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腰挎彈弓新月樣(五)
- 大宋蘇軾
- 鳳島
- 1176字
- 2019-05-19 07:52:45
張太華青城山遇雷,震死丈人觀,如按常理推之,并無蹊蹺。只不過天帝于岷山別有垂青,于蜀地多加眷顧。宋真宗時張君房編撰的《云笈七簽》卷二十七載:“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倍暗谖迩喑巧剑芑囟Ю?,名曰寶仙九室洞天。在蜀州青城縣,屬青城丈人治之。”青城乃岷山第一高峰,丈人觀又立于其下,宋范成大在其出蜀日記《吳船錄》中就提到:“至青城山門,曰寶仙九室洞天。夜宿丈人觀,觀在丈人峰下,五峰峻峙如屏。”丈人峰即青城峰。丈人觀位于岷山高峰之上,手可摘星,語不敢高聲,夏季打雷下雨自然不過,山中人畜,動物飛鳥被雷擊者習以為常。但身為皇家貴胄,天眷為雷劈從古只有一例,就是《史記.卷三.殷本紀第三》記載的商朝第二十八任君主武乙:“武乙獵于河渭之間,暴雷,武乙震死?!睆氖酚浬嫌涊d來看,武乙所以被雷劈,是因其無道,辱神射天。他曾作一人偶,把它當作天神,武乙和“天神”賭博,令旁人作證,“天神”輸了,武乙就百般加以侮辱;還做皮袋子,盛滿血高高掛起,朝天射它,說是“射天”。
太華之死,后世流行的說法是:青城山下,玉泉清澈,麗華泉中沐浴,后裸身過丈人觀的五岳丈人神像,褻瀆上真而遭天誅。褻瀆上真是真,而褻瀆者非麗華一人,更非麗華沐浴裸奔以致。個中曲折從麗華留下的兩首詩里可窺其一二,其一是《葬后見形詩》:“獨臥經秋墜鬢蟬,白楊風起不成眠。尋思往日椒房寵,淚濕夜襟損翠鈿?!痹姷念}目擬作“葬后見形”,是說死后現身,死后如何現身?傳說麗華死十數年后,又是一年上元節,丈人觀道士李若沖自外祭祀歸來已是夜里,在山前小憩。好一個夜晚,東風無力,小山坡在美中在不足中,蛙鳴、蟲豸斷續地叫著,水彬和茅草向夜晚打開自己,散發著熱的草木氣息。忽聞竹林幽處嚶嚶哭聲,隨風飄送,由遠及近,像飄動的螢火貼近若沖的呼吸。若沖心下一陣痙攣,未及起身,一女子已立其前,飄飄下拜吟誦此詩。吟畢,蹤跡不見。
在回觀路上,若沖切磨了這首詩幾個來回,輾轉反側的人展轉反側。鬢蟬,盛唐婦女流行發式。其形將鬢角處的頭發,向外梳掠得及其擴張,形成薄薄的一層,形同蟬翼。椒房,原在未央宮,為漢代皇后居住的宮殿,《漢書.車千秋傳》顏師古注:“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溫而芳也”。后也用作后妃的代稱。此女不一般,受過椒房寵--皇妃之寵。翠鈿,是采各種翠鳥羽毛制成的花鈿,整體呈現青綠色,晶點閃閃,夜空的星子落在眉間,清新別致,是花鈿中的珍品?;ㄢ氂屑t、綠、黃三色,多以金、銀等制成花形,蔽于臉上,是風行于唐代的一種首飾。據宋高承《事物紀原》引《雜五行書》說: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币蛑?,花鈿又被稱作“壽陽妝”或“梅花妝”。更為有趣的是,貼花鈿用一種“呵膠”,相傳是用魚膘制成,俗稱魚膘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