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黎民
書名: 重生之陛下請自重作者名: 晚夜清眠本章字數: 1973字更新時間: 2019-05-31 11:23:24
四目相接,他眼里眸光閃爍,又似被層層薄霧隔開,神情難辨。
只看了一眼,寧嵐衣便轉了頭。
太后贊道:“哀家就知道你有辦法。”又朝向李靖宸問道:“焱兒,你覺得如何?”
李靖宸也回了頭,淡道:“朕不知道寧才人竟如此聰慧。”
“不過是雕蟲小技罷了,皇上謬贊。”寧嵐衣輕描淡寫地略過,沒有一點邀功的心思。
李靖宸仔細地看著她,面前的女人垂著頭,露出白凈的側臉,步搖垂下的紅珠恰好落在她耳畔,儼然一個素靜雅致的美人。
單單看外表,決不能想象寧嵐衣能有如此膽識。但李靖宸想到那晚她語出驚人,似乎也能解釋得通了。
寧嵐衣感受到李靖宸兩道目光直直落在她身上,輕咳兩聲岔開話題,“嬪妾近來無事,搗拾了些脂膏,涂在臉上竟意外容光煥發,就想著拿來給太后娘娘瞧瞧。”
“哦?”太后來了興致,“寧才人竟還會研制脂膏,哀家倒是想看看。”
寧嵐衣喚晏書將脂膏呈上來,笑道:“以前略有研究,近來只是太閑了。”
兩人說起女子美容養顏的法子。李靖宸自覺無趣,說了聲“兒臣告退”便要離開。
太后擺擺手,“退下吧,無事便多陪陪寧才人。”
“嗯?”
太后嘆口氣,道:“陛下不懂女兒家的心思,寧才人方才說太閑了,陛下可知是什么意思?”
“母后。”寧嵐衣嗔怪道,臉上迅速染上一抹緋紅。
見李靖宸不為所動,太后又道:“罷了罷了,回去吧。”
李靖宸迷茫地出了慈寧宮,才反應過來太后說的話。太后的意思是寧嵐衣希望他多去長安宮?
怎么可能!
他與寧嵐衣有接觸也僅限于剛入宮那晚,不過短短幾句話,李靖宸就知曉了她的心思。她哪里是自愿入宮,分明是情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
再說了,他堂堂一國之君,成日批閱奏折,單是國家大事就忙到焦頭爛額,哪有陪她一個后妃的道理。
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李靖宸越想越納悶,越覺得寧嵐衣不簡單。才入宮幾個月,就把母后都哄的團團轉。
李靖宸搖搖頭,不愿再想這些事,回宮去了。
寧嵐衣在慈寧宮同太后說了半日的話,回宮已經到了晌午。
眼下已經到了立夏,空氣燥熱,連人也跟著煩悶了幾分。
寧嵐衣立即吩咐晏書去取冰塊,往偏殿送去了些。再將宣紙覆在冰塊上,墊在身下,勉強爽利了些。
以往寧嵐衣便是最怕熱的,到了盛夏,在府里吃的用的,怎么涼快怎么來。后來嫁到林府,因恪守著少夫人的規矩,時刻得儀態端莊,成日裹得嚴嚴實實,不知道遭了多少罪。
想到這寧嵐衣又是意難平,斷不會再委屈自己。
她臥在冰塌上,褪去衣裙,只著了單衣。隨手拿了本書看,看著看著迷迷糊糊就睡著了。
醒過來時已到了晚上,身下的冰化了大半。寧嵐衣摸摸肚子,感覺有些餓。
剛想喚晏書送些吃的進來,就聽到外邊有太監高聲喊道:“皇上駕到——”
寧嵐衣欲起身披上衣服,奈何腿卻睡麻了,一時間動彈不得。
于是李靖宸進來的時候,就是這樣一幅畫面。美人斜臥在塌上,鬢發微亂,因只著了里衣,露出纖白的小腿,還在掙扎著起身。場面要多滑稽有多滑稽。
李靖宸見狀立刻將太監稟退,終于沒忍住,“噗嗤”笑出聲來。
寧嵐衣抬眼望去,就見到李靖宸立在門口,一副似笑不笑的模樣。心中已是一團亂麻,面上卻還盡量維持著平靜。
現下穿衣服是不可能了,寧嵐衣勉強起身,盡量讓自己看上去不那么狼狽,端莊地行了個禮,“嬪妾給皇上請安。”
李靖宸握拳放在嘴角,輕咳兩聲,“起身吧。”
寧嵐衣穩了心神,道:“皇上怎么突然就來長安宮了?”
“母后派人來傳話,說你新沏的茶不錯,朕便來看看。”
言下之意,我不是自愿來的,更不是為你來的。
寧嵐衣不甚在意地點點頭,“嬪妾這就給陛下沏茶。”
說完她籠上外衣,喚晏書將茶具端上來。
晏書邊磕著瓜子邊大喇喇地端著茶具進來,看到李靖宸嚇了一跳,差點把手上的東西摔了。
寧嵐衣瞥了她一眼,佯裝生氣道:“不成體統。”
“奴婢該死。”晏書也有模有樣地跪下謝罪。
李靖宸揮揮手,道:“罷了,起來吧。”他也是不明白,明明寧嵐衣是個多么謹慎的人,怎么手下的奴才這樣莽撞。
晏書這才起來,寧嵐衣忙起身沏茶。她動作嫻熟,不一會兒就沏好,端到李靖宸面前,“陛下嘗嘗。”
李靖宸順勢接過茶杯,抿了一口,味道竟出乎意料的不錯。
寧嵐衣也嘗了一口,隨后撂在桌上,道:“今日嬪妾口出狂言,陛下不要放在心上。”
李靖宸搖搖頭,“朕倒覺得你言之有理,不知寧才人師從何人?”
“陛下說笑了。”寧嵐衣笑得恬淡,“嬪妾只是閑時看過幾本書罷了。”
李靖宸道:“僅是看書便能想出如此妙計,寧才人天資過人。”
寧嵐衣輕吐口氣,目光緩緩落在面前烙梅的瓷白茶杯上,“救黎民于水火,嬪妾也只能盡些綿薄之力。”
她說的很真誠,神情顯得有些落寞,吐出的字卻落進李靖宸耳朵里,徒然令他感到震驚。
他幼時便嘗盡人情冷暖,看透人心。十歲一朝登基,先帝撒手人寰,大燕內憂外患,留他獨自承擔。世人從未予他溫情,他又何必在乎他人的死活。
賑災,只是為了平息民怨。他真正在乎的,只有權勢,江山,還有這至高無上的位子。
可當眼前的少女說出“救黎民于水火”時,就像石子砸向江面,激起他心中層層浪花。難道他的胸懷,還不如一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