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技術應用架構泛談
- 趙昂
- 9字
- 2021-04-29 13:34:16
第一部分 區塊鏈起源
第一章 歷史起源
有一個關于比特幣投資的趣聞,6年前有個研究員開始研究比特幣,當時用27美元買了150枚比特幣,之后就把這回事忘記了?,F在打開賬戶,發現原來的27美元已經變成了580萬,足足漲了21萬倍。從2009年比特幣剛出現的時候1美元可以買到1300枚比特幣,但是在2017年9月一枚比特幣就價值4000多美元,8年時間,比特幣的價格暴漲了520萬倍。2010年5月,一位名叫Laszlo的美國程序員成功用10,000枚比特幣換取了兩塊披薩,被視為比特幣史上第一筆交易。當時,10,000比特幣僅僅價值30美元,而在2017年這些比特幣價值超過4000萬美元。
比特幣可以說是一群不信任中心化機構和現存金融體系的互聯網極客的產物,他們用先進的技術和自由人的自發結合,對抗全球的現行貨幣體制。比特幣的火爆離不開作為基礎支持的區塊鏈技術,2014年開始,比特幣背后的區塊鏈技術受到大家關注,并正式引發了分布式記賬本技術的革新浪潮。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第一個案例,比特幣是種虛擬貨幣系統,它將貨幣發行、所有權轉讓和交易確認去中心化。如果說互聯網TCP/IP協議讓我們進入了信息自由傳遞的時候,那么區塊鏈技術將把我們帶入信息的自由公證時代,將重構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組織方式。
區塊鏈,正是實現去中心化記賬本系統的一種極具潛力的可行技術。目前,區塊鏈技術已經脫離開比特幣,在包括金融、貿易、征信、物聯網、共享經濟等諸多領域嶄露頭角。現在當人們提到“區塊鏈”時,往往已經與比特幣網絡沒有直接聯系了,除非特別指出是承載比特幣交易系統的“比特幣區塊鏈”。
區塊鏈這個詞雖然帶有濃重的技術色彩,但它的內涵已經超越了技術本身。區塊鏈不僅公是一項技術,更是一種思想。開放、共享、去中心化,區塊鏈的這些核心精神,與互聯網不謀而合。自2015年始,區塊鏈技術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場熱潮。以歐美地區為中心,區塊鏈風潮傳播至亞太地區,后來擴散到非洲。區塊鏈技術首先引起金融機構的關注,同時科技界和資本界敏銳捕捉到區塊鏈技術蘊含的巨大影響力,隨后各國政府和央行紛紛開展潛力評估并積極行動以搶占行業發展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