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殺!”
震天的吼聲中,五千青龍將士轟然向左邊殺出。
而典韋狼牙士卒,則從右邊殺出。
兩營士卒,挾著昂揚的戰意,將敗潰的敵人,又重新包圍起來。
典韋、趙云二將,戰意大作,各率本部兵馬,殺敵無數。
叛賊的騎兵,現在都被自己的步兵,撞的亂了陣型,哪里還有一戰之力。
劉翔的將士們,如猛虎入羊群一般。
刀鋒不停的砍向潰逃的敵人,馬蹄無情的碾過血肉身軀。
劉字大旗,所過之處,血流成河。
血肉橫飛中,劉翔也在策馬揮棍,逐殺著敵人。
突然,典韋兩眼向前方一瞧。
就見潰逃的叛軍之中,有一群士兵簇擁著兩名騎馬將領。
典韋立馬向身后的士卒喝道:“跟著我!”
典韋左進右突,慢慢的來到這一群人不遠處。
定睛一瞧。
嗬!
原來是邊章和韓遂二人。
典韋心中頓時大喜,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他拍馬上前,手中狂蟒吞月戟左挑右刺,將這群人外圍的士兵,斬殺一空。
邊章身邊的侍衛,可是邊章精心挑選的。
這些人,對邊章忠心耿耿,哪里肯棄自家將軍而去啊。
見到典韋殺過來,立馬就有幾人上前,擋在邊章前面,和典韋糾纏在一起。
此時,典韋黑甲染滿鮮血,手中吞月戟也飽嘗亡魂,而典韋眼中,更是光芒強盛。
典韋手持狂蟒吞月戟,身穿鮮血戰甲,長袍迎風而舞,與這幾名悍卒相對弒殺,絲毫不懼。
縱然跟在他身邊沒有幾名將士,可是他依然退縮。
而跟隨典韋的幾名狼牙士卒,見自家將軍如此悍勇,猶如一尊來自地獄的魔神。
如此豪情,讓這幾名狼牙士卒,也忘記身處危險之中。
吞月戟呼嘯而至,掀起陣陣塵土飛揚。
殺氣騰騰,揮戟即上。
那幾名叛賊悍卒,也立馬舉槍相迎。
奈何他們終是悍勇,但也難以阻擋典韋的進攻。
“殺!”
典韋坐騎乃是踏雪烏云,原產于西域大宛國,又名烏騅馬。
其通體上下一片烏黑,沒有任何的雜色,只有四蹄有一處白毛。
此馬性格暴躁,但十分有靈性。
典韋縱馬上前,此馬仰天鳴叫一聲,猶如馬中將領一樣。
交戰的叛賊悍卒戰馬,被此馬的傲氣與霸氣所征服,低頭嘶啞鳴叫。
典韋手持長戟,沖進幾人戰陣中。
叛賊悍卒,也立即亮出武器,與典韋交戰。
只可惜典韋的武藝高強,又有神兵在手。
就算他們身披重甲,也難以抵擋住典韋的攻擊。
長戟所出,一擊斃命。
待典韋在這里大殺四方,而邊章則在侍衛的掩護下,已經迅速逃離這里。
韓遂見邊章向望垣城逃跑,他卻悄悄脫掉身上將軍的盔甲,換上普通士兵的皮甲,潛在士兵中,三晃兩晃就不見了人影。
典韋正要向邊章追去,這時人群中,又有十幾名叛軍士兵,向典韋圍了過來。
無奈之下,典韋只能又和這些叛賊士兵戰在一起。
這時,趙云也看到邊章在一群士兵簇擁下向望垣城逃跑。
趙云一抖手中龍膽亮銀槍,挑開馬前的一名叛賊士兵,摘下馬上長弓,抽出一支羽箭,毫不猶豫的彎弓搭箭。
就聽見“咻”的一聲,羽箭直向邊章的后心射去。
就在羽箭快到邊章身后時,一名侍衛瞧見,連忙撲身上前。
他成功的擋停了羽箭的前進,同時停住了他自己的生命。
箭矢正好射進這名侍衛的胸膛里,他胸口染紅了鮮血,跌落在地上,已沒有了呼吸。
趙云見自己自信的一箭,竟然沒有射中邊章。
哦!不是沒有射中,而是被人用身體擋住了。
趙云再次從箭囊中拔出三支羽箭,同時將三支羽箭搭上弓弦。
抬起左手弓,手臂前伸,右手扣住弓弦,手臂肌肉拱起,關節咔咔直響,猛然往后一拉。
“咻,咻,咻!”
三支羽箭幾乎同時射出,呈三角狀,直指邊章的后心而去。
邊章再次看到趙云將羽箭射向自己,慌忙躲閃,嘴里叫道:“救我!快來人救我!”
邊章身邊侍衛,連忙上前擋住邊章。
“啊,啊!”
兩聲慘叫聲,兩名侍衛中箭慘叫。
不過還好,小命沒有丟掉,只是肩頭中箭而已。
他們的救援,讓趙云的兩支羽箭沒有射中目標。
不過第三支羽箭,穿過人群的縫隙,就見“噗”的一聲。
箭矢沒入邊章的左后心。
箭羽在邊章的身上左右顫抖,每顫抖一下,邊章就隨之抽搐一下。
他已經開始沒有心跳,從此再也不能去幻想他的皇帝夢了。
不!應該說,他永遠的,去做他的美夢去了。
“邊章已死!降者不殺!”
“邊章已死!降者不殺!”
漢軍士卒紛紛大叫。
首領已死,這些叛賊也紛紛丟掉手中槍矛,蹲下身子,等待漢軍士卒的俘獲。
其實叛軍士兵,早已沒有戰斗之心。
早前北宮伯玉被殺,讓那些羌人士兵軍心散亂。
后有軍糧被漢軍搶收,又讓叛賊的軍心不穩。
現如今,邊章不戰而逃,讓叛賊的軍心完全潰散。
再者李文侯被殺,邊章已死,哪里還有戰斗下去勇氣。
他們很干脆的棄槍投降,一點羞愧的樣子都沒有,好像這就是應該做的。
此時再看戰場,那血流成河,尸海成堆。
劉翔下馬時,還踩了一腳的血水。
這次的戰爭,是劉翔打仗以來,更慘烈的一次。
慘烈的不是雙方士卒,互相的搏殺,而是一邊倒的屠殺。
屠殺叛賊士兵三萬人,殺人最多的就是典韋和趙云的兩支騎兵。
三萬人的尸體,在大地上是多么的凄慘。
戰場上,還有沒有死透士兵,拖著腸子,在那里向前爬呀爬。
他們一邊爬著,還一邊用手將腸子往肚子里塞。
看著此時的場景,劉翔的眼睛都濕潤了。
還要死多少人?才能讓這個民族,繼續繁榮昌盛。
這時,董卓來到劉翔身邊,看著劉翔的悲憫的眼神,他暗道,劉翔還是年輕了點。
俗話說得好,慈不掌兵。
董卓安慰劉翔道:“將軍無須感傷,這些反賊死有余辜。
如果你看到他們濫殺無辜百姓,就不會有如此表現,你會恨不得將他們全部都殺了。”
聽到董卓的話,劉翔也無法回答他。
也許董卓說的是對的。
不過現在他沒有時間想這些問題,這么大的戰場,需要劉翔安排人打掃。
“董卓,聽令!”
劉翔又回到上位者的氣勢,對董卓命令道。
董卓也一改神色,恭敬回答道:“卑職接令。”
“你部將這些尸體收集,將其全部燒毀,如有沒完全死掉的,就給他再一個痛快的。”
劉翔此舉即是助人為樂,勝造七級浮屠。
再說了,那些沒有死透的,活著也是一個痛苦。
劉翔知道這些尸體處理不好,說不定會引起瘟疫發生,焚燒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如今叛賊除卻死掉的三萬士兵,又逃跑躲藏起來的兩萬,劉翔軍中俘虜了近四萬叛賊。
劉翔手下兩萬多士卒開始打掃戰場,而董卓的人馬開始抬著一具具尸體。
士卒們將尸體抬到早已準備好的材堆上面,澆上火油,一個火把將其點燃。
這樣的火堆足有二十座,即使這樣也才燒了一小半的尸體。
典韋和趙云兩營押送俘虜,進了望垣城。
望垣城已經不需要他們攻打,城墻上的士兵,看到自家將軍都被殺了,都主動投降了。
趙云將這些俘虜,押進望垣城的軍營。
由于人數太多,一旦俘虜中有人煽動的話,這四萬降卒動亂起來,也是頭疼的事。
于是劉翔將俘虜分成兩部分看管。
將三十歲以下的單獨一營看管,而三十歲及三十歲以上的,則在一起看管。
這下兩組俘虜人數就不一樣了,三十歲以下的有一萬五千人,剩下的就都是年齡大的降卒。
劉翔讓趙云重兵看管這一萬五千降卒。
因為越是年輕的人,越容易沖動嘩變。
于是趙云這邊,將俘虜分成很多小組看管。
而董卓那邊可是苦了。
從下午一直燒到第二天夜里,才堪堪將尸體全部燒完,那些士卒的臉都熏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