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屈指西風幾時來(一)

  • 大宋蘇軾
  • 鳳島
  • 1579字
  • 2019-05-23 17:53:10

廣政二十一年二月未申時,天色驟然黑下,一陣急雨,如萬千利箭,射著琉璃閣的全腳及門壁。外面街上嘈亂起來,男女狼奔豕突。約十余刻,天漸明朗。孟昶定睛細看,不僅一陣抽搐!那些雨點竟全是血,“沾衣履盡作血色”,諾大的摩訶池一片血紅,一切仿佛那么實,又那么虛。孟昶望著眼前萬物頹廢,蒼涼和衰老的姿容,他終于明白,大幕即將落下,這不是第三個春天,而是,死。《蜀梼杌卷下》記載此事只用了沒頭尾的三個字“天雨血”。這場血雨突如其來,把悲傷引向不歸路,讓孟昶感到恐怖和不詳。他想起了《古本竹書紀年.五帝》中一段讖語:“三苗將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龍生于廟,日夜出,晝日不出。”雨血下乃三苗將亡之兆。難道我蜀國真撐不過二代嗎?!

孟昶漸漸感到對自己結論的恐懼,不再帶有以前那種天真的自信。“天雨血,三苗亡”不過是上古傳說,真實與否尚且首鼠兩端。只是《戰國策.齊策六》涉獵的齊閩王被殺的事實,想來令孟昶不寒而栗。戰國時代,天下紛爭如今日,齊國國破,閩王逃到了莒國,莒國丞相淖齒質問他:“夫千乘、博昌之間,反數百里,雨血沾衣,王知之乎?”王曰:“不知。”淖齒曰:“地坼至泉,王知之乎?”王曰:“不知。”淖齒曰:“人有當闕而哭者,求之則不得,去之則聞其聲,王知之乎?”王曰:“不知。”淖齒曰:“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告也;人有當闕而少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無誅乎?”于是殺閩王于鼓里。

新的一年,給出新的悲哀。蜀國在接下來的幾年,被掠奪、踐踏和蹂躪,那段讖語降臨如死神拍擊它的黑翅,孟昶,重復著齊閩王,將墜入一個恥辱的結局。

二十三年,“十二月,太后夢青衣神,言是宮中衛圣龍神,祈出于外。乃于昭覺寺廡下建堂,自內引出,置于寺中,識者以為不詳。”眉洲青衣神,是古蜀國國主“蠶叢氏,著青衣,教民蠶事,立廟祀之。”(蔡方炳《廣輿記.四川.眉洲》)太后宮中供奉著衛圣龍神,正合夢中青衣所言。既然老國主欣然前來,進入我的夢鄉,愿給他以安慰,希望不要傷及蜀國和她的兒子。太后找來兒子商量遷出事宜。孟昶不允,他認為蜀國能有今天,能像精靈一樣飛起來,越飛越高,和這個背對著眾人,不為外人所知的衛圣龍神的原宥有關,值此多事之秋不宜擾動。誰知幾天后,太后在白天又夢見青衣神再次請求:“今神龍意欲出宮外居止,易于寺觀中安排可也。”孟昶不能違背母親的意愿,只希望這個夢不是讓蜀國的心臟停止搏動的陷阱。于是選在昭覺寺的廊廡間,別建一堂,安置衛圣龍神。令教坊樂隊奏“送神曲”,歸位新廟時奏“迎神曲”。遷出那天,“玄云四合,大風振起,及神歸位,雨即滂沱。或曰:'衛圣神龍出離宮殿,是不詳也'。”(《野人閑話》)

二十四年十月,漢洲十邡縣井中,有火龍騰空而去。好赤龍!長千余尺,張揚指爪,拔開云霧,沖宵而去。但聽巨響忽發,天坼地壞,宮殿顛簸。

二十六年四月,遂洲方義縣雨雹,大如斗,五十里內飛鳥六畜皆死。

二十七年春,王昭遠戰敗為宋俘虜。那王昭遠之所以沒被趙匡胤所殺,還緣于他插手管了一件閑事。據說昭遠巡視到汶州時,看到一處古墓,棺材蓋敞開著,尸體不腐如生,旁邊的墓碑上寫著:“大中年汶州步軍都虞侯文和之墓”。大中年是唐宣宗在位期間(810-859年),距今已有百余年,何以尸身不葬不腐。昭遠便招來判官文谷,準備讓他再作墓志銘,來重新安葬文和。判官一職,始于隋代。唐制,為佐理輔政節度使、觀察使的中級官員。杜牧一首有名的《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韓綽,時為淮南節度使的判官。文谷,本名章文谷,其生卒年月,史書并無確切記載。其曾孫章質夫為大宋京東轉運判官,和蘇軾唱和成莫逆之交,此是后話。文谷認為,汶州原屬唐代吐蕃地區,到后蜀時汶州所轄范圍已大為縮小。由于居住環境和宗教信仰的關系,當地辦理喪事和埋葬死者的禮儀和內地有所不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谷城县| 前郭尔| 秦安县| 铁岭市| 临泉县| 新宁县| 保康县| 长岛县| 舒城县| 昌江| 东乡| 宿松县| 寿阳县| 平顺县| 康马县| 龙海市| 德令哈市| 澄城县| 正定县| 仁怀市| 泰顺县| 灵武市| 邛崃市| 太谷县| 大厂| 桐梓县| 四川省| 海丰县| 昔阳县| 文化| 贵州省| 师宗县| 塘沽区| 永德县| 江永县| 淄博市| 阳高县| 炎陵县| 阳城县| 南澳县|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