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義士
- 奸臣升官系統(tǒng)
- 花間溫庭筠
- 4011字
- 2019-06-06 15:44:06
韓良正懊惱也未曾在華山休息一晚時,大地震動,一隊騎兵沿著官道奔來。
韓良凝神細看,卻是八旗兵,穿著白色泡釘棉甲,是鑲白旗的騎兵。
“停下!”
韓良站在路中央揮手示意。
“吁!”
馬上騎士剛想抓住拷問這個穿著道袍的年輕人,卻不曾想,年輕人先聲奪人。
“格格在此,你等速速派人前來護送!”
為首的牛錄額真聞言大驚,也不敢托大了,連忙滾鞍落馬,步行到韓良身旁。
拉著韓良的手躲在身后的少女一看是自己人,蹦了出來。
“你們快點叫更多的人來接我!不然,不然父王砍了你們腦袋?!?
主辱臣死,鑲白旗騎兵紛紛下馬,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起來吧,速速把附近的人都招來,護送格格回西安。”
面對韓良的發(fā)號施令,眾人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妥,尤其是看著格格跟這個年輕人穿著棉布道袍的樣子,還真是有些別樣的感覺。
“咻!”
響箭升空,隨后不遠處傳來了連綿不絕的響箭呼應。
被請到馬上的韓良,很快看到大批的鑲白旗騎兵趕來,等了半個時辰,附近所有的搜索小隊都集合了起來,人數(shù)足有上千人之眾。
韓良不由得苦笑了起來,這還真是地毯式搜索,小王爺對這個寶貝閨女,怕是下了挖地三尺也要找出來的命令。
“老天保佑,格格您沒事,哎呀,您這是不知吃了多少苦,可把嬤嬤擔心壞了。”
一直伺候少女的嬤嬤激動地這叫個老淚縱橫,也不只是見到小主子還活著激動的,還是慶幸自己不用腦袋不保激動的。
“好了嬤嬤,我這不是沒事嘛,感覺找個客棧歇會吧,這些天我也累了?!?
“格格”
被少女起綽號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的這四個窩囊廢,跪在地上一動不敢動。
面對白衣軍,張龍趙虎拼了老命斷后,不能說不盡力,但是畢竟讓主人置于險地,還好最后險死還生。
若是格格不為他們求情,小王爺百分百回去就砍了他們的腦袋,一個都別想跑。
這也是江湖人的無奈,入了王府當鷹犬,吃香的喝辣的,修煉資源管夠,但也意味著,出了差池,一家老小都沒得跑。
江湖一流高手,縱然只要一口真氣不泄,就可刀槍不入,可畢竟不是三頭六臂的怪物,在百倍于己的亂軍從中還想護住人,那可是說笑了。
看著這倆江湖一流高手身上的累累傷痕,少女也不忍心責怪了,抬手讓他們起來。
江湖上有句話,叫“先天之下皆螻蟻”。若是有先天在此,結果定然不同了,可惜先天高手全天下都少得可憐。
馬上要黑天了,沿著官道趕往最近也有幾十里的客棧,路上韓良也詢問了一下那一晚的戰(zhàn)況。
白衣軍是東干叛軍的主力,極為精銳,且信仰狂熱,他們的目標就是格格,所以一百八旗兵和韓良的二百步兵根本不是他們的目標,在殺傷了一部分剛披甲起床的士兵之后,白衣軍沒有耽誤時間去全殲護衛(wèi)隊,而是直接大隊伍奔向格格逃跑的方向。
即便如此,護衛(wèi)隊還是損失慘重,傷亡了四成還多。
陜甘的東干族叛亂,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嚴重,在省會腹地,都有大規(guī)模的東干叛軍活動。
這些東干叛軍組織嚴密,背后有各大教區(qū)領袖的指揮,東干族的上層神職人員,絕對是高知識分子,且信仰堅定,極難對付。況且陜甘之亂,還有云南、四川的東干族叛軍首領在起事失敗之后的參與,叛亂經(jīng)驗豐富,有軍事指揮才能。
東干族與漢民乃至滿人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東干族從西方遷入關中,已經(jīng)有了近千年的時間。唐朝安史之亂,唐皇請回紇兵來幫忙平叛,從此以后,歷經(jīng)宋、元、明,關中的東干族愈發(fā)壯大,乃至與本土漢人的比例都達到了四六之數(shù)。
清廷官員對漢民和東干人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且東干人不吸鴉片,以做小買賣為生,抱團信教,在起事之初,相當難以處理。所幸小王爺絲毫不心軟,現(xiàn)在陜西境內(nèi)的東干叛軍已經(jīng)主要聚集在董志塬附近,沒對城邑造成太大破壞。
東干首領編造的“陜不留回”的紙條只是一個導火索,真正的問題還在于清廷對東干人不公正的態(tài)度,以及歧視東干人的法律。舉個例子,同樣是偷竊,漢人就是打幾十板子就可以回家了,東干人要流放數(shù)千里。
幸好各大城市,如西安、延安、寧夏等地的東干族神職首領,沒有與叛軍同流合污的打算,而是徹底劃清界限,讓境內(nèi)教民安分守己,不要幫助叛軍,也不要攻擊漢人。
現(xiàn)在的東干叛軍還在可控制的范圍之內(nèi)。
一邊思索著陜西境內(nèi)的東干叛亂的事情,一邊沿著官道前行,不知不覺間,韓良竟走到了隊伍的前頭。
冬日晚風刺骨,韓良緊了緊衣領,任由思緒飄忽。
“快…殺了他。”
前方不遠處的客棧,傳來的隱約聲響。
“嗯?”
韓良揮手,示意前哨士兵隨他前去看看。
客棧就在不遠處,縱馬幾步便到,門是鎖著的,不過這可難不倒韓良,幾個士兵用刀插在門縫里,幾下就破門而入。
韓良在鑲白旗士兵的擁簇下進去看看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客棧內(nèi)此時一片狼藉,五個伙計模樣的漢子,正拿著刀圍攻一個帶著枷鎖的囚徒。
這囚徒披頭散發(fā),年紀瞧著不大,甚是強橫。縱然身披枷鎖,四肢幾乎難以移動,還是以一敵五未落下風,只是瞧著身子骨好像缺些力氣。
這幾個伙計身上瞧著也是有功夫的,見了大隊官兵過來,只得收了兵器圍住那囚徒。
“兵器都繳了?!?
韓良淡淡地吩咐,自有士兵上去卸了伙計的兵刃。
撿了個長條凳子坐下,韓良端詳了眼前的幾人,道:“說吧,怎么回事?”
那掌柜似的人物,率先“噗通”地跪在地上,連鼻涕帶淚的哭喊道:“大人吶,您可得為小民做主啊,這廝乃是個滅門的兇徒,被官差押解途中經(jīng)到小店歇息,竟在官差的酒水里下了藥,斃殺了兩位官差,還想殺了我等!”
囚徒少年絲毫不懼,硬梗著脖子,也不對韓良下跪。
“他說的是真的嗎?”
囚徒少年道:“當然不是!”
“哦,那你說說吧。”
“我乃公孫云飛,被官差押解至此,店家下蒙汗藥害了官差,又想害我,幸好我沒喝酒,嘗了口水的味道不對,沒被蒙倒,他們便想殺了我滅口!”
掌柜漲紅了臉,說道:“你這廝殺人滿門,本就是窮兇極惡之人,血口噴人,大人冤枉啊!”
“公孫云飛?”
旁邊的八旗軍官有些詫異。
韓良注意到了,問道:“你認識?”
軍官搖了搖頭,道:“屬下不認識,但曾聽說過。前段時間在西安傳的沸沸揚揚的滅門案,就是這人做下的?!?
“滅人滿門?”
“對,這人幼時喪父,母親也在他十歲的時候被鄰家惡霸侮辱致死,公孫云飛遠走他鄉(xiāng),不知從何處學了一身武藝,前段日子回鄉(xiāng)報仇,一晚上把鄰家三十六口屠的一個不剩,然后去官府自首。案子影響很大,如何判決各執(zhí)一詞,連幾位大人都吵了起來,學臺和藩臺大人認為這是孝子義士,應判無罪。臬臺大人認為滅人滿門,罪無可恕,按律應斬。后來巡撫大人折中了一下,杖八十,發(fā)配廣西充軍。”
韓良幽冷的目光透過了這些人的身軀,表情各異。
“公孫云飛留下,其他人,殺了?!?
“嗻!”
八旗兵獰笑著拔刀沖了上去,伙計和掌柜被亂刀砍死。
看了一地的尸體,韓良皺了皺眉,道:“快點清理干凈,讓格格稍等,清理好了之后請格格就寢,其他人,以客棧為中心原地扎營,小心戒備東干叛軍?!?
八旗兵領命,開始行動,尸體被拖了出去,用桶打上來的井水很快就把血跡沖的一干二凈。
“鏘!”
韓良抽出腰刀,砍斷了囚徒少年的手腳枷鎖之間的鐵鏈。
“剩下的自己去拿鑰匙解開?!?
囚徒少年眼神沉靜,道:“謝過大人救命之恩,敢問大人,為何信我?”
“我不是信你,我信的是自己的眼睛?!?
在韓良眼中,掌柜慌亂間編出的謊言,實在是破綻百出,一點都經(jīng)不起推敲。
“哦對了,今日,義士公孫云飛也死了,跟這些人同歸于盡。以后,你就叫公孫云吧,跟在我身邊,切莫再飛揚跋扈了。”
囚徒少年深深一揖,應道:“公孫云,蒙大人不棄,愿盡綿力,護大人周全?!?
被請了進來的少女又恢復了天性,蹦蹦跳跳地跑到韓良身邊,說:“哎呀這里臭死了,現(xiàn)在一點都不想睡覺?!?
韓良笑了笑,摸了摸少女的腦袋,說:“格格早些歇息吧,今晚可以安穩(wěn)入睡了?!?
少女嘟了嘟嘴:“好吧。”
一夜無話。
第二天,小王爺派出搜索的全部三千騎兵,都集合到了客棧,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發(fā)。
四日的功夫,經(jīng)藍田向北,直趨西安。
西安,無需多說,任何言語用來形容這座古都的偉大都不過分。這是大一統(tǒng)政權最為正統(tǒng)的帝都,周、秦、漢、隋、唐等等十三朝定都于此。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長安長盛,萬國來朝。這座城市曾在數(shù)個世紀中,都是中國,亞洲,乃至世界最大、人口最多、最繁華的城市,承載著漢民族最為光輝的時刻與記憶。
即便是今天,元明清三代政治重心北遷,西安依舊是清廷的戰(zhàn)略重地,號稱“西京”。
在另一個位面的歷史上,數(shù)十年后,皇太后也會帶著滿朝文武,在八國聯(lián)軍的槍炮聲中倉皇西狩,逃到這里避難。
鑲白旗騎兵返回了城外的駐地,王府派了護軍來接格格。
本來韓良是不打算跟著格格去王府的,但拗不過,又想了想,不去的話恐怕還是會被喚去,就跟著格格的馬車硬著頭皮前往了,左右躲不過這一遭,自己主動點說不定還能搏個好印象。
小王爺前些年新修了朱雀門,王府就在朱雀門北,占地甚是寬廣。
馬車直接從車馬門進的,韓良沒機會見識王府正門到底是如何煊赫,不過從這連綿不絕的院落,韓良看得出來,多羅勇郡王的府邸,可比府谷的土財主張家的院子大的多得多了。
“韓大人,王爺吩咐,伺候您換過了衣服,就在書房等他就行?!?
前來伺候韓良更衣的是個王府小太監(jiān),青袍,手腳麻利的很,韓良幾乎沒怎么動,就被伺候著換好了。
清朝官場,尤其是權貴,不比尋常人家,居家見客穿什么衣服都是有規(guī)矩的,韓良不是特別懂,只能說大概知曉,因此也就任由擺布了。
小王爺?shù)臅?,可以看出主人真的是連裝模作樣都懶得裝,擺的俱是兵書、筆記之類,書的數(shù)量不多,官員們喜歡擺的孔孟經(jīng)典更是一本沒有,兩側(cè)的多寶閣上也沒擺什么金光閃閃的值錢什物,都是些看得出平常拿來把玩的小件,玉獅子,木笏,青銅馬等等。
小太監(jiān)給伺候上了茶水,便輕手輕腳的不見了蹤影,韓良品了幾口茶,沒品出品種,不過口齒生香,想來小王爺用來待客的茶葉也不是凡品。
怕喝的太多到時候找?guī)鶎擂?,韓良也沒再喝,便這么坐了下來。
韓良聽焦面虎講過,坐姿講究一個“坐如鐘”,男子見客,雙腳自然分開,背部筆挺,手搭在膝蓋上。
也不知道小王爺還有多久來,韓良擺了個差不多的姿勢,腰靠在了椅子上,等小王爺來了,再挺起來就是了。
說實話,等人的感覺并不好。
既不能喝茶吃點心,也不能翻翻書摸摸藏品,只好在這里枯坐著。
倒是沒讓韓良等太久,不多時,外邊就傳來了一陣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