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五年三月二十。
劉翔率部,抵達天水城。
渭水所連接天水郡的另一頭,正是漢陽郡望垣縣。
北宮伯玉等人正在望垣縣,矛頭直指皇甫嵩所在的天水郡。
渭水不時的漂流著一具具尸體,尸體的衣服殘破不堪,也有殘肢斷臂的,這使得原本平靜的河面,格外的疹人。
涼州慘烈的廝殺,已經進入了白熱化。
天水城上的將士們都緊張的盯著前方,好像前方隨時有一只猛虎撲來一般。
劉翔亮明身份,在一士卒叫來董卓后,打開城門。
董卓見到劉翔的到來,這幾日的愁眉苦臉終于舒展開來。
劉翔近前,董卓連忙上前拜倒。
“卑職董卓,見過驃騎將軍。”
“哎,董公,你我就不要這么生分了,你我的交情,還要這般模樣嗎?”
自從董卓來涼州后,大力發展勢力,所需的糧草,都是從甄氏商行里購買。
有時錢財不足,董卓都可以從甄氏商行里進行賒賬。
要知道,其他人可都沒有這個面子,在甄氏商行里賒賬的。
這都是劉翔關照的緣故,故董卓對劉翔的尊重,是出于真心。
現如今這種狀況,董卓也萬分無奈。
他現在已經被劉宏剝奪中郎將的職務,下降為破虜將軍。
他本來已經做好了打醬油的準備。
在接到圣旨時,聽說劉翔要來平叛,心中大喜。
他是知道,劉翔平賊,別有一番手段。
董卓領著劉翔等人來到太守府。
就見太守府坐著一殘燭老人,此人正是皇甫嵩。
其為大漢江山貢獻了半輩子,年青時尚可,現在年老體衰,精力不足,使得其守城有余,攻城不足。
皇甫嵩見到劉翔來到,正要上前拜見,被劉翔緊走幾步,一把拉起那還沒有彎下的腰。
要知道,現在劉翔可是驃騎將軍,雖然是戰時臨時任命,但畢竟比皇甫嵩的車騎將軍高一級,理當向劉翔拜見。
幾人落座,皇甫嵩向劉翔介紹戰局情況。
如今北宮伯玉等人,已經占領了金城郡、隴西郡,現在又攻下漢陽郡,兵聚望垣縣,與天水郡兵戈相對。
若是天水郡再丟失,那北宮伯玉可要刀劍直指司隸,那時,劉宏都會有逃命的想法。
他也記不清楚,這已經是多少次攻城了。
皇甫嵩此次來剿滅叛賊,從第一次和敵人針鋒相對的時候,就開始以失敗告終。
對于這樣的結果,皇甫嵩已經無法改變,也無力去改變。
如今接替他的人已經來了,自己也要準備回京城向向圣上告罪。
皇甫嵩準備引咎辭職,回京告老還鄉去。
一切事務交接完畢,皇甫嵩只帶著幾個隨從,從蕭條樹木之中的道路,向前行去。
慢慢地,他離開了劉翔的視線。
這位將軍,心系江山,但終究人卻將老,如今,鬢已星星然也。
劉翔一聲長嘆,嘆其暮年已至,而家國仍亂。
嘆其黃泉不遠,而戰事未定。
這就是將軍之命,如風一般,飄搖不定,馳騁了多少年,但終究年華老去。
那一劍,曾當百萬軍,如今往事垂幕,僅留意味深長的沉寂。
待皇甫嵩走后,劉翔從新布置軍務。
廖化任糧草官,典韋管理自己的狼牙騎營,趙云也是依然,
而自己接手皇甫嵩的兩萬士卒,董卓自然帶領自己手下八千士卒,共三萬六士卒。
本來皇甫嵩從洛陽帶領五萬大軍,如今就損失五分之三,就連董卓的一萬五千人近去一半。
其戰之慘烈,可見一斑。
“如今,賊寇聲勢浩大,不知道諸位可有良策?”劉翔望著下面的眾將軍問道。
董卓倒是老神在在,微閉雙目,仿佛神游太虛一般。
這時典韋說話了,“主公,管他娘的,一群都是土雞瓦狗,主公派俺老典出戰,管叫他有來無回。”
“休要胡鬧,這不是比武切磋,瞬息之間,都是成千上萬的死傷。
咱們若是能不讓兄弟們傷亡,就盡量減少傷亡。
若非情非得已,就不要陷士卒于生死搏殺之境。”
趙云這時道:“主公,要不讓我帶騎兵出城,隱藏在城外兩邊,待北宮伯玉來攻城之時,我率騎兵兩面進攻。
主公再令人出城,我們三面夾擊,定能破敵。”
劉翔滿意點頭,趙云果然是軍中翹楚,在自己提出問題之后,就很快有了破敵之策。
“子龍之策也是不錯,不過這樣一來,騎兵就損失過大。
子龍的騎兵,可是主公的重兵,非在萬不得已,不可輕易有失。”
賈詡這時對趙云的計策,做出了評價。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咱們來干什么?”典韋傻里傻氣的說道。
對賈詡的話,劉翔深信不疑。
劉翔現在手中有三寶,一是胡車兒的錦衣衛,自己和家人日常生活的安全,都在其保護中,這不能有絲毫差錯。
二是典韋的狼牙營,這些狼牙營士卒都是劉翔耗費巨資培養起來的,非到雷霆之時不得出擊。
三就是趙云的騎兵,要知道漢末一沒有馬鞍,二沒有馬蹬,這個時期不是什么人都會騎馬的,更別說騎馬打仗了。
“不知,軍師可有何妙計?”
劉翔知道,既然賈詡說趙云之計乃是中策,那必然有他自己的想法。
賈詡輕輕一搖折扇,讓這位三十六歲的賈詡,頗有一種仙風道骨的感覺。
現在大漢的文士,基本上人手一把折扇,好似一種潮流,讓劉翔倒是大賺了一筆財富。
“主公,屬下料定那北宮伯玉見主公剛來之際,會來攻取天水郡,好給主公一個下馬威,詡有條計策···”
賈詡將自己的計策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娓娓道來。
眾人頓感奇妙,董卓也微微睜開眼睛,眼中別有一番色彩。
要知道,賈詡可是董卓親手送給劉翔的啊。
董卓怎么也沒有想到,整日昏昏欲睡的賈詡,怎么到了劉翔的這里不但身份倍增,而且其智謀才出。
他頓時有一種稀世珍寶,從自己手邊劃過一般。
劉翔隨即命令士卒在城墻上,護欄內側,每隔四尺鑿碗口大小,半尺深的坑。
又命人砍來六尺的柳棍,每個柳棍都要能正好插在城墻的坑中。
吩咐完士卒的事務后,劉翔又對董卓道“明日之事還要拜托董公了。”
“不敢,謹遵驃騎將軍令。”
董卓嚴正聲明道,也由不得他不鄭重其事。
要是再敗,他董卓都沒有將官職往上爬的機會了。
董卓命令手下大將牛輔及李催,領其三千部將悄悄的出城。
不過行軍的方向卻是洛陽方向,沒有人知道他要干什么。
當天夜里,趙云五千騎兵出城,就在城外二十丈的地方,左右來回騎馬奔馳。
搞得城墻上的士卒莫名其妙,這趙云是不是傻了?
你要是有這個力氣,你去殺到望垣縣去啊,北宮伯玉等人在那里。
在城墻上守卒的疑惑眼神下,五千騎兵在城外左右來回奔跑了兩柱香時間才回了城。
夜晚柔弱的月光,與燈光融合成一片昏暗的天地,隱隱約約,朦朦朧朧。
而望垣縣府衙院子里,有四人坐在院中的石桌旁的石凳上。
這四人正是北宮伯玉、李文侯、韓遂、邊章。
北宮伯玉一臉粗暴的說道:“皇甫老兒都奈何我等不得,他一個劉翔小兒算什么東西,也竟敢領了驃騎將軍。
你們說,那劉宏昏君是不是昏了頭了。
明日我等,讓那小娃娃知道知道爺爺們的厲害。”
韓遂見北宮伯玉毫不在乎的樣子,勸慰道:“伯玉將軍,可不要小看了劉翔其人,他雖然年幼,但其名聲可不是吹出來的啊,那可是在剿滅黃巾的戰場上,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
這時旁邊的李文侯可就不高興了,這韓遂,還沒有和劉翔真刀真槍的干一場,就已漲他人威風,滅自己人的士氣了。
于是,他反駁韓遂道:“哎,韓將軍,不要漲他人志氣。我等如今擁十數萬雄兵,若是那劉翔不出兵則罷,若是出城,定叫他全軍覆滅,一群土雞瓦狗而已。”
韓遂見自己勸不了這二人,卻也不生氣,不過心中卻別有一番思量。
北宮伯玉接過李文侯的話道:“李將軍所言甚是,待明日讓劉翔小看看我等本領,哈哈……
就怕那小兒,嚇得屁滾尿流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