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好父母就是好老師(1)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孩子的父母

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有句教育名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同樣,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孩子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這個“好”字該怎樣理解呢?有人認為,把孩子教“好”,是指讓孩子將來學習上爭得第一、長大后在某個領域出人頭地;其實不然。教好孩子不一定跟財富、地位、名聲有什么必然的聯系,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因此,“好”的標準也因人而異。教育“好”孩子是指父母在教育時要符合孩子的個性發(fā)展,不能單純地以社會成就(如財富和名聲)作為培養(yǎng)目標,而是要讓他們做最好的自己。

把孩子“教好”,讓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強制要求他們成為愛因斯坦、比爾·蓋茨……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是對孩子的尊重,也能使孩子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fā)。對女孩教育,父母應根據自己的“小公主”的自身特點制定教育方法,讓她開心、健康地成長。

但遺憾的是,大部分父母都局限在自己的經驗里,以成人的認識以及社會的要求為目標,一味地以自己的“需求”“教育”孩子、“塑造”孩子,甚至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具。

其實,家長應該認識到孩子的所有經驗和認識,以及感覺、需要,都跟成人有很大的差距,要教育孩子,首先就要清楚自己孩子的特點,了解孩子的想法、找準教育的目標,從孩子的發(fā)展出發(fā),選擇合適的有針對性的教育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還有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會循章據典。他們會振振有詞地說:“教育講方法有錯嗎?”教育講方法的確沒有錯,但錯的是家長們對方法的濫用和套用。我們知道,產生同樣結果的原因未必是一樣的;而同樣的原因,也不一定發(fā)展成為一樣的結果。一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常常忽略這樣一個重要的問題:經常套用某個專家的方法,或套用某本書上或者別人教育孩子的經驗,卻忘了“此孩子非彼孩子”,讓自己的教育陷入死角和誤區(qū)中。

教育孩子是一門科學,要想使教育有成效,就必須遵循正確的教育原則,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對孩子因材施教。如果盲目套用所謂的教育經驗,聽信“專家”的言論,違背自己孩子的個性和成長需要,必然會導致教育的失敗,也會給孩子帶來沉重的壓力。教育孩子,重在原則和方法,原則和方法正確,就能獲得預期的效果;原則和方法不當,就會南轅北轍,事與愿違。

那么,在培養(yǎng)女孩的過程中,父母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呢?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1 堅持“嚴”與“愛”相結合

愛子之心人皆有之,家長對女孩往往更加寵愛,但愛也要有個度,不能溺愛。父母要把愛護和嚴格要求結合起來,把握好疼愛與溺愛的界限。

父母對女孩既要疼愛,又要對她嚴格要求,只疼愛而不嚴格要求,就成了溺愛。溺愛無度很可能會使孩子遭到毀滅。高爾基說:“愛護孩子,這是母雞都會做的事;然而,會教育孩子,這就是一項偉大的國家事業(yè)了。”

當然,父母有時很難劃清愛護和溺愛的界限,但溺愛的確是孩子一切不良品行產生的溫床。因此,父母不能因為疼愛孩子便由她任意妄為,基本的教育原則什么時候都不能變。因為只疼愛,沒有教育,就容易走向溺愛;只教育,而沒有疼愛,則容易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甚至受到傷害。正確的做法是,把疼愛和講道理融合起來,做到愛中有教,教中有愛。從孩子的學習、智力培養(yǎng)到日常生活中的品德教育,都應該堅持這一原則。尤其是對于年齡較小的女孩,她們處于需要父母更多關心愛護的時期,在這個階段,父母一方面要給她們充分的愛心和照顧,另一方面也要多方面要求她們,以使她們更好地成長。

2 堅持教育上的一致性

一致性原則包括三個方面:第一,要求家庭所有成員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必須一致;第二,要求家庭與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影響相一致;第三,要求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因自己心情好壞而改變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和方法應長期如一。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往往隨著自己情緒的變化來改變教育方式。高興時,拿孩子當寶貝,愛護有加,孩子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不高興時,拿孩子當出氣筒,看孩子處處不順眼。這種喜怒無常、時冷時熱的做法,會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同時,家庭成員如父母、祖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要求也應一致,否則就會使彼此間的教育影響相互抵消,而且使孩子無所適從,不知該聽誰的,甚至給孩子提供了提出某些不合理要求的可乘之機,因為孩子覺得反正有人護短,便有恃無恐。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應做到要求一致、態(tài)度一致、方法一致。這樣,孩子會感到家庭成員意見的統一,非服從不可,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會得到強化和鞏固,而不良的行為習慣就會逐漸消除。除了家庭教育觀念要一致外,家庭與學校、社會對孩子的教育要求也必須一致。上述各種教育互相配合,才可能將各種教育因素匯聚成強大的教育力量,幫助和引領孩子健康地成長。

3 堅持“以孩子教育孩子”的方法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只有在與伙伴的共同交往、游戲活動中,才可能真正理解各種集體生活的原則,培養(yǎng)出關心他人、幫助他人,與他人分享、合作等優(yōu)良的個性品格。從他人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也正是在學校生活中得以發(fā)展的。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小學后,會有強烈的結交同伴的愿望。為了保證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父母必須為其創(chuàng)造良好的集體環(huán)境,讓孩子學會交往、學會共處。

比如,父母可采取多種形式,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幫助孩子選擇一些年齡相仿、性格相近的小“閨蜜”,使她們彼此交往。同時,鼓勵孩子把自己的圖書、玩具等拿出來和伙伴們一起玩,使她具備“分享”的意識。

還可以讓孩子多去公共場所,多參加一些興趣小組,多去少年宮等有許多伙伴可以一起學習、娛樂的地方,這樣可以充分鍛煉孩子的交往能力,使她逐漸積累起豐富的社會經驗,為今后適應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4 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孩子既是父母撫養(yǎng)和教育的對象,又是發(fā)展的主體,是在自我積極主動參與的活動中不斷積累經驗而成長起來的。父母要敢于讓孩子去承擔風險,不必事事插手甚至包辦。因為孩子只有在跌爬滾打中,才能提高獨立生活的能力。

5 “表率”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是孩子最早、最直接和最經常的模仿對象。埃里克森人生八大發(fā)展階段論曾指出:“年幼的孩子會模仿父母,以父母的形象為榜樣,不加區(qū)分地予以認可和接受,因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關系到孩子的個性形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應加強自我教育,為孩子樹立一個好形象,以表率的力量感染、教育孩子。

6 “適度”原則

父母在對孩子進行要求、愛撫、批評、表揚時都應做到適度,過度或不及都會對孩子造成不利影響。父母對孩子的優(yōu)點和缺點、進步和退步應給予正確客觀的評價,給予適度的鼓勵或批評、指正,以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過分的夸獎、表揚會使孩子沾沾自喜、驕傲狂妄;過度的批評、責罰則會使孩子膽怯、不自信、自卑;過多的保護會使孩子依賴性增強、獨立性減弱;而過于放任孩子又會使其變得自由散漫、隨心所欲、任性蠻橫。因此,父母只有把握住教育孩子的“度”,才有可能使培養(yǎng)孩子的健康人格這一目標得以實現,才可能使孩子健康成長。

好家風是塑造孩子好性格的積極力量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公主”能擁有美麗與精彩的人生,而父母正是孩子的第一個人生導師。每個家庭的生活方式、父母的行為舉止和家庭氛圍構成的家風,能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影響孩子人格的塑造。家風像是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對孩子是一種無言的教育,也是最基本、最直接、最頻繁的教育,能夠幫助、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情。家風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征、道德素養(yǎng)、為人處世及生活習慣等,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應該說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會教養(yǎng)出什么樣的孩子。

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情感、態(tài)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種成分的綜合體。如語言環(huán)境、情感環(huán)境、人際環(huán)境、道德環(huán)境等。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是與其自幼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所享有的生活條件、所受到的教育年限、所接觸的文化氛圍等息息相關的。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環(huán)境也影響人。一個人的性格特征,常常可以看成是其生活經歷的反映與產物。

父母,特別是母親,會對孩子在嬰兒階段的性格萌芽產生直接的影響。比如酷愛清潔的母親,會帶出愛干凈的孩子;邋遢懶惰的母親,則會帶出同樣邋遢懶惰的孩子。

孩子的性格在未定型前的可塑性很大,這正是父母應該抓緊時間對其進行引導、培養(yǎng)的一個好時機。此時的孩子有明顯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特點,父母可利用這個特點,對其進行良好的家風教育,給她樹立好的榜樣,使其形成良好的最初性格特征。

專家強調,父母應當重視孩子最初形成的性格特征。雖然那時孩子性格還沒有定型,但卻是未來性格形成的基礎。例如,有的嬰兒一餓就大聲哭鬧,媽媽常常是一聽到哭聲,就放下手里的活兒,趕去喂奶;反之,餓了不叫也不哭的嬰兒,媽媽常常把手頭的事情做完了,才不慌不忙地去喂奶。久而久之,一哭就有奶吃的嬰兒會形成以自己為中心的“唯我重要”的意識,不愿意遵照成人的吩咐和集體規(guī)則行事,長大以后很難形成與人和睦相處、遵守紀律的性格;而有規(guī)律地吃奶的嬰兒會養(yǎng)成耐心等待、尊重他人的意識。所以,父母從最開始時就不要縱容孩子,要因勢利導,及早匡正,這樣才不會錯過早期教育的好時機。

那么,如何陶冶女孩的情操,培養(yǎng)女孩的良好性格呢?做父母的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努力,去營造好的家風呢?

1 高尚的精神情趣

父母要追求高尚的精神情趣,營造充實、高雅、豐富的家庭精神生活,防止低級趣味對孩子的精神污染。

有些父母不注意為孩子創(chuàng)造好的生活環(huán)境,例如,下面是一些孩子吐露的心聲:

“我爸媽天天招來一幫人在家打麻將,總是吵吵鬧鬧,來玩的人還一個個敞胸露懷,捶桌、跺腳,一雙雙血紅的眼睛盯著對方手里的‘大團結’……”

“父母一打牌,我就煩。稀里嘩啦的洗牌聲,‘叭叭’的拍桌聲,吵得我心煩意亂。我強忍著用手堵住耳朵背課文,可爸爸還不斷地叫我給他的牌友遞煙倒水……”

上述這些情景,怎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因此,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孩子生活在和諧溫暖的家庭中,受到積極健康的精神影響,心情才能愉快,性格才會積極進取,也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 濃厚的學習氣氛

信息時代,知識的快速更替要求我們要建立學習型家庭。父母無論做什么工作,都應該熱愛學習,崇尚知識,讓家庭充滿學習的氛圍。

有個女孩作文比賽中得了第一名,人們都以為她當編輯的父母一定為她修改過作文,做過指導。可是一了解,父母根本就沒給她“吃小灶”:“我們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哪有時間輔導她呀!”那么,秘密在哪兒呢?

原來,是氛圍起了作用——媽媽每天伏案改稿,爸爸埋頭編輯,家里偶爾來了客人,談論的也都是如何修改文章,論“結構”,談“中心”,家庭中的這種“文風”熏陶著女孩,久而久之,她也喜歡上了寫作。

3 和諧的家庭關系

良好的家風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庭關系。家庭關系不正常,家庭成員之間互相指責、埋怨、爭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的情緒,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印記。

為了給孩子的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父母對孩子也要民主,主動傾聽他們的意見,有事情平等協商。

有些父母不注意家庭中人際關系的建設,夫妻頻繁爭吵甚至動手,孩子就會在爭吵的環(huán)境中形成煩躁的情緒。

一個留級女生說:“我沒法不留級,我在家沒法學習。爸爸媽媽整天吵架,不是拍桌子就是摔東西;有時媽媽幾天不回家,爸爸就拿我撒氣。每次我看到爸爸坐在墻角抽煙,一抽就是幾個鐘頭。我心里也煩極了,哪有心思學習呀!”

大家想想,在這樣的家庭關系中的孩子怎能健康地成長呢?

另外,要讓孩子的生活充實,家庭中必須要有健康的精神生活。人們需要物質生活,同時也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學習、工作,也需要游戲、休息;需要嚴肅、認真,也需要活潑、幽默。家庭氣氛過于沉悶,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有些父母覺得與孩子嬉笑打鬧有失“家長威嚴”。其實,與孩子在一起歡樂地游戲,有助于增進兩代人的感情。當孩子和你親近了,就會比較聽你的話。如果父母總是繃著臉,孩子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家庭充滿歡樂氣氛,才能使孩子、父母的情緒得到調節(jié),體會到天倫之樂,提高家庭的凝聚力,從而推動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家風的形成過程中,不能忽視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影響力和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孩子的心目中,母親是水,父親是山,山水相依,缺一不可。因此,培養(yǎng)孩子的性格,父母都應該擔負起自己的責任,確定合適的角色定位,這樣才能更有利于教導孩子。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1)父母應各自運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擔負起不同的教育任務。

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因性別角色、社會分工、家庭分工的不同,應各自運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擔負起不同的教育任務。一般來說,母親偏重于生活和情感,父親偏重于精神和心理;母親強調穩(wěn)定和諧,父親強調創(chuàng)新發(fā)展;母親傳遞著細膩、呵護和富有同情心等柔軟的一面;父親傳遞給孩子的是堅強、勇敢和敢于承擔,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作用,才能造就孩子健全的心理素質。相反,如果過分地強化或弱化某一方面,都將影響孩子的心理成熟和性格完善。

例如,在父愛不足和母愛過強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容易膽小,意志脆弱,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過于依賴別人;而過于關愛的“保姆式”父愛,又會導致孩子在情感和性心理發(fā)展方面的障礙。

例如,很多家庭中當孩子提出問題希望父母解答時,父親會讓孩子自己去看去想,給孩子留下困惑和疑慮;而母親卻會把答案和盤托出,說出結論。從表面上看,父親的方法有點“粗糙”,但能促使孩子多思索,這是一種很好的意志鍛煉。而母親的做法,易讓孩子產生惰性。

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父親和母親都應該發(fā)揮各自的性別優(yōu)勢,讓孩子既從母親那里學到善良,學會同情,又能從父親那里學會堅強和勇敢,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2)母親可表現得柔弱一些。

許多母親表示,自己的女兒唯唯諾諾、膽小怕事。其實,孩子的堅強是可以鍛煉的,作為母親,不能太庇護、太嬌慣孩子,應讓孩子堅強一些,給孩子提供展示“才能”的機會。

有些母親認為如果自己過于能干、剛強,就沒有孩子施展本領的天地了,孩子會變得軟弱和依賴;而且,母親表現得柔弱一些,會令孩子堅強起來。這種說法有些片面,母親最應該做的是和女兒交朋友,多聽聽女兒的心里話,多關心女兒的日常想法,讓父親與女兒多接觸,使女兒性格剛柔相濟。

(3)別忘記父愛的教育。

心理學家指出:母愛可使孩子的身體和情感得到健康的發(fā)展,父愛則表現在教會孩子怎樣應付和解決他們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母愛代表著人性和社會生活情感方面,父愛則象征著事業(yè)、思想、秩序、冒險和奮斗,代表的是理性方面,其主要表現在對孩子成就感的培養(yǎng)上。有人說:“一個父親勝過5個教師。”這話有些夸張,但有其對的一面。想要培養(yǎng)出一個優(yōu)秀的女孩,父親是絕不能袖手旁觀的!據有關機構調查表明,如果父親參與到對孩子的正確教育中,則孩子在數學和閱讀理解方面的能力就會比較高,與人交往時會有安全感,自尊心也比較強,很容易與人相處。

由此可見,孩子最理想的人格形成需要父愛和母愛兩方面作用。然而,現在較為普遍的現象是,父親們忙著為一家的生計奔波,而把教育、撫養(yǎng)孩子的責任和義務都推給了母親。一些父親甚至放棄自己的教育責任,致使孩子所受的父性教育嚴重不足。而在這樣單性教育的環(huán)境中,孩子過多地了解和接納了母親溫柔的性格,缺少以父親為榜樣的模仿及學習,所以很難形成勇敢、堅毅等優(yōu)秀的品質。與此同時,幼兒園和小學的教師也幾乎都是女性。女教師從自身天性出發(fā),往往喜歡把“聽話”、“守規(guī)矩”、“文靜”當作好女孩的美德,而把“調皮”、“好動”、“愛提反面意見”作為“壞女孩”的標準。這種教育環(huán)境從小遏制了女孩的獨立意識與堅強性格的發(fā)展,從而使其變得沒有主見,容易形成所謂的“偏陰性格”,表現為脆弱、膽小、多愁善感、依賴性強、獨立性差,等等。

而父親親臨“教育”第一線,有利于培養(yǎng)女孩的健康人格和自主能力,使她能更好地適應現實世界和未來社會。

那么,如何科學地表達父愛,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父愛在培養(yǎng)孩子性格中的作用呢?父親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常表達愛意。

父親平時可多采用握手、擁抱、擊掌等方式來向孩子表達愛意,在她的生日或取得一些小成績時,可用口頭或書面語言表示祝賀、鼓勵,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同時注意關注孩子的思想、學業(yè)、心理等方面,經常同她一起探討問題、交流看法,盡量滿足孩子關于父女互動方面的需求,以此增進父女之間的感情。

(2)多些時間和孩子在一起。

堅持每天與孩子共度一段時光。比如,經常與孩子一起玩游戲、看影視劇、聽音樂會、看球賽、踏青野炊等。那些為生計奔波在外的父親更應如此。因為孩子的氣質、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唯有父親同孩子相處的時間達到一定的量,孩子的記憶深處才有父親與其活動和交流的印象。這樣一來,孩子不僅能從父親那里享受到父愛,還可以從與父親互動中受到父親的氣質、情感、智力、人格等諸方面的影響。

(3)做孩子的榜樣。

父親的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要想孩子有堅強的性格,有寬容的胸懷,做事有百折不撓的信念,父親就不能怯懦;而要想孩子心胸豁達,父親就不能心胸狹隘,要有開闊的心態(tài)胸襟。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做”,而不是“說”。父親的一舉一動都被孩子看到眼里。做父親的不僅應該為人正派、有上進心,更要以民主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以自己的行為告訴孩子應該怎樣為人處事。父親如果做錯了事情,也應該向孩子道歉,這是維護父親形象的最好方法。

(4)給孩子心靈上的支持。

孩子可能會做錯一些事情,這時父親一定要和孩子在一起,共同分擔壓力,幫孩子彌補過失。作為孩子的“老師”,父親應該很多事情都想在前面,父親不僅要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更要使其有良好的心態(tài)。這個“教練”角色稱職與否,直接關系到孩子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開發(fā)。

成長中的女孩需要科學的家庭教育,父母需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如此一來,在家庭教育中,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你推薦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會員

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江南 3420萬讀過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鉚釘 6.5萬讀過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劉慈欣 213萬讀過
劍來(1-49冊)出版精校版
會員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陳平安,唯有一劍,可搬山,斷江,倒海,降妖,鎮(zhèn)魔,敕神,摘星,摧城,開天!我叫陳平安,平平安安的平安,我是一名劍客。走北俱蘆洲,問劍正陽山,赴大驪皇城,至蠻荒天下。斬大妖,了恩怨,會舊人,歸故鄉(xiāng)。刻字劍氣長城,陳平安再開青萍劍宗!

烽火戲諸侯 2.8萬讀過
桃花折江山(孟子義、劉學義主演《桃花映江山》原著小說)
會員

趙國有美人桃花,為求自保一心向夫君,魏國有俊朗丞相,擁護明主誰也不疼惜,美人曰:我又美又聰明你還有什么不滿意?丞相云:你小心思太多防不勝防讓人心驚。美人嘆氣:好好好我說不過你,不過雙贏合作的計劃,相爺您再考慮考慮?

白鷺成雙 7.6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苑县| 桃源县| 金塔县| 张家口市| 屏东县| 巴中市| 连江县| 兰州市| 大冶市| 高阳县| 慈溪市| 团风县| 凤庆县| 博湖县| 招远市| 双流县| 湟源县| 连南| 富锦市| 樟树市| 陆河县| 都兰县| 行唐县| 九龙城区| 沿河| 东莞市| 云和县| 公主岭市| 女性| 中阳县| 西青区| 兰州市| 蓬莱市| 河北省| 晴隆县| 英德市| 稷山县| 新野县| 牡丹江市| 于田县| 蓝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