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8章 翰林黃世仁

  • 大魏文宗
  • 大魏文宗
  • 2348字
  • 2019-06-29 19:00:00

黃世仁泡了杯茶,先進(jìn)書房,揮了揮手,書房里一位侍女立馬一福禮,然后就退了出去,黃世仁在椅子上坐下,抿了口茶,端坐在位置上,暫時先閉上了眼,此名為“靜坐”,在于反思自己一天的言行。

這會,管家緩緩?fù)崎_了書房的門,看見了書房里的這幕,這管家絲毫見慣不怪。

當(dāng)下走上前,把一杯香茶奉在一邊,再在一旁點燃起了檀香。

許久后,屋子里才彌漫開了一股清香之味,到這會,管家才靜靜的站在一邊,黃世仁端坐著,整個人紋絲不動,不久之后,竟然從他的身軀之上浮現(xiàn)起了一道香味。

這個香味不同于任何味道,而是讀書人身軀里散發(fā)的一股清香。

進(jìn)而,則是一股文氣搖曳了起來。

黃世仁的額頭上細(xì)汗?jié)u漸浮現(xiàn)而出,在這個屋子里,筆墨紙硯為之顫栗。

紙張顫抖,似乎都要飛起。

書房的這些門窗,都發(fā)出了一陣輕微的抖動聲。

在這屋子里,管家低頭,束著手,對這四周一切的異象視若未見,只是安靜的站在一邊,很明顯,他已經(jīng)對這些都感到習(xí)慣了,許久之后,正好約兩炷香的時間,黃世仁才睜開了眼。

“今日在黃庭書院教書,和李道光爭道,頗有意氣之爭,不在讀書之義上,頗感慚愧。”

黃世仁嘆了口氣,低下頭去。

“老爺一代翰林,能做到這一步已經(jīng)極為不容易了。”一旁,到這會,這管家才敢開口,微笑的道,“何況,即便是圣人也不是不犯錯,而是錯誤累累,只是在不斷的更正,直到完善自身。”

“這點倒是不錯。”黃世仁靜坐了兩炷香的功夫,身上卻是汗出如洗,花費(fèi)的功夫似乎比起長跑上一圈都要累的多,當(dāng)下捧起一杯茶,緩緩抿了一口,緩解了一下干澀的喉嚨,“首先要正視天下文宗,其次,自身才有可能成就天下文宗。”

“這天下的讀書人我見多了,基本都把文宗視為那文廟里高高在上的圣賢,根本就不敢去比較,殊不知,這些圣人們曾經(jīng)也只是凡人而已。”

“把別人看的太高,本質(zhì)上就是在否定自己,給自己不能完善自身修養(yǎng)境界的一個借口。”

因為別人是英雄,不是凡人,所以我當(dāng)個狗熊也理所應(yīng)當(dāng)。

因為別人是圣賢,所以我做不到別人的境界,也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

因為別人是天才,所以他成就超越我,也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

“抱有這樣念頭的人,從一開始就已經(jīng)一敗涂地了。”黃世仁搖了搖頭,感慨了一聲,不禁想起了黃庭學(xué)院里的那些學(xué)生,長嘆了一口氣,“現(xiàn)在的學(xué)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老爺,這些是七日投遞到門下的文章,詩句。”管家把之前的話裝作是充耳不聞,并且把一疊書信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桌子上。

“唔。”黃世仁沉吟了一下,一只手按在了這些書信上,想了想又松開了手,揉了揉眉心,“什么時辰了?”

“回老爺,戌時了。”

“唔,那不急。”黃世仁松開了手,“把我書架上左手起第六本書拿來,今日該溫習(xí)的經(jīng)集還沒看。”

“老爺是要溫習(xí)竹書紀(jì)年么?”

“不錯。”黃世仁點了點頭,進(jìn)而隨手翻開了在這一疊書信上的頭幾分信,目光仔細(xì)的瀏覽了下去,而管家已經(jīng)到一邊去找書了,黃世仁一邊看,很快就擰起了眉頭,把這封信扔到了一邊,“寫這信的讀書人孫義,廬陵人,秀才功名,七言絕句一首,卻是盡數(shù)寫拍馬阿諛之詞,真是看的叫人作嘔。”

黃世仁捏了捏拳頭,有些憤怒,旋即就松開,人又漸漸平靜下來,對那管家道,“復(fù)信,就說信已收到,勸慰他好好讀書,讀書之人,當(dāng)一心純粹,太過重視功名,反而適得其反。”

接著又拿起了另外一封,這里面附錄的則是一片文章。

黃世仁拿起,看完,又放下,進(jìn)而再拿起一封,短短片刻后,五份信就已經(jīng)扔下,長嘆了一口氣,沒有繼續(xù)看下去,“這一次的書信又是這樣,哎,詩句全是些阿諛奉承之詞,或是文章里指點朝政,看似句句有理,實際上卻是在指點江山,狗屁不通,真叫他去治理民政,怕是斷不清一樁公案,分不清什么是莊稼,什么是雜草,半點實事都辦不了,真叫這等人為官,才是禍國殃民!”

“倒是有一片李氏學(xué)派的文章倒還也不錯,就是可惜了,讀書經(jīng)義沒學(xué)到家,空有其表。”

“老爺,書。”管家把那一本竹書紀(jì)年奉到手上。

說完就站到一邊了,管家深深知道黃世仁的習(xí)慣,從書院回來,必先靜坐,反思一天的一言一行,是否有錯謬,其次則是溫習(xí)功課一個時辰,再接見客人,最后清查一遍士子們送來的書籍,也就去睡了,管家也不打擾,就默默的站在一邊。

黃世仁搖頭晃腦,看起書來,而在這個書信上的第一封,上面寫著三個字,“……西廂記”

而同時,西廂記的其他九份也分別送去省府的其他地方了。

在大魏,評書人口中講的故事,往往和讀書人自己所看的經(jīng)史史集差距很大,匯聚在評書人身邊的,往往就是一些普通的百姓,一些落第的書生,講的故事也全是一些不著邊際的野史,以獵奇為主。

真正傳統(tǒng)的士大夫?qū)Υ耸遣恍家活櫟模陀辛怂^的“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

這些就被統(tǒng)一稱為“下里巴人”

但是在這些下里巴人里,講的故事其實也很庸俗,叫楊奉先來聽,絕對一個都看不上,經(jīng)過了后世信息大爆炸的熏陶,看這些故事就太小兒科了,評書人口中,講的無非就是一些“張武師喋血金錢鏢。”

“落第童生夢中得大儒點化,金榜題名。”

又或者是,“某野史中的大儒不畏強(qiáng)權(quán),頂撞皇上。”

故事通篇下來就不離那三板斧,“武師,鬼怪,和落第書生”

講的故事也極為的保守,更沒有什么曲折,武師被打壓,發(fā)奮練武,然后反殺仇家。

落第書生睡了一覺,人就開悟了。

要么就是一些鬼怪。

反正就是直來直往,沒什么花架子,這要是讓后世一些老書迷們來聽,多半能聽的睡著,這些評書還沒經(jīng)過元曲洗禮,也沒誕生過三國演義,西游記這種評書大熱的頂級故事小說,但就是這樣一些平庸至極的作品,在這些百姓之中就已經(jīng)流傳很廣了。

有些知名的評書先生往那天橋下一站,輕咳兩聲,還沒開講,這附近云集而來的百姓就能成百上千,一個個都是忠實的聽眾,唯恐錯過了半個字。

而這些評書先生們的“潤口費(fèi)”往往也能大的驚人,講一篇,各大茶樓,青樓之中能出大價錢來搶人。

一篇好的故事,或是一個厲害的評書人,能價值千金!

大魏的評書文化,至少也能占據(jù)這下層的半壁江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密市| 丽江市| 太原市| 柘荣县| 嘉定区| 宁津县| 左云县| 常宁市| 武强县| 射洪县| 邓州市| 岢岚县| 长寿区| 漠河县| 南投市| 昭通市| 西贡区| 江永县| 金平| 包头市| 信阳市| 天水市| 黄山市| 眉山市| 博湖县| 句容市| 定安县| 易门县| 吴川市| 信阳市| 德安县| 恩施市| 邵东县| 宜城市| 伊春市| 呼伦贝尔市| 南乐县| 新沂市| 高尔夫| 叶城县| 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