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父子和甄逸分賓落座,對劉翔的書法又是好一番夸獎不談。
時至中午已時,甄逸吩咐下人準備吃食。
不一刻,下人端著酒食,領著典韋就來到了廳堂。
典韋抱拳道:“謝過甄家主。”
甄逸揮手道:“典壯士,請坐。”
典韋也不客氣,往筳后大馬金刀的坐下,四人開始推杯換盞你來我往吃起酒食。
一邊吃食一邊說些奇聞趣事,而有詢問典韋之處,典韋也嗡聲作答,而有趣事引來四人哈哈大笑。
吃完酒食,兩老也商定于三月后的一個吉日,兩小正式定親。
定親在古代也是非常繁瑣。
像劉甄兩家已經(jīng)商量好的,在定親前擇日找個媒人一起吃吃飯,男女雙方家長,你到我家吃吃飯,我再到你家吃吃飯,雙方就聊些提親內容,順便談談兩小的趣事。
到定親之日。
甄家家人眾親戚(俗成“七大姑八大姨”)集中到劉翔家,這定親也是認親。
劉翔的家人與本家兄弟等親戚參加。當然劉翔沒有親兄弟有一義兄,堂兄弟倒有幾位,劉父是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兄弟。
然后,劉甄兩家,加上七大姑八大姨,又在一起吃吃飯喝喝酒。
看來用吃飯喝酒來聯(lián)絡感情,是從古代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代,保留最完整的華夏文化。
今日之事談妥后,劉庸也起身向甄逸告辭,甄逸也起身相送。
“父親,孩兒有點事情想與叔父相商,父親就請先回去吧。”
劉庸雖然有疑惑不解,但還是說道:“好吧。”
后又對甄逸道:“甄兄,那就告辭了。”
“劉兄,不多留一會兒?”
“不了,我還要到山莊再搬家回城,家中還準備準備兩小的定親事宜。就不打擾你了。”
“那劉兄,我就不留你了,請慢行。”
兩老一同向屋外走去,劉翔則擁著典韋緊隨其后。
送出父親,劉翔也吩咐典韋保護劉庸回了山莊去了。
直至劉庸離開,劉翔也沒有見到甄姜出現(xiàn)。
見劉庸一行人遠走,劉翔跟隨甄逸來到了書房。
落座后甄逸道:“賢婿,與我有何事相商啊。”
“回叔父……”
“鵬舉,叫我什么?”
“嗯……回岳父大人……”
“哈哈哈,好好。”甄逸開心的笑了起來。
“岳父,小婿有個賺錢的法子,不知岳父可有興趣。”
“哦?賢婿你也懂這商賈的門道?”
雖說甄家在大漢朝富甲一方,這其中自然有他自己的一套門路。
“岳父家中有多少藏書?”
見劉翔話題一轉,甄逸微微一愣神回道:“家中藏書不多,只有兩間半屋子。”
三國時候一套書籍都是三箱五箱的。
書都是用竹簡刻制,后用麻繩穿連,卷起來放在木箱里收藏。
一套書籍要幾十卷甚至上百卷,相比古代現(xiàn)代人看書那真是太幸福了。
“小婿曾得一卷上古奇書,上面內容是制作一件奇物。
此物薄如發(fā)絲,裁切成方,修訂成本,上面可寫可畫,不糊不爛。
兩間半的書籍只需一木箱足已,上古稱此物名為紙。”
“啊……”
一個頂尖的商人,瞬間就明白了此中巨大商機。
不,是滔天商機!
甄家主甄逸忙站起來走向劉翔,急切問道:“此卷現(xiàn)在何處?”
“丟了。”
“哎哎……呀呀……”
甄逸憤怒道:“如此神物怎么會丟了,氣煞我也!”
“岳父大人稍安勿躁,我本得此物也是驚為神物,不敢與外人道也,每日貼身保管。
可是前幾日,我在山中練武被雷電擊倒,您可知此事?”
“聽爾父親提過此事,爾昏迷了好久。”
“當時雷電向我擊來,我懷中神卷跳了出來。迎向雷電替我擋了一擊,而后消失不見了。
若非如此且只是昏迷幾日,怕早就化為灰灰了。”
呸!你就胡說八道吧,我信你個鬼。
甄逸惋惜道:“神物不可于世,不可于世啊!”
見甄逸如此神情,嘿嘿一笑,話音一轉,“不過,神卷所述小婿已銘記于心。”
“哦,哈哈,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甄逸有陰轉多云起來。
于是兩人商量后,在劉家的避暑山莊后面的后山里,此處有山有水,地處偏僻,可開辟一片空地建設造紙工坊。
本來甄逸是要三七開的,劉七甄三。
經(jīng)過劉翔一番解釋,和甄逸談妥三四開。
劉翔三成,甄家四成。
劉翔提供造紙技術,甄家出人力資源和出售,再幫劉翔建幾處酒樓。
那么還有三成給誰啊?
當然是當今的圣上。
你問這為什么?
如此賺錢神器,一出來就會轟動整個大漢朝。
不知道有多少王權貴族,豪門劣紳來搶奪。
到時候明的暗的,不知有多少人想要弄死劉翔。
把利益分給皇上,才是保險又穩(wěn)妥的方法。
手握神器,無力保護也是罪啊!
本來劉翔沒有想到造紙,寫詩用絹布才想到的。
這也是劉翔在大漢迅速屈起的最佳良方。
商榷后劉翔也起身告辭,來到了門口也未見甄姜來相送。
劉翔回頭望了望,院在的邊廊處的花卉旁似有人影閃動,笑著搖搖頭,翻身上馬向甄逸抱拳道:“岳父大人請留步,小婿過些日子再送你能生萬萬金的禮物。”
說罷,一甩韁繩揚長而去。
劉翔來到了無極一處兵營,在士兵的帶領下來到了一個營帳前。
“大哥,我來看你了。”一邊說著一邊向營帳里走去。
進了營帳,見一將軍趴在案臺上打瞌睡。
聽見劉翔的叫聲醒了過來,劉翔在其肩膀上拍了拍哈哈笑道:“大哥,昨夜是偷偷回家了吧?年青人,你要注意身體啊。”
這位將軍哈哈一笑道:“鵬舉,你小子,總是沒個正行。你怎么來了?你不是陪義父義母去避暑山莊了嗎?”
此人姓李名偉字占元,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死了,十二歲那年母親病故無錢安葬,無奈之下賣身葬母,被路過的劉庸見到。
那時劉庸沒有小孩,因為沒有小孩所以對小孩格外喜歡。
看李偉有孝道,幫其安葬母親,領其回家。
就在同年,自己妾室就懷孕了,便認為是李偉是福星,于是便認李偉為義子。
李偉也見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所以讀書練武特別刻苦。
一路走來,終于在二十五歲那年當上了奮威將軍,領兵三千在無極城駐扎護城。
劉翔前幾年就要鬧著要入伍,被大伙哄勸說,說成童了就可以入伍了。
在二十一世紀,劉翔在部隊生活了十五年,如今來到古代的兵營,有種到家的感覺。
劉翔今日心情不錯,離開甄家閑暇無事,就來到李偉這里。
李偉身高七尺半,國字臉濃眉,眼睛不大但卻有神,嘴闊耳大,腰臂渾圓。
劉翔將今天的事情說了一遍,當然有關造紙的事情沒有說,這是個秘密。
李偉連聲說好,不等李偉說話劉翔便說道:“大哥,如今我十六了,你知道的,該兌現(xiàn)你的承諾了吧。”
“義父希望你志士,你卻入伍。入伍有什么好,刀兵相見還有性命之憂的。”
“父親已經(jīng)應允我了。大哥你就從了我吧。”
“唉,那……那就給你領個百夫長吧。明日我到將軍那報備一下,想來是沒有問題的。
對了,近日剛招收一批新兵就交給你吧。”
“大哥休要拿新兵蛋蛋糊弄于我,明天我自己選。”
劉翔也沒有離開軍營,兩兄弟一夜抵足相談。
次日清晨,士兵開始操練起來。
李偉帶著劉翔來到眾士兵面前,李偉指著劉翔道:“這位想來大伙是識得吧?”
“認識!”
“少侯爺好!”
“少侯爺好!”眾人爭先恐后回答道。
因為劉翔經(jīng)常來軍營,再加上他在無極城薄有俠名,所以大伙都認識劉翔本人。
李偉虛壓雙手道:“他今天來說,請大伙喝酒吃肉。”
只見操場上“嗡”的一下,全部沸騰起來。
吃肉誰不喜歡,在軍營中已經(jīng)淡出個鳥來了。
軍中七八天才吃一次肉,有時十天才吃一頓肉,更不要提酒了。
“不過,酒肉不是白吃的,大伙現(xiàn)在出發(fā)到避暑山莊往返,完成任務的就有酒肉吃。”李偉說道。
無極城到避暑山莊來回,有四十里路,大伙都爭先向軍營大門跑去。
其中一個什長模樣的士兵,在劉翔吩咐幾句話后,也跟著部隊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