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得神器欲上洛陽
- 漢末龍翔
- 頭圩女婿
- 2512字
- 2019-05-29 01:06:03
三月后。
大地被蓋上一層厚厚的棉被,看不到任何色彩,白茫茫的凄涼極了。
白色的校場上有那么一行人在著校場跑步。
“一,一,一二一。”
大家跟領頭的號令,有節奏的奔跑著。
在跑步圈的中央,有三人在場中打著拳。
這三人正是劉翔、典韋、胡車兒。
只見胡車兒打拳宛若健馬奔騰,又似野猴撒潑。
而典韋則是地動山搖,暴喝聲敲鑼打鼓一般。
與其兩位不同的是,劉翔打拳則像老熊伸懶腰,慢慢悠悠,仿若與這個天地融合了一般。
在這個下雪的天氣,三人打完拳竟然出了一身的汗水。
典韋和胡車兒見劉翔也是一身汗水,也是驚奇,那慢慢悠悠的拳也會出汗,但也不多問。
三人脫了鎧甲,用侍衛準備好的熱毛巾擦了擦上身,換了件布衫,劉翔道:“走,今日去山莊看看。”
那兩人也知道,這是要看看他們的兵器是否造好了。
三人上馬,直奔避暑山莊而來。
到了半山腰的山洞里,蒲元正把一把短劍放在寒泉邊的水槽中,看來又一把兵器完成了。
“公子來了,公子所需均已經造好。”蒲元指著洞壁道。
洞壁有六副器械,有戟、長刀,還有四把唐刀。
典韋和胡車兒連忙上前,拿起自己的兵器。
典韋手中長戟一丈六寸,戟重八十六斤。
灰金色,通體蟒紋身纏,戟頭兩刃宛若月牙,蹭光發亮。
與月牙相連的好似巨蟒的牙齒,中間與戟桿相連的是三刃的戟頭,這戟頭是劉翔仿軍刺而來。
看著讓人心驚膽寒,要吃人血肉一般。
整個長戟的造型,分明就是巨蟒吞月啊。
再看戟桿中還刻有字:狂蟒吞月。
胡車兒手中刀長過胸,長五尺五,刀重四十八斤。
刀柄長二尺,龍鱗紋防滑,刀身寬四指,刀背有拇指厚,延伸近三指寬成四十五度角便為刀刃,易砍易削。
刀尖三十度,易刺易戳,形似雀嘴,刀身也刻有字:大漢龍雀。
兩人拿著兵器愛不釋手,何曾想有如此寶物。
劉翔也不管二人的歡喜,來到四柄唐刀前,拿起其中一柄,抽刀出匣。
刀身有云紋霧紋層層疊疊,刀刃寒光閃閃,聚光于刀尖,有如星辰一般。
每柄刀身刻一字:唐。
蒲元道:“公子,一共造廢了兩把,還剩一點材料,小老兒自作主張,造了把短劍,過兩日便造成。”
“無妨,造出如此兵器已深得我心。可到劉全那領銀三百兩。”
“那怎么能行,為公子做事,是小老兒的榮幸。”
“跟我做事,有賞必拿。不賞你,那就是你沒有那個本領。
這兩日你父子三人就休息休息,過幾日,我會送一匹良鐵過來,你幫我打造一批士兵用的長矛,先打三百。”
“喏,只是人手……”
“我會安排十名鐵匠給你。”
“那就成,就是官府這邊……”
“放心。”
劉翔向蒲元壓了壓手,表示讓他安心做事就好,一切有我。
帶上兵器,又來到山腳一處崖壁處。
崖壁中已經建好了作坊。
作坊有個走廊,一直延伸到外面空地上的房子。
一共有六個房子,房子里什么都沒有,沒有床鋪家具,倒有一個巨大的深坑。
這坑里面全是石灰水,水里泡著毛竹。
這就是劉翔的造紙工坊。
先由甄家販運回毛竹,在河水中泡兩個月,再將毛竹砍成一節一節,再由人將其搗碎,放在鍋中蒸煮,放石灰漂白,再壓制烘干。
劉翔一個一個坊間走過,到了最后一間,只見一張張烘板上,一張張白色的紙張靜靜地躺在上面。
甄逸也在這里,正高興的看著烘板上。
“岳父,紙,如何了?”
“哦,鵬舉來了,來來,你看這會就成了。”
劉翔將紙拿起來,紙骨硬朗,甩甩有嘩嘩的聲響,紙張潔白。
劉翔高興的點點頭,又拿到旁邊的案上,取一支筆寫了個“紙”字。
墨汁凝而不散,濃而不透。
卻是好紙。
“鵬舉,旁邊印字間的工人可等不及了。”
翁婿二人急忙取紙,進了另一間房子。
見一個方形板夾將一塊塊刻有反體字的方形小石頭印章夾在一起。
工匠把有字的一面均勻地刷上墨汁,將紙往上一鋪,雙手從紙中間往兩邊一抹開。
然后用細長的圓筒在上面一滾,揭開紙張,遞與甄逸。
甄逸接過紙張,看著紙上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字,激動的說:“神器,神器啊,每人賞銀五十兩。”
這晚,征北將軍府邸,劉翔和李偉將一木箱拉到廳堂,打開一看足有一千兩的銀子。
“占元,這是何意啊?”李濟眉毛微微一動道。
李偉向李濟抱拳道:“這是我義弟為了感謝將軍的栽培,這點小小的心意望將軍笑納。”
“哦?!”
李濟眼睛從箱中挪開,抬頭看了看劉翔道:“劉鵬舉有心了,那我就不客氣啦。哈哈……”
“理所應當!”劉翔也抱拳回道。
“現在冀州都在談論你的將進酒啊,聽說你才高八斗,可否為老夫也寫上一首?”
“將軍,他人一定是道聽胡說,卑職哪有如此文采。”
“你可愿否?!”李濟神情一變,豎眉道。
劉翔見其有不愉之感,忙道:“那卑職就獻丑了。還望將軍斧正。”
百戰沙場破甲衣,
將軍千里走單騎。
前方已阻數重圍,
挺槍又殺七里地。
“好,好,好一個千里走單騎!好一個又殺七里地!占元,你看鵬舉的文采很是不凡啊。”
有了劉翔這首詩,他李濟也會出名了。
“義弟的文采哪能和將軍相比,將軍的文采那才叫一個好子了得。”
李濟微閉著眼睛,點著頭發出,“嗯”一聲,好像在同意李偉的說法。
“將軍,我義父在洛陽給鵬舉尋了一老師。
不日想去京都學習,還請將軍放行。”
“嗯”
“我恐路上山匪路霸禍害其性命,想讓其部下一百名士卒護他到京都,望將軍批準。”
聽到這李濟睜開了眼睛,看看李偉,又看了看木箱,緩緩閉上眼睛,“去吧。”
“謝將軍,將軍操勞疲乏,卑職就不打擾將軍休息了,卑職告退。”
……
這幾日,劉翔倒是清閑的很,沒事就和甄姜談談情說說愛。
雖然說甄姜才十三歲,但甄姜已經和后世的十八九歲的女孩一般了。
該大的大,該圓的圓。
讓劉翔欲罷不能,可惜無法更進一步。
此時,為去洛陽,士卒們也被劉翔放了假。
蔡邕已經給劉庸回了信,要劉庸送子到洛陽來可以收其為徒。
劉庸也讓劉翔早做準備,本來劉翔要開春去洛陽的,被劉庸纏的沒有辦法了,他也就同意這幾日就走。
劉翔出發前,安排胡車兒留在莊園看守。
胡車兒雖然不愛說話,但做事穩重,不易出差錯。
而且,劉翔還留一百名士卒給他。
莊園可是命根子啊,要保護好。
劉家的護院,基本都在莊園了,再加上甄家的,此時莊園一共有五百人了。
在去洛陽前一天,劉翔給甄逸一疊圖紙。
兩人在書房秘談了三個時辰,沒有人知道他們談了些什么。
這日,劉翔帶著十五輛馬車,兩輛是印刷好的書籍,三箱珠寶,其它十輛是白紙。
十五輛車包裹的嚴嚴實實,做到防水防雨。
士卒們都是護院打扮,但是即使如此,也掩蓋不了他們的兇悍之氣。
五人押一輛馬車,其他人在車隊的頭尾護衛。
在婦人的哭啼聲中,劉翔、典韋踏上了去洛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