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郡城中。
一個院落里,一名身高七尺五,耳垂巨大,雙臂下垂至膝,此人坐在石凳子上捶胸頓足,唉聲嘆氣。
他身旁有兩名壯漢,一名身著綠袍,身高八尺,劍眉丹鳳眼,三尺長髯,面容威嚴。
另一名大漢,身著黑炮,滿臉胡須,銅眼大嘴,聲如哄雷。
“大哥,我們跟隨董卓,現在打也不打,退又不退,如何是好?”
此三人正是桃園結義三兄弟劉備、關羽、張飛。
本來劉備是投奔恩師盧植帳下,立個軍功攀上仕途。
沒有想到,三人帶三千鄉勇趕到巨鹿時,恩師盧植已經被罷免官職,押回洛陽了。
來了也不能什么也不干吧,只好暫時入在董卓帳下。
和董卓退到魏郡,劉備感到軍功無望,在院落里垂頭喪氣。
這時關羽說道:“大哥,若不,我們去北海吧。聽說北海正被黃巾圍攻,我們去相助于北海相孔融。到時,那孔融也不會虧待我等。”
“是啊,大哥,去北海吧,總比這里強上許多啊!”
張飛吼道,他這幾天可是憋屈的很啊。
“唉~想我中山靖王之后,現在賊寇在前卻退守魏郡之中,愧對列祖列宗啊!
也罷,就如二弟所說,去北海,好歹也是為大漢朝廷出力。”
于是兄弟三人向董卓辭行,董卓也不挽留,也沒有辦法挽留,他自己也是要走的,現在他也只是等劉翔的到來。
劉備三兄弟離開了魏郡城,帶領三千鄉勇向北海奔去。
就在劉備離開不久,劉翔率領人馬來到了魏郡。
劉翔也沒有帶領大軍進城,畢竟董卓還要和他交接離開。
大軍在魏郡城外五里處安營扎寨。
軍營交由廖化、周倉、裴元紹看管。
三人見劉翔竟然把大軍交給自己,也不怕自己三人帶兵造反。
他三人可是黃巾軍出身啊,三人被劉翔的氣度深深的折服了,在心中暗暗發誓這輩子跟定劉翔了,誓死不會背叛劉翔。
劉翔哪里知道這三人的想法,自己就這么帶著典韋、趙云主動進城拜訪董卓。
面對劉翔如此禮貌,一點沒有年輕中郎將的跋扈的傲氣,董卓感到非常有面子。
不過,他一點都不敢怠慢劉翔。
現在自己就要回到涼州隴西老家去了,人家還是中郎將,竟然沒有直接帶兵進魏郡城,孤身一人前來。
如此給面子的事,董卓怎么能不隆重接待呢。
董卓趕緊召集幕僚大小將領,在大帳中擺下酒宴款待劉翔,劉翔也不客氣,像多年未見的老朋友。
劉翔很隨和的坐下吃肉喝酒,并招呼典韋、趙云也一起吃喝。
董卓一見劉翔如此上道,也在一旁也不停的陪酒,夸獎劉翔英雄少年。
劉翔知道董卓其人,喜歡結交江湖朋友,而自己也是個豪爽的性格,兩人直爽交談,讓董卓甚為開心。
其實,董卓不知道,劉翔正想著打他的主意呢。
酒足飯飽后劉翔突然來句:“董中郎將,你覺得我年紀輕輕當上中郎將很威風,其實你不知道啊,我當這個中郎將有多少人看著,就想看我笑話呀。”
董卓也摸不清楚劉翔要說什么,只能賠笑道:“哪里哪里,劉中郎將乃是皇家血統,中山靖王之后,何人敢看你的笑話?”
劉翔聽了笑了笑,又搖了搖頭嘆道:“我這帳下多是黃巾軍,又是圣上的羽林軍,我的親信士卒不過寥寥數百人而已。
平時倒是相安無事,若是戰事開啟,勝利也還罷了,若是失敗全盤皆輸啊!
想你董公,難道沒有此感嗎?
今日你敗了,那些在朝堂之上的大人們,不知道有多少人參你一本,你之今日事,便是我明日之事啊。”
劉翔此話一出,董卓恨不能和劉翔抱頭痛哭啊。
這話真是說到董卓心坎里去了。
說是勝敗乃兵家常事,他也都懂,可是就是有人在朝中諂言媚上,陷他于不忠不義啊。
劉翔又道:“我聽到董公兵敗,也是極速前進,怕你有什么不測啊,同時我也派人回洛陽帝都,上奏朝廷,給董公你做擔保,讓朝廷從輕發落。”
董卓一聽,激動拉著劉翔的手道:“還是劉中郎懂某,想我董卓與羌人數百余戰,哪次不是廝殺在前,為朝廷肝腦涂地啊,我對大漢的忠心日月可鑒!”
府中董卓的手下看董卓如此表現,頓時也把劉翔當成自己人了。
劉翔則假裝嘆氣道:“唉!我之兵力才區區三萬人,與黃巾張角的二十萬相比,有如螞蟻與大象一般,如何能勝得了啊。
若是有騎兵,倒還有三四分把握。
董卓一聽頓時眉毛一挑,他知道劉翔話里有話,本不想接招。
可劉翔上奏朝廷保自己一事,這個人情總得要還的吧?
董卓只好接話道:“劉中郎,卓倒是有點騎兵,可我要去涼州,你也知道涼州哪里也不太平啊,有匈奴、羌人在騷亂四起啊。”
劉翔等的就是這句話,于是是一臉正色道:“董公,你的騎兵我不要,不過,我用糧食換你的馬,如何?
你若去了涼州,想來那里的馬匹,應該是應有盡有啊,糧食倒是奇缺無比,你我各求所需如何?”
董卓前兩天還在發愁去涼州糧食怎么辦?
沒有想到,今天劉翔就幫他解決了。
“呵呵呵……”
董卓當即拍板道:“好!劉中郎快人快語,卓也來個痛快,我與劉中郎三千馬匹,不知劉中郎用多少糧食來換啊?”
劉翔開口道:“二十萬石!”
“啊!”
府中眾將,無不大驚失色,劉翔好大的手筆啊,就連董卓也為之動容。
“董公勿驚,此中十萬石是你我交易價格,另外十萬石是我送與董公,愿與董公交個朋友。”
眾將軍都搖頭咋舌,交朋友就送十萬石糧食啊。
你也和我交交朋友吧,我不要十萬石糧食,你給我五萬。
不,三萬也行啊。
董卓見劉翔如此真誠相待,動情道:“好,鵬舉這個朋友,卓是交定了。我后院有兩匹好馬,只是無法馴服,一直未有乘騎,就送與鵬舉了。”
“好,董公真義氣也!若董公到了涼州再需要糧食時,就用馬匹到甄氏商行來換,提我名號即可。”
眾人又是一陣搖頭,難怪財大氣粗,原來有甄氏商行的關系啊。
現在的甄氏商行,在大漢可以說是首屈一指。
自從開了尚品閣以來,名氣一路攀升。
甄家錢糧已然蓋過糜氏、笮融、魯肅、曹洪等家族。
說到好馬,董卓就來精神了,只是現在年齡有點大了,身體也發福了,降伏不了這兩匹好馬了。
若是年青時,他一定能。
要知道董卓年輕時力大無雙,雙臂能開硬弓的人物。
不然,他在和羌人的戰斗中,也不會有如此成績。
劉翔和董卓等一干將領來到郡府后院里。
但見院子東側一個馬廄,西側一個馬廄,兩馬不在同一側。
董卓見劉翔疑惑,解釋道:“兩匹好馬在一槽會撕咬踢打,只能分開喂養。”
劉翔見右側這匹馬頭至尾一丈二,蹄至背八尺多,大蹄腕兒,細七寸,竹簽耳朵刀螂脖,干棒骨,開前胸,就象歡龍一樣。
馬的左耳朵里邊還有一塊印記,就象一朵玉蘭花一樣,其實這不是印記,相馬人稱為角,犄角。
這馬肚子有旋兒,其實這不是旋兒,相馬之人稱為鱗。
頭上長角,肚下生鱗,都說明那不是馬,是龍。
龍馬。
董卓見劉翔看的入神,在劉翔耳邊說道“此馬名叫賽龍雀,可日行千里。”
“好馬,好馬!賽龍雀好名字。可是配這匹白馬有點欠妥,就叫夜照玉獅子吧。”
“好,劉中郎起的好名字,就叫夜照玉獅子吧,哈哈……”董卓爽朗笑起來。
“子龍,它就是你的了,還不快快將它降于你!”劉翔轉頭向身后的趙云說道。
趙云和劉翔幾次大戰過來,又在劉翔身旁聽其高談闊論,早已經被劉翔的志氣才學所折服,已然拜其為主公。
趙云也在看馬看的入迷,忽聽到劉翔說這馬是他的了,立馬心情高漲起來。
哪位武將不喜歡寶馬的。
趙云將腰間唐刀遞給典韋,擼起袖子來到馬前,還未及身,就見那匹白馬鼻子里打了個響噴。
趙云也不管它,打開馬廄,解開馬韁,牽到院中。
那白馬頓時四蹄橫飛,嚇得眾將無不避讓。
這馬也有靈性,感覺趙云要騎它。
它哪里有過這樣的屈辱,想當年,它也是萬馬降服的馬物。
于是白馬生氣的昂頭長嘶,前蹄聳起。
趙云哪里容得它放肆,一拉韁繩,縱身一躍,上了馬背。
玉獅子哪里被人騎過,長嘶甩頭,四蹄生煙,竟然從眾將頭頂躍過,同時也飛過了府衙后院的圍墻,到大街上去了。
董卓手下將領無不驚悚失色,就連董卓也是連連叫道:“這……這……”
“董卓放心,一柱香時刻就會回來。”
劉翔也放心趙云的能力,此馬天生就應該是趙云的坐騎。
再看左邊的馬廄里,此馬通體黑緞子一樣,油光放亮,唯有四個馬蹄子部位白得賽雪,其背長,腰短而平直,眼睛雪亮而有神。
這也是匹通靈寶馬啊!
“君明,它是你的了!”劉翔如剛才一般說出話來。
典韋那當然是高興啊,都裂開了嘴,嘿嘿的笑著。
于是他也解開自己的腰間的唐刀。
因為典韋經常和劉翔一起走街串巷,不好老是拿著狂蟒吞月戟,所以也得了劉翔的一把唐刀。
送了兩把唐刀后,劉翔手里還有兩把唐刀,和一把蒲元最后打造的短劍。
這短劍短小精繡,說是女人用的劍,更為合適。
典韋左看看,右看看,手中兩把唐刀不知道該給誰,正在發愁呢。
劉翔見了好笑,一世猛將,殺人如麻,竟然為了這點小事發起愁來。
于是他伸手將典韋手中的唐刀拿了過來。
典韋見劉翔接過了唐刀嘿嘿一笑,徑直朝那匹黑馬走去。
他把馬牽出,提腿跨馬,沒有想到黑馬將脖子一甩,典韋就從馬的另一側滑了下來。
于是典韋又從另一側上,效果不佳和剛才一樣。
典韋當場惱怒了,這是不給他面子啊。
“你這黑斯,敢欺負俺老典!”
典韋拉緊韁繩,翻身上馬,黑馬前蹄一跳脖子一歪,典韋和剛才一樣,又從另一側滑下來。
就在滑下之際,典韋將馬脖子一抱,轉身一扭,黑馬被摔倒在地。
典韋就將馬頭死死的抱在地上,無論黑馬怎么踢打都是起不了身來。
董卓頓時叫道:“好神力!好壯士!”
董卓的力氣可是相當可以的,沒有想到,在劉翔身邊的黑大漢,竟然如此神力,董贊嘆不已。
就這樣半柱香的時間,那黑馬嘴貼著典韋,伸出舌頭舔了舔典韋的臉,安靜了下來。
典韋知道這馬被自己降伏了。
于是,他拍著馬頭罵道:“你就是個欠揍的貨!不打你渾身癢癢!”
典韋起身拍拍身上的塵土,那黑馬也起了身,竟然乖巧的用頭在典韋的身上來回蹭了蹭,模樣好笑之極。
劉翔點頭道:“此馬全身烏黑,四蹄生白,就叫踏雪烏云吧。”
話音剛落,就見半空中一道白影閃過,飄下一匹白馬。
來者正是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