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9章 好風閑處令人猜 (五)

  • 大宋蘇軾
  • 鳳島
  • 1768字
  • 2020-06-07 14:51:02

女兒八娘有了歸宿,也算了卻老泉夫婦一樁心事。只是軾兒轍兒堪堪成人,情書和野花已在兒子們的胸中微微隆起。尤其長子蘇軾自送走姐姐后,鎮日里帶著程六,章惇,石幼安等流串山林,尋仙覓道。“余幼好此奇服兮,襲前人之詭幻。老更變而自哂兮,悟驚俗之來患。釋寶璐而被繒絮兮,雜市人而無辨。路悠悠其莫往來兮,守一席而窮年。時游步而遠覽兮,路窮盡而旋反。朝嬉黃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煙。喜魚鳥之莫余驚兮,幸樵蘇之我嫚。初被酒以行歌兮,忽放杖而醉偃。草為茵而塊為枕兮,穆華堂之清宴。紛墜露之濕衣兮,升素月之團團。感父老之呼覺兮,恐牛羊之予踐。”(蘇東坡《詞九首?黃泥坂辭》)蘇轍更成了哥哥的跟屁蟲,從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每逢此時,哥哥總是撩起衣襟先之。有不到之處,子瞻悵然若失改天獨自再來。逍遙泉石之上,林中摘花,山澗拾果,渴了捧水而飲,鄉里人以為神仙下世......。蘇洵想到自己自天圣五年(1027)以來,三次應試三次鎩羽,直到慶歷七年(1047)老父蘇序離世,功名無成。始發奮“閉戶讀書,絕筆不為文辭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經、百家之說,以考質古今治亂成敗、圣賢窮達出處之際,得其精粹,涵蓄充溢,引而不發。久之,下筆頃刻千言,其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究出細微而后止。”雖脫胎換骨,然黃金十年已過,科舉入仕之路已絕,“那時年少,渾然不覺時間的殺氣,總是凝視遠方,將時間甩在后面。目空一切時,身輕得的像鳥;再賞紅塵美時,方覺時光虛度。飛翔似乎只是一瞬間,落地時才知那是十年。”(彭涯《西湖無語》)為自己、為蘇家后代將來之計,唯有另辟蹊徑——拜謁達官顯宦,以求薦舉驟達。

蘇軾在大王廟的奇遇,猶如野火的光焰、紛紛射落的箭簇,再次讓蘇洵轉換了自己的身份,準備獻出自己,用自己的水養自己的魚。他要納拜雷簡夫。

老泉之所以想到雷簡夫,是因為從他身上找到了一條入仕的捷徑,雷簡夫也是仁宗皇帝從草野中納薦出仕的,“仁宗以西戎方熾,嘆人才之乏,凡有一介之善,必收錄之”。丞相杜衍經撫關中,遂推薦長安布衣雷簡夫才器可任:“其論精于物理而善識變權,文章不為空言而期于有用。其人守道安貧,不營仕進,茍無引薦,則遂棄于圣時。”仁宗聞聽,即刻命賜對于偏殿。簡夫奏對條列西戎之事甚祥,仁宗大喜,正準備降旨大用。不料呂許公當國,出來阻止道:“陛下,臣觀口才好者,未必能干實事。僅以口才許以高官,它日如名不符實,恐難以迂回,莫若暫委任一職,以觀其能,如果可用,提拔未晚。”仁宗以為善,遂任以校書郎,后為秦州推官,坊州、簡州、雅州知州。

欲結交雷簡夫,在納拜前,須先“書問”而后才能“以從表兄叔自處。”依宋朝禮節,“前輩遇通家子弟初見請納拜者,既受之,則設席望其家,遙拜其父祖,乃就坐。”“通家子弟”最早出現在《后漢書.孔融傳》,孔融十歲到洛陽拜見大文豪李膺時,門衛將他攔下。孔融對門衛說:“我是李君家通家子弟。”也就是世交的后代。蘇洵想通過兩家祖上的“通家之好”,納拜于雷家,于是他寫下了《與雷太簡納拜書》,先探探路。看雷簡夫是否愿意以世交子弟謀面。

“趙郡蘇某袖書再拜知郡殿丞之前:夫禮隆于疏,殺于親。以兄之親,而酌則先秦人,蓋此見其情焉。某與執事,道則師友,情則兄弟,傴僂跪拜,抗拜于兩楹之間,而何以為親?愿與執事結師友之歡,隆兄弟之好。謹再拜廡下,執事其聽之勿辭。不宣。“

后來蘇軾讀到老父的這封納拜書,強烈感到語氣有些謙卑,有些攀附之嫌,也就不愿再提及。他那里知道老泉藏不住的一絲無奈和良苦用心:“我蘇洵再次寫信給兄長,只因祖上都是先秦人,為通家之好。我與兄長,道相同亦師亦友,情相近為兄為弟。倒身對拜門里門外,為何行此世家子弟見面之禮?我渴望和您結為師長,我們的后代便可以成為世交子弟結通家之好,兩家的友情便可世代相傳。蘇洵再拜,萬勿推辭”。

老泉寫完了拜貼,不知如何送達雷簡夫。因簡夫自為官以后,“自奉稍驕侈,騶御服飾,頓忘其舊,里閭指笑之曰:'牛及鐵冠安在?'”如今的雷簡夫,驕橫奢侈,連馬夫的服飾都很豪華,已今非昔比,完全不是當初那個“騎著牛,戴鐵冠”的悠悠隱士了。老泉思來想去,他想到了一個人,好友成都通判吳照鄰。吳照鄰交游廣,他和文壇領袖歐陽修以及梅堯臣都有交集,以其在蜀地的聲望必能推送某于雷簡夫。蘇洵便約吳照鄰共游三峽,求其代為引薦。吳照鄰帶著蘇洵的拜帖和策論《洪范論》及《史論》去見雷簡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穴市| 垦利县| 阜阳市| 耿马| 成安县| 阿图什市| 隆子县| 洪湖市| 大宁县| 武宁县| 阿克| 偃师市| 红桥区| 合肥市| 达日县| 黑河市| 庆城县| 绥阳县| 恭城| 南昌市| 竹溪县| 鹰潭市| 清远市| 兴海县| 延川县| 普陀区| 临湘市| 夏河县| 洪洞县| 神木县| 布尔津县| 墨江| 安远县| 惠来县| 宜黄县| 乌审旗| 西乌珠穆沁旗| 仁寿县| 铜梁县| 兖州市| 汤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