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技術應用架構泛談
- 趙昂
- 541字
- 2021-04-29 13:34:18
3.6區塊鏈與社會公益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社會公益的規模、場景、輻射范圍及影響力得到空前擴大,“互聯網+公益”、普眾慈善、指尖公益等概念逐步進入公益主流。這些模式不僅解構了傳統慈善的捐贈方式,同時推動公眾的公益行為向碎片化、小額化、常態化方向發展。同時,各式各樣的公益項目借助互聯網,實現豐富多彩的傳播,使公益的社會影響力被成百倍地放大。
區塊鏈從本質上來說,是利用分布式技術和共識算法重新構造的一種信任機制,是用共信力助力公信力。區塊鏈上存儲的數據,高可靠且不可篡改,天然適合用在社會公益場景。公益流程中的相關信息,如捐贈項目、募集明細、資金流向、受助人反饋等,均可以存放于區塊鏈上,在滿足項目參與者隱私保護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前提下,有條件地進行公開公示。
為了進一步提升公益透明度,公益組織、支付機構、審計機構等均可加入進來作為區塊鏈系統中的節點,以聯盟的形式運轉,方便公眾和社會監督,讓區塊鏈真正成為“信任的機器”,助力社會公益的快速健康發展。
區塊鏈中智能合約技術在社會公益場景也可以發揮作用。在對于一些更加復雜的公益場景,比如定向捐贈、分批捐贈、有條件捐贈等,就非常適合用智能合約來進行管理。使得公益行為完全遵從與預先設定的條件,更加客觀、透明、可信,杜絕過程中的貓膩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