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技術應用架構泛談
- 趙昂
- 929字
- 2021-04-29 13:34:18
3.1區塊鏈與金融服務
金融服務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應用領域,不僅如此,由于該技術所擁有的高可靠性、簡化流程、交易可追蹤、節約成本、減少錯誤以及改善數據質量等特質,使得其具備重構金融業基礎架構的潛力。區塊鏈技術具有數據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特性,可以用來構建監管部門所需要的、包含眾多手段的監管工具箱,以利于實施精準、及時和更多維度的監管。同時,基于區塊鏈技術能實現點對點的價值轉移,通過資產數字化和重構金融基礎設施架構,可達成大幅度提升金融資產交易后清、結算流程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標,并可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支付所面臨的問題。
2015年,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投資比特幣交易平臺Coinbase,高盛集團投資了比特幣消費者服務公司Circle,大型貿易公司DRW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則在嘗試加密貨幣的交易。同年6月24日,納斯達克宣布和比特幣技術公司Chain進行合作,Chain在為金融機構和企業提供區塊鏈基礎設施方面享有盛名,成為在納斯達克首家參與測試塊鏈技術的公司。
2015年12月30日,納斯達克通過區塊鏈平臺完成了首個證券交易。通常,納斯達克在處理此類股份交易時,需要經過大量的非正式系統,如今納斯達克以區塊鏈技術取代其紙質憑證系統。將每一家公司每筆股權交易的信息都放到區塊鏈上后,公司融資多少、估值多少一目了然,交易變得公開透明,解決了原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使得投資決策更為簡單、高效。
2016年1月20日,區塊鏈財團R3 CEV發布了首個分布式賬本實驗,使用了以太坊和微軟Azure的區塊鏈即服務(BaaS),并連接了巴克萊銀行、BMO銀行金融集團、瑞士信貸銀行、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匯豐銀行、法國外貿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道明銀行、瑞士聯合銀行、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以及富國銀行等11家成員銀行。根據R3的聲明,這些銀行會通過分布式賬本上的代幣資產來模擬交易,而無需中心化的第三方參與。
國內銀行業對于區塊鏈技術的研究不斷加速,剛一步入2017年,便有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的消息頻傳:1月3日,浙商銀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移動數字匯票產品正式上線并完成了首筆交易;同月10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宣布推出基于區塊鏈的資產托管系統,此外,還有很多銀行也在這方面取得新突破。從這些已經落地的應用可以看到,區塊鏈技術能夠低成本地解決金融活動中的信任難題,具有改造現有金融模式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