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軍大營中盛大的慶功盛宴開始了。
一直延續了好幾日,人人滿面紅光,如同看到了勝利的果實。
劉翔卻在第一天應付了袁紹一下,后幾日都在自己的營地,不露身影。
同時這幾日郁悶的還有孫堅和曹操。
孫堅恨袁紹不乘勝追擊,在虎牢關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一舉攻破虎牢關,為自己的兄弟祖茂報仇。
而曹操見袁紹大肆揮霍,一個小小的勝利,就讓他忘乎所以,好似已經平定天下一般,卻忘了自己來干什么的,
一點點的功績,就讓自己迷失心智,曹操嘆袁紹成不了大事,不足為謀。
虎牢關自從華雄被斬之后,士氣大跌。
胡軫急忙派五路傳令兵,向洛陽送信:虎牢關告急,華雄被斬于兩軍陣前,請相國速派援兵。
副將華雄陣亡,主將胡軫有不可推脫的責任,幾日夜不能寐,擔心盟軍攻打虎牢關。
可他哪里知道,盟軍大營正在歡聲鼓舞,哪里有攻打虎牢關的打算,也是白擔心一場。
洛陽之中,相國府。
董卓整日載歌載舞好不快活,董卓自掌朝政以來,心情好了就去龍榻上睡一睡皇妃嬪妃。
心情不好就去殺兩個皇妃嬪妃,殘暴不已。
今日,董卓被胡軫來信嚇了一跳,自己好不容易有了今天這等地位,竟然危在旦夕。
如果就這樣被關東聯軍攻下虎牢關,豈不是危在旦夕,趕緊召集一干手下商議對策。
相國府中,李儒眼中不禁閃現出一絲陰冷的氣色來。
他對董卓說道:“岳父大人,此次十九路諸侯盟主乃是袁紹。
當日岳父放過其性命,此廖不知感恩,卻恩將仇報。
如今其十九路大軍,齊聚虎牢關,其風頭正盛,不可同日而語。
袁氏四世三公,其叔父袁隗乃是當朝三公,曾任太尉、太傅,在朝中勢力極大。
倘若此人趁著袁氏兄弟起兵之時,為其內應,那將為大禍也。
不如……趁早將其滿門抄斬,一是以絕后患,二乃挫挫袁本初之銳氣也。”
李儒話一出口,董卓頓時覺得言之有理,深得其心。
倘若袁隗真的里應外合,那真是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啊。
董卓毫不含糊,說干就干這是他多年來養成的習慣。
當下讓李傕和郭汜領兵一千人,進入那袁隗家中,不分男女老幼,滿門抄斬。
隨后,董卓派人將袁隗的主要家庭主成員首級,送去虎牢關外,關東盟軍陣營中。
十九路諸侯的關東盟軍來襲,董卓親自帶兵十五萬,同李儒、牛輔、呂布、樊稠、張濟等眾將領,前來虎牢關鎮守。
而李傕、郭汜則領兵五萬固守洛陽城。
進了虎牢關,董卓命令呂布獨自領兵三萬,去關前扎住營寨,迎戰那關東十九路諸侯。
盟軍大營袁紹得知董卓親自來虎牢關鎮守,袁紹意氣風發,令大軍向虎牢關逼近。
未近虎牢關,就遠遠的見關前有一營寨。
探子回報,是那號稱并州第一猛將“飛將軍呂布”鎮守其中。
據說此人武力,更勝那華雄數倍之多,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美稱。
成敗在此一舉,袁紹命河內太守王匡率兵前往,由他先打頭陣。
呂布在此早已經等候的不耐煩了,到了董卓帳下還沒有立過功勞,早就想著來戰場立功。
當聽哨兵探到有敵兵來犯,立刻整頓兵馬飛奔來迎。
王匡見呂布主動出擊,連忙整頓兵馬,準備開打。
兩軍相對,王匡就見敵營陣前,一位將軍,身高九尺開外,細腰扎背膀,雙肩抱攏,面似傅粉,寶劍眉合入天蒼,插額入鬟。
一雙俊目皂白分明,鼻如玉柱,口似丹朱,大耳朝懷,頭戴一頂亮銀冠,冠上二龍斗寶,頂門嵌珍珠,光華四射,雉雞尾,腦后飄灑。
其身穿粉綾色百花戰袍,插金邊,走金線,團花朵朵。
腰扎寶藍色絲蠻大帶,鑲珍珠,嵌異寶,粉綾色兜檔滾褲,足下蹬一雙粉綾色飛云戰靴,手持方天畫戟,寶弓掛鞍前,坐下嘶風赤兔馬。
其馬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一眼望去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王匡身邊一員猛將告訴其道:此人乃董卓膝下義子呂布呂奉先。
王匡當下對身后的將領說道:“此人乃是那董賊手下第一猛將,何人能取其首級,若能取之定當加官進爵。”
王匡話音一落,身后擠出一人馬,單手提槍道:“末將愿取那呂布小兒的人頭,獻于主公。”
王匡順著聲音一看,原來是自己摩下大將方悅。
方悅乃是河內名將,跟隨王匡多年,其身長八尺,生得俊俏,英氣非凡,精通多種兵器武藝,擅使一桿環子槍,兩側有鉤,銳利無比。
方悅的戰馬非比赤兔馬,但也是一匹好寶馬良駒。
在向自己主公請戰之后,方悅單手提槍,一抖韁繩,人馬合一飛奔而至。
跑至那呂布面前,提起韁繩,勒馬停住,方悅高聲吼道:“呂布小兒,我乃河內太守王匡麾下方悅是也,乖乖下馬受降。
如若不然,定讓你腦漿爆裂而出,不得好死。”
呂布見此人,狂妄至極,竟然獨自一人拍馬前來,與之對陣。
不過看到對方那氣勢和殺意,呂一點都提不起興趣,這種貨色頂多算是一個三流的武將而已,自己隨便一個偏將就能將其斬殺。
呂布根本沒有把方悅看在眼里,雙腿一夾,胯下赤兔馬向前一竄,頓時來到方悅馬前。
呂布將手中的方天畫戟一抖,一招毒蛇吐信,方天畫戟直接貼過方悅的環子槍,直奔方悅的胸口處刺來。
方悅見呂布話也不說,直接出手,其招異常兇狠。
他連忙回轉長槍,用盡全部的力量,用手中的長槍與方天畫戟相碰,他想把呂布的兵器磕飛。
還是方悅太年輕,太相信自己的力量了,也過于小看呂布。
方悅用盡全力的一撞,而呂布那方天畫戟竟然紋絲不動。
方悅心知不好,實力懸殊,連忙調轉馬頭。
可此時,哪里容得了他。
只見呂布微微一錯身,將戟翻轉,后手托戟端,用力一送。
只聽“噗嗤”一聲,那方天畫戟猶如切入西瓜之中,血紅一片,方悅頓時感覺胸口一涼,跌落下馬。
河內太守王匡頓時目瞪口呆,自己的大將竟然被呂布如此輕易的斬殺,不由得脫口而出。
“果然是人中呂布啊!”
話音未落,只見那呂布手持方天畫戟朝著王匡陣前一指,身后的鐵騎隨著呂布向王匡殺了過來。
面對如此殺神,王匡心生怯意,在一眾將領的簇擁下撤退而去,其手下士卒,瞬間被殺得大敗潰逃。
呂布絲毫不把王匡士卒放在眼里,左右沖殺,如入無人之境,緊追王匡不舍。
其他幾路聯軍見此狀況,立馬各自召集自己的兵馬,共同出軍,迎戰呂布一擁人馬。
面對著呂布的叫囂,關東諸侯雖然氣憤,但沒有人貿然出擊。
上黨太守張楊氣憤不過,大叫道:“我關東聯軍難道無將呼?何人敢為盟軍去斬呂布首級?”
“主公勿惱,待我殺之。”
一個響亮的聲音冒起,眾人循聲望去,原來此人是穆順,是上黨太守張楊手下大將。
領命之后,那穆順舉起手中霹靂火焰刀,催著戰馬來到陣前。
穆順大喝一聲:“我乃上黨太守張揚麾下,穆順是也!
呂奉先你快快下馬投降,如若不然,我手中長刀可認不得你!”
見呂布理都不理自己,穆順氣的渾身難受,駕馬向呂布沖了過去。
在穆順沖殺的時候,各路諸侯心中默默祈禱,希望穆順將呂斬殺。
哪知那穆順剛進呂布身前,欲舉刀出手,被呂布搶先一步,一戟將穆順刺于馬下,各路諸侯不由得大吃一驚。
就在眾人吃驚時,一聲怒傳來。
“休要猖狂,我武安國來也!”
話音未落,只見一戰將手持一柄長鐵大錘,飛馬而出。
其殺氣騰騰,直奔那呂布而去。
大家定睛一看,原來是北海太守孔融帳下大將,人稱一錘將軍的武安國。
所謂一錘將軍,顧名思義,就是一錘子就能將人錘死,不用第二錘。
見來人有些本領,呂布揮戟拍馬來迎,膽敢持長柄大錘,想來武安國是有些能耐的。
武安國硬是和呂布拼了十余回合,引得各路諸侯一陣叫好。
就在好聲未停之時,那呂布雙手舉著方天畫戟,直接劈向武安國的頭顱。
武安國見呂布中門大開,低頭讓過方天畫戟,將手中大錘砸向呂布心口。
若是這一錘砸中,呂布非死即傷。
可呂布畢竟是人中呂布,回手一帶,方天畫戟便將大錘帶偏。
帶偏過后,呂布轉手一擊,一招力劈華山。
見兇險一招襲來,武安國連忙將大錘回撤,抵擋呂布這一擊。
只是大錘過重,回撤較慢,在回到肩膀時,方天畫戟已經來到。
畫戟順勢而下一劈,沿著大錘的長柄,咔嚓一聲,斬斷了武安國的左臂。
雖然左臂斷掉,但武安國的頭顱總算保住了。
失去左臂,武安國疼痛萬分,一聲慘叫。
此時,他右手已經無力提起鐵錘,而左臂又和大錘一同掉落在地。
武安國身形不由得一晃,差點掉下馬。
不過,猛將就是猛將,只見武安國要緊牙關,雙腿夾緊馬腹,向己方陣營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