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瘦西湖附近的小青旅,在巷子深處,從它出來右轉走五六分鐘路程就能到瘦西湖景區,位置很方便,價格也不貴,一晚60元左右。
小青旅看著有些年頭了,住在這里的人生活的很隨性,老板是個中年大哥,頭發有點長,有點啤酒肚,修門、修水管,樣樣都會。還有一個比我小一點的女生,不知是不是老板娘,穿著干凈隨意,帶著大大的眼鏡,腳底下臥著一只狗,這只叫“芭比”的狗很有個性,對看不順眼的人會狂叫,可是它看著我還是顯的很友好,有點小高興。客廳沙發有一處是芭比的專屬位置,有一次我不小心坐上去,它就看著我,我還一頭霧水,直到小女生提醒我,我才明白,原來我坐了它的位置。小女生是揚大畢業的,我們聊了許多,關于我的來處,她的母校,還有她現在的生活。她不像一般的學生畢業后就去了各個公司工作,每天忙忙碌碌,奮斗再奮斗,而選擇了這種閑適安逸的生活,讓我感受到了生活并不是千篇一律,一千個人,可能就會有一千種生活方式,不管外人如何評價,自己過的開心就好。
我本是個戒心比較強的人,可是到了這里,莫名覺得放松,安心,睡得很安穩。這可能和這里的主人有關吧,人和人之間的真的可以相互影響。
我的房間是個四人間,兩張高低上下鋪,除第一晚是我一個人住外,其他時候都有客人,周五周末全滿。這是我第二次住青旅,再次感受到住青旅的自由隨性,來這里住的小姐姐、小妹妹,各有各的故事,大家來自不同省份、城市,卻能在這個陌生的地方暢所開聊,分享自己不同階段的生活體悟,有一種安靜的撫慰力量。她們之中,有已婚離婚的,有未婚,有研究生,有在職工作黨,有旅游為主工作為輔,年齡從20歲到40多歲。生活雖不易,可是大家依然努力工作,用一場小小的旅行慰藉自己,讓自己對生活保持熱情。
打破對完美生活的幻想,可能才會真真感受到不完美之中才有著生活真真的美感。
這這家小店待了一周,完成了第一周的培訓和demo演練,周日清晨回到家里。
爸媽已經知道我復試的最終情況,他們對我考試的情況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對我的工作有些疑問。
爸爸:“你怎么又想做老師了?這樣換來換去,可能什么都做不好。還有你這線上教育靠譜嗎?”
唉,我得接受他和我媽就是這樣的人,你說什么都先否定打擊一番,只是因為在他們的經驗中對這些不懂也不了解,所以我要是再為這些話生氣也不值得了。
我:“線上教育和那些培訓機構的老師是一樣的,就是教學生。只不過是通過電腦視頻、客戶端教學,學生來自全國各地而已。你要是不清楚,后面我上課,你可以看看嘛。”
媽媽:“我們就是擔心你會不會上當受騙。”
我:“放心吧,靠譜的,不是騙子。沒有讓我交錢,還是個大公司。”
媽媽:“不是騙子就好。”
對于爸媽的擔心,我也能理解,當初我教他們用微信也教了好久,而且騙子真的太多,我也擔心,所以讓他們綁的卡都是不常用,而且錢很少的卡,并且再三囑咐不要隨便打開一些鏈接。
對于他們這樣年紀大的打工者來說,微信、支付寶這樣的東西是不可知、不明白的,本能地對這些缺乏安全感。媽媽曾經要給一個工人發工資,說用微信轉給他,他死活不愿意,非要用現金,一個原因是對這些不信任,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不會操作,轉過去的錢用不了。你說要教他們,他們卻很回避,寧可麻煩點,但安全安心。可想而知,在這個日新月異,什么都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如果不能保持學習,接受新鮮事物,利用新型工具,所面臨的必然是這種與時代脫節,慢慢被邊緣化的狀態。同是打工者,有的人愿意學,有的人保守,這就是無關階層,而是人和人自身的區別了。
順利通過一個月的培訓,接下來我們要開始真正上測評課,努力轉化我們的學生了。
結束培訓的夜晚,躺在床上,當我終于有空閑停下來時,腦海中還是閃現著接著考研的念頭,這個小火苗在經歷了第一次的失敗后,依舊不滅。
雖然我沒有想清楚具體的規劃如何做,但是對第一次考試失敗,我想自己需要復盤。
不得不承認,第一次失敗我自己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首先擇校上,選擇了報考人數很多,考試內容變化太大的南大;其次,沒分清主次,我花了很長時間學習統計,不少于一個月的時間,而在社會心理學還有發展心理學這方面分配的時間有點少,所以考到這兩門的題目,出的偏一些,我就不能應對了。再者,相比其他每天都保持10個小時以上的人來說,我的學習時間還是相對少了一些,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但時間具有不可忽視的力量。
在復試過程中,初試分數低是我的硬傷,對復試的筆試準備的也不充分。
當然客觀原因也有,今年二戰的人很多,相比他們,零基礎的我是弱勢的;同時,各個考研機構的VIP一對一輔導,給了一些考生捷徑,相對他們,我們一般考生的信息比較閉塞。
這一年考研最終結果失敗了,可是我收獲了系統的知識,是真正理解內化到自己心中的知識,相信如果再考一次,我一定可以進復試。什么時候再考呢,先給自己兩個月好好想想吧。結束腦子的思考,明天要開始接課了呢。
我們是給四到六年級的小朋友教數學,還是有點遺憾,不是軟萌軟萌的一年級到三年級的小朋友。四五六的小朋友,有的開始裝個大小孩,有的還是個軟萌小孩,給小朋友上課,還是非常考驗耐心的,恰巧我對小朋友超級有耐心。要是換家長教,非得被某些反應慢還內向的小孩氣得罵人。
原本以為教書嘛,很簡單,給我小朋友,我教好就行,多余的時間我自己看書復習就行。然而沒有這么好的事兒,我一個做老師的,也得做些銷售的事,因為如果不能說服家長買課,沒有轉化到公司要求的學生人數,我們也是要被淘汰的。而他們所謂的智能系統推送的測評課(免費試聽課)不能拒絕,工作時間內不能不響應,拒絕了,不響應都要扣工資。
我給很多山區的孩子上過測評課,就是那種家里連電燈都不開,要到外面路燈下上課的孩子都有。可想而知,這樣的家庭條件,即使我上再多的課,能轉化的幾率也很小很小。線上一對一的課程可是很貴的,比普通線下的班課和一般家教貴兩倍左右,但這錢并不是都給了老師,老師的課時費也并不高。當然這個價格有它的可取之處,在于公司強大的教研團隊,課件制作,習題庫,試卷庫、智能測評、師資質量等等。所以,剛開始能轉化的學生全憑運氣。我上測評的時候根本沒有明確的下班時間,只要能上課,能轉化學生,各個時間段都在上,一天上9節、10節的都有,最多一天上了11節課。
我第一個轉化的學生是來自廣東東莞,后面的學生大多來自福建、浙江、這樣的地方,而我們同組老師的學生也大多都是北廣深、江浙滬,幾乎所有老師的學生也大多來自這樣的地方。如此可見經濟發達的地區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也能看到許多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家長也知道我們教的好,可是價格對他們來說還是有些貴了。從經濟條件上,不同地區的孩子能接受的教育資源已然不同了。并不想用這個例子來說教育的不公,因為這都是課外的輔導,無關乎學校教育,這與家長的教育觀念、經濟實力緊密相關。終于能體會到身邊已經結婚有孩子的朋友們的那種隱隱的焦慮了。
備課、上課、寫總結,生活從原來的家、公司兩點,變成了我的房間、客廳、廁所這樣的一點。給孩子上課,我是樂意的,可是對來說更重要的是能掙到錢,還能有一定的空閑時間做自己的事。我現在已經被考核所綁架,為公司免費上課,做宣傳,能得到回報到底值不值呢,就是三四千的工資嗎?很多老師在說,熬過試用期,轉正就好了,那我也在堅持一下吧,堅持到我能有自己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