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7章 箭在弦上(五十七)

  • 大西廂
  • 湯娘子
  • 3106字
  • 2020-11-08 20:11:14

鄭歡帶人到張家時,門口已然掛起了白燈,一眾丫鬟仆人麻布白衣,顯然是要辦喪事的,按理說張家這樣的門戶有些紅白喜喪,到府之賓一定不少;盛京門戶誰家不是明哲保身的主兒,太子禁足,謹之又失了圣心,這時候誰來誰倒霉,一時間門前冷落鞍馬稀。

鄭歡身邊的都是練家子,守門小廝也攔不住,進了內宅后院又有謹之的暗示,一眾人冷嘲熱諷笑話他:來搶少夫人,逝者已矣竟然還不放過人家…

字字如刀往他心口上扎,他正在病中神智不清,心里掛念弘娘,又氣又急之下大鬧張府是在所難免的了。

活要見人死要見尸,但他把張府翻了個底兒掉也沒見著弘娘身影,只有主廳設的靈堂香案和幾個張氏小輩守靈燒金。

甚至連從小服侍弘娘的那個侍女都沒見著,如今蕭家大難之時當家人都在牢里,侍女發回娘家是不可能了,怎么也不見人守靈,總不可能殉葬了。

他正是神志不清的瘋魔時候,一心只想見到弘娘,心里頭抱著一絲僥幸,或許,或許…

一切都還有挽回的余地。

找不到雖然心急但總歸生出些希望來,心頭一口氣松了松,剛出張府人又虛弱得站不起身了,護衛們趕緊又把主子送回了國公府;昏睡過去前還下令,查出弘娘下落。

盛京說小不小,說大卻是謠言一陣風兒,半天滿京城的地兒。

國公府是公侯名門,張家世代書香,天下帝師,兩家的少爺和少夫人有點兒什么香艷之事最招人好奇,那可是茶余飯后的好談資。

城門處,弘娘鬧了那么一回,眾人皆知,多半也傳不出什么不守婦道的閑話來,鄭歡昨日城門處對弘娘的愛護已然有百姓笑談,今日又一再失禮大鬧靈堂;這樣的事放在尋常人家也是沒臉面的,何況是公侯人家。

黃昏時起,酒樓座客談資就是這位少公爺的風流事了。

說他與那蕭家嫡女張少夫人,青梅竹馬情誼深厚。

說太師府謹之少爺儒雅俊郎,才華橫溢,抱得美人歸。

說鄭少公爺錯失美人,懷恨在心,蓄意報復,害了蕭府一家。

說張少夫人聞見噩耗,痛苦不堪,悔恨沒有早日識得少公爺面目,不愿連累夫家,以死謝罪。

說得再多也不過是大伙兒把自己看到的串起來,哪里知道皇室高門的手段;要想物議沸然少不得找兩個會說話的去帶帶風向。

弘娘給謹之留了一份大禮,眼下燃眉之急可解,謹之便不再心急如焚了,只管放低做小,操辦喪事;回府之后向長輩請安,寬慰了被鄭歡鬧靈給氣病了的母親,這一天下來連口水也沒喝,夜里去弘娘靈前守了整夜。

這兩日寢食難安思慮著蕭張兩門的事,如今再一守夜,整個人都憔悴了不少,下顎清瘦輪廓更是分明,還生出了青色胡渣。

前個兒夜里傳召,皇帝冷冰冰的幾句話假意關懷之中都滿是試探。

鄭歡原本與張家交好,轉而倒向皇帝,在皇帝問罪蕭家買兵鐵之時借機而上,出謀劃策讓蕭家無翻身之地,更是擺了謹之一道兒,皇帝哪有不生疑的。

聽阿江跪在一旁,替弘娘打抱不平:“少公爺狼心狗肺害人滿門,陛下真是相信了他的忠心不成,真是老天無眼。”

天朝最重孝心品行,朝廷官員若有寵妾滅妻之事,宮里是會教訓的,若有不敬父母的,那貶斥更是必然!

闖人府邸,大鬧靈堂,這樣的品行放到平日里早就有圣旨責罰了。

謹之淡淡道:“如果你有個眼中釘多年不除,突然有一天他來找你化敵為友,你信嗎?”

“我當然不信吶!”阿江毫不遲疑道。

說的就是這個理兒;弘娘出事,陛下就疑心起國公府和蕭家的關系了,雖然有親但一直謹慎避閑,更沒聽說這蕭家嫡女和鄭國公府少公爺有什么郎情妾意的美事。

“弘娘城門一鬧,滿城皆知,陛下得知兩人情意,難免懷疑鄭歡的忠心。”謹之拿起細鐵夾,翻了翻火盆里堆的灰。

火苗又燃燒了起來。

“那少公爺真是畜生不如!”阿江聽懂了這里頭的道道兒,憤憤不平:“陛下都知道懷疑他,可見陛下也覺得那樣深的情意,應該下不了手去害滿門,他倒是狠得下心!”

“呵。”像是聽了笑話,謹之扯著嘴角冷笑:“他是知道皇帝籌謀已久,蕭家敗落無法挽回,索性借機上位,迷惑皇帝牽連于我,太子成了眾矢之的,登王不就脫身了嗎。”

“所以昨日少公爺大鬧,您不讓人阻止。”阿江跪在一旁,蹙眉想了想,若有所思道:“事情愈演愈烈,百姓眾說紛紜,這一夜過去,陛下也是想明白了,少公爺的癡情之重還有與蕭家的表親之誼,定不會輕易傷及蕭家,陛下肯定懷疑他是登王的人!”

是啊,癡情之重,表親之誼,青梅竹馬的情份,即便沒有走到一起也不至于滅人滿門,他到底是如何能下得去這個決心的。

謹之看著火苗,一滴淚落了進去,瞬時燃于無形。

鄭歡的立場,或許皇帝一直都有懷疑,不過是聽著他的計謀還不錯,沒有更多疑心;朝廷黨派之多,鄭歡站哪里都可以,只要不是和君上作對就不至于招來殺身之禍,這也是國公府多年謹小,甚至不敢于蕭家聯姻的原因。

如今事情一出,百姓閑談戲說,加上謹之名人帶話風,一出郎情妾意無有善終的事硬傳成了皇室父子相殘的密事,皇家顏面掃地,皇帝必然震怒。

再加上蕭家子弟慘死,連有孕的婦人都慘遭毒手,他們也沒找到所謂的“登王屯兵鐵之證”,登王還洗清了嫌疑;可見鄭歡之策無用,陛下定生殺心。

原本張家也是多年謹慎做低,謹之又是陛下委以重任的少年英才,疑心雖有但圣心也不少。

眼見出了這么大的事,謹之也不曾說半句話,無論是為太子還是為登王,反而十分有擔當,當眾請罪,讓陛下降罪于他沒有約束好岳家;八竿子打不著的干系,換了旁人躲都躲不及,如此品行豈不讓人欽佩。

鄭歡既亂了陣腳,謹之自然把握時機,不能讓弘娘白白血染了城墻,保蕭家一門也算給她一個交代。

天亮已大亮了,想來早朝也差不多該結束了。外頭百姓的閑話,想來一定有人進宮去稟告的;弘娘與鄭歡的事沒什么好說的,但有人帶著風向,隱晦地說明其中利害之處,再加上一些猜測下來,不就成了奸臣惑主,皇室父子相殘的話了。

皇家顏面何在,陛下英明何在,太子清白何在。

鬧起來吧,都不得好死。

不出所料,幾名宮人奉旨來傳召。

原本接了口諭就好了,宮侍非要見到少爺才行,說是陛下關懷謹之少爺,當面傳召也好囑咐一二。

分明就是奉命來看看死了媳婦兒的人傷不傷心,說得那么好聽作甚。

管家正把人往靈堂領去。

管家接待宮侍進門時就派人去告知少爺了,當時不知道宣的什么旨,只是擔心又生出什么事,少爺聰慧過人,好歹先稟告一聲也好有個準備。

阿江收了消息,疾步上前,俯身低首在少爺身側稟報:“爺,宮里召見。”

少爺也不急著起身,垂眸頷首將手中用秫秸做成的打狗棒一根一根插在靈前的供飯之盂中,這是喪儀之禮,原本也不需要他親自做,如今新婚大喪,外人也只道他情深;他心疼弘娘,更心疼弘娘的情深。

昨日之事,本是新喪,到今日的規矩是初殮報喪,蕭家都在牢里受刑,何必報知讓長輩心頭難過,小殮后就是寫殃榜與大殮。

請陰陽先生定殮葬諸事,陰陽先生定的城西郊的守墓人正叔,待送謹之入宮,阿江不能入大內,趁著這個空兒就去辦事。

內宮傳召的事謹之早有猜測,阿江佩服自家少爺,正道:“爺,您算得真準。”

謹之垂眸專注著燒祭紙,眼神冷得像覆了盛京秋末的霜;哪里是算得準,不過是看透了。

弘娘性情剛烈,血染城墻香消玉殞的事滿城皆知,皇帝連夜傳召無非就是做給外面的人看的,以表圣恩罷了。

阿江道:“爺,您先更衣吧。”

這一身還是昨日去京兆尹殮尸房憑吊蕭家兩位少爺和大少夫人的,灰衫黑袍去進宮面圣不合規矩。

“不用。”

他側身撐著阿江,想借力站起身無奈跪坐了一晚,腿腳麻得失去知覺不說連勁都沒了,還差點向前摔在祭桌橫角兒上。

“少爺!”

阿江一時沒扶住,下意識驚呼出聲兒來。

前門離這最近,宮里內侍眨眼便到,不讓管家出聲兒只在身后探首看了看,見少爺半身之力都倚在了阿江身上,如此憔悴之態實在讓人不忍啊。

謹之一副搖搖欲墜的病態接了旨意,內侍看他這幅模樣也不敢出言請他去更衣,只好就這么帶著他進宮。

謹之少爺大婚不過一年,本是伉儷情深的佳眷忽遭噩耗,有此情狀失意落魄也是情理之中;這會兒還提醒著去更衣,要是撐不住昏了過去,陛下見不著人,那算誰的過錯?

雜家可是擔當不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县。| 长治县| 天峨县| 乌拉特中旗| 绥化市| 从江县| 友谊县| 崇阳县| 延川县| 衢州市| 含山县| 尼木县| 墨玉县| 青川县| 台东县| 宝应县| 陆河县| 安康市| 合阳县| 岑溪市| 桃源县| 黄梅县| 上饶县| 二连浩特市| 张家口市| 繁峙县| 永济市| 怀安县| 钟祥市| 阜宁县| 蓝田县| 石台县| 科技| 长宁县| 安远县| 宁强县| 漳浦县| 青铜峡市| 三门峡市| 搜索| 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