占領呂梁山脈之時,此處也算得上是一個較為繁忙的港口。不過,當蒙古人占領呂梁山脈四周之后,將這個港口劫掠了一番,這個港口也就荒廢了,如果有船的話我們倒是可以從這里坐船去往南國。
嚴元點了點頭,對于杜牧的回答非常滿意。
對了,前天我們帶回來的物資有多少?嚴元又對杜牧問道
杜牧想了想,從左邊的一條書桌之上拿出一個賬本。
翻了翻。
笑道:老大,這次你們可是打了一個大大的肥羊,此次物資比上次多了許多,金銀加起來有三萬多兩,牛羊有三千多只,麥子有一萬石,其他雜七雜八能夠吃的東西也有近一千石,這次打劫的那個小部落,想必在四周也是數一數二的富戶了。足夠咱們山寨的人大吃大喝三個多月
嚴元聞言也露出了笑容,畢竟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想到:再將那些個兔崽子教育兩個多月,想必大多都能夠擔任一個合格的軍官了,到時候再在那個港口找船出海,再去南國附近找個小島發展壯大。
老大,兄弟們的賞賜還需要您的吩咐,杜牧提醒嚴元道。
嚴元不在意道:給兄弟們每一人發放20兩白銀,讓他們高興高興。
告訴他們在這兩個月中好好的訓練,如果訓練的好兩個月后我們便啟程回南國。
杜牧行禮道:是!
而后退了下去。
下午3:00多鐘左右,寨前的操場之上,500多名士兵排著整齊的隊列立正站在上面。
嚴元腳踩著兩個大箱子坐在500多人的最前面。
大聲道:這幾個月大家都辛苦了,跟著我打蒙古人,打土匪,想必都累的不輕吧,今兒個我想給你們提提神。
說完,就將腳下的兩個大箱子砰的一聲打開。
只見一大片的銀光從兩個箱子之中閃爍出來,一柄柄20兩重的元寶整齊的放在兩個箱子之中。所有的士兵眼珠子都看紅了。
這可都是銀子呀,在南國一畝上好的水田只要二兩銀子,而兩畝良田就能養得起一個人,這20余兩銀子可相當于十畝良田,可想而知這些銀子對他們的誘惑。
嚴元看見這500多個兵對著銀子那狼一樣的目光。
怎么樣,用這個給你們提神好不好?嚴元大聲的說道。
所有的士兵整齊的吼道:好!
那就好,從第一排開始排隊來我這里,
第一排的第一個士兵幾乎是跑著來到了嚴元身前。
演員看著這個不到18歲的小青年,從箱子中拿出一個20兩的銀元寶。
遞到了他的手中,說道:以后好好干,這兒點兒銀子,不過是你以后獲得的銀子的零頭,
小青年感激的接過銀元寶,激動的說道:謝謝大哥,謝謝大哥,你是除了我爹娘之外對我最好的人了,以后,不管是上刀山還是下火海,我一定會緊緊跟隨在您的身邊。
嚴元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勵了一下他,歸隊去吧。
小青年對著嚴元行了一個軍禮,而后跑回了隊列。
而后第二個士兵來到了嚴元身前,就這樣,嚴元每給一個士兵一個銀子,便會說一些鼓勵激勵的話。
使得整個500名士兵對他的忠心噌噌的往上漲。
相信以后只要嚴元不殺他們全家,他們大都會死心塌地的跟著嚴元,嚴元叫他們砍誰,他們就會砍誰。
畢竟古代人可不是現代人,古代人大多對恩義,信用比較看重,列如你救了我一命這輩子我的命就是你的了的事并不算太過難以見到。
一個小時之后所有的士兵都領到了20兩白銀。就連杜牧也獲得了一個銀元寶。
整個山寨內充滿了歡快的氣息,一掃高強度訓練了幾個月所帶來的壓抑。
第二天,500余名士兵以更加拼命的態度訓練,晚上學習認字之時,也比以前認真了許多。
著實讓嚴元大為滿意,看來在古代什么東西都不如銀子好使,只要銀子使得好,便能夠更加輕易的收獲他人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