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聘禮
- 悅懌汝美
- 茫初
- 2103字
- 2019-06-06 23:51:33
禮部的辦事效率可謂是很高,不高也沒辦法,太子殿下每天除了處理此次武舉考試之外,就催著婚事的相關事宜。,不快也沒辦法啊!
于是,
納采:備禮去國師府求婚,高禎特意自己找了一只大雁,雁為候鳥,取象征順乎陰陽之意,而且雁失配偶,終生不再成雙,取其忠貞。
問名:求婚后,托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
納吉:禮部將問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又叫“訂盟”,其實也就是走個流程,誰讓占卜者就是國師呢!按照古俗,照例要用雁,作為婚事已定的信物,用戒指、首飾、彩綢、禮餅、禮香燭、羊豬,金銀,進行送定,場面可謂是非常壯觀啊,高禎是打心里希望秋離歌可以擁有一個像平常女子一樣的婚禮流程,所以高禎一直盡量按照民間婚俗進行,于是高禎思來想去足足讓禮部準備了一百八十抬聘禮。
納征:訂盟后,禮部將聘禮送往國師府,國師府按禮進行回禮,將聘禮中食品全部退還,將秋離歌這幾月繡的衣帽鞋襪作為回禮。
聘禮的多少及物品名稱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數目取雙忌單。
請期:送完聘禮后,秋容已將婚期占卜好送報皇帝,于是隨大禮一起宣布,于十一月八日大婚。
一切事情處理完后,已是十月中旬,秋離歌從那次出門后就一直沒有再出過門,是為什么呢,因為秋離歌被國師關進了院子,讓安心繡東西。
高禎也一直忙著政務,沒有太多時間來騷擾秋離歌,但是卻有隨從在。
而另一邊的兩家卻是憂心忡忡,計較頗多。
肅國侯對于自己女兒是否可以得到太子殿下的喜愛并不在乎,但是這不代表他不在乎自己的面子。
國師府被送去了一百八十抬聘禮,而自己好歹也是個正二八經的侯爺,女兒封了側妃不說,連個聘禮也只是隨著那日宣旨太監一起送來的,不要說一百八十抬了,連個一百零八抬也沒有看見,而且還和孫太尉府的禮是一樣的,簡直氣死個人。
衛姨娘看著自家侯爺陰沉的臉,連忙輕聲細語安慰道:“老爺何必動怒呢,氣壞了身子可就不值當了,依妾身看,三小姐秀外慧中,長的靈動可人,將來嫁過去一定會得太子殿下喜愛的,如今殿下這般對我們太尉府,等將來太子殿下發覺三小姐的好,定會愧疚難當,這不是更加會疼愛三小姐嘛,到時候我們豈不是更容易得到消息。”
肅國侯被衛姨娘一番柔聲細語安慰的心神蕩漾,當下也就不再想那糟心事了,只把這失了面子之事歸咎到三女兒不爭氣。
“你選妃中間可有見過太子殿下?”秦氏將孫璐拉到自己身邊坐下,柔聲問到。
孫璐低著頭,輕聲說到:“選妃一事是皇后娘娘一手安排打理的,太子殿下并不曾來看過,所以女兒不曾見過太子殿下。”
秦氏一臉原來如此的表情,“娘就說嘛,我的女兒這么優秀,太子殿下若是見著了,怎會忍心讓你只做個側妃呢,定是將正妃之位捧到我們璐兒面前的。”
孫璐沒有附和自家母親的話,因為她清楚,自己沒有機會,而自己也不奢望這個機會,那日自己無意間聽到的對話是自己覺得嫁到東宮唯一的安慰,慶幸太子殿下有喜歡的人,而且從后面的婚事操辦來看,是真的很愛少國師,所以自己嫁過去只當一個透明人就好,安安穩穩的度過自己的余生。
“璐兒,太子大婚也就在下個月了,年前你也就可以進東宮了,所以這段時間你就好好繡一些香囊啊,衣裳啊,帕子什么的,最主要的是給太子殿下也繡些衣裳鞋子之類的,知道了嗎?”秦氏囑咐到。
“女兒知道了。”孫璐應到。
鐘粹宮
“兒臣參見父皇母后。”高禎進門見皇帝也在,行禮到。
“太子哥哥馬上要成親了嗎?”靈儀窩在皇后懷中歪頭看向高禎。
一旁的高祥停下吃的動作,嘴角粘著糕點屑也好奇的望向高禎。
“對啊,你們馬上就要有嫂嫂了!”高禎伸手彈了彈高祥嘴角的糕點渣,一臉笑意。
“那太子哥哥還會疼靈儀嗎?嫂嫂會不會不喜歡靈儀啊?”靈儀仰頭看向高禎。
皇后在一旁說到:“你們太子哥哥成了親,就會多一個人來疼靈儀和瑞兒,而且我們靈儀這么可愛,誰會不喜歡呢!”
“靈儀也覺得自己很可愛!”靈儀雙手捧著臉窩在皇后懷里一臉害羞。
“哼╯^╰我才不稀罕別人疼我呢,幼稚!!”高祥在一旁默默吐槽到。
“那瑞兒今日再寫十張古詩詞吧,父皇瞧瞧我們瑞兒長大了,之前的課業可能有點少。”皇帝放下茶杯,笑著對高祥說到。
高禎笑了笑,皇后也在一旁看熱鬧。
高祥聞言有一瞬間的懵,然后就慘戚戚喊到:“父皇~~”
“怎么?瑞兒有話說?”皇帝一臉笑意。
“那個,瑞兒覺得自己其實還是個小孩子,而且太傅針對兒臣,給兒臣也定了課業的,兒臣覺得現在這樣就挺好的,嘿嘿嘿嘿嘿!”高祥一臉狗腿的笑道。
“哥哥好不要臉,說話出爾反爾,羞死了!!”靈儀在一旁對高祥做鬼臉。
“哼╯^╰我才沒有,我說的是事實。╭(╯ε╰)╮”
高禎和皇帝皇后都被逗笑了。
“你這個聘禮的陣仗可是很大啊!”皇帝在一旁突然調侃到。
高禎聞言,立馬躬身道:“兒臣覺得秋離歌既是國師府的小姐,又是我朝的少國師,所以兒臣覺得無論如何都應給予最高的禮遇。”
“朕有沒有說你做的不對,聽禮部說好多環節都是你在操心,看來你對這個太子妃很滿意啊,這是開竅了?”皇帝哈哈笑到。
高禎微微有些臉紅,卻仍是一本正經的道:“兒臣畢竟也該到開竅的年紀了。”
皇后聞言一旁掩嘴偷笑。
紅姑在一旁看著自家娘娘嫌少露出了這么快樂的笑容,不禁感慨:“還是有孩子陪著時的娘娘鮮活啊!”
眾人在一起用過午膳,才各自離去,皇帝會了東昭宮繼續批奏折,高禎則是回了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