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不參加同學會了
- 別讓現在成為你未來的影子
- 離開者
- 1058字
- 2020-01-08 19:51:03
最近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問題:“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不愿意參加同學會了?”看到這個,我鼻子一酸,我想到了我自己。
去年同學會,班長在幾個月都沒人發言的群里發了邀請,希望各位老同學大家好好聚聚,最好一個都別落下。來不來都得給個回復。鍵盤在yes和no之間徘徊,我最后想了想,還是去吧。畢竟,學生時代的記憶是最美好的,是青澀的,是抹不去的。那天晚上,我的耳畔一直回響起課間同學吵鬧的聲音,還記得大家一起上課調侃老師,一起哈哈大笑,一起和幾個要好的女生聊八卦,聊天聊地聊未來。那個時候真的很好,很快樂!我至今還記得當初很要好的幾個女生,雖然沒有相同的志趣愛好,但是都有很低的笑點,相處很快樂。想著想著,我翻開了同學錄,里面有很多留言。有說長大后要去同一個城市的,有說要互相當伴娘的,有約定長大后一起回母校來看的......打開微信,看著那一個個陌生又熟悉的名字,名字還記得,性格也記得,但人嘛,早已模糊不清了。
第二天我起了個大早,穿著細心搭配好的服飾,帶著期望踏上去往回憶的路上。一打開餐廳包廂大門,一張張陌生的臉望向我。這是我畢業后第一次見他們。我尷尬的笑了笑,打了招呼,坐了下來。當初玩得較好的幾個好姐妹,甚至約好做對方伴娘的人就坐在對面,僅僅兩米的距離,卻如同隔了整個太平洋,只是尷尬的笑笑,再無任何話語。同學會上每個人都穿得很體面,各種名牌都有,如果我不了解他們的現狀,我恐怕真的會認為他們混得不錯。這么一頓飯就在不知所措的聊天和尷尬的笑聲過去了。真的很不是滋味。熟悉的場景又來了,由于實在找不到話題,大家便互相問各自的職業,月薪,婚姻狀況,有沒有交男女朋友,在那個城市......這個老掉牙的話題依然是同學會的必聊話題。從什么時候開始,同學會變成打探對方近況的一種途徑了?飯局結束,我還是沒有等到我想見的那個人......真可笑。他終究還是沒來。
同學會結束,大家又像當初畢業時分道揚鑣了。
我看到知乎上的一個評論是這樣說的:“那一年,我們覺得世界很小,各奔東西后才知,一別也許就一世。后來有了聚會,觥籌交錯后,陌生依舊陌生。”
有的網友說:“該聯系的人,早已聯系。該疏遠的人已經疏遠了。那么,聚會剩下的意義就是:在平庸無聊的生活里,潦草地、短暫地、口是心非地抱團取暖。”仔細想想還真是。
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街上,偶遇一家面包店,買了一杯咖啡和一袋面包就回家了,飯桌上還沒這里吃得舒坦。回到家,心里一下舒坦了,我也不知道為什么。
人走茶涼,熱一下,終究不比原來的味道,早已物是人非。那些美好的場景只不過是還想幻想出來的。越來越大我才知道什么叫“理想和現實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