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邑王宮有醫官,也有類似慶宮太醫署的機構。
濟風齋是由一邑王室設立的,輔助王宮專門醫療機構的機構。
這任圣姑蘭姑,老皇帝相當倚重,才把她請了回來。
濟風齋一開始只是宮廷設立給平民看病的地方,很多都是旦城的平民,便是給人尋醫問藥的,后來名聲過大,被王室又收為內用。
于是,王室需用得時,緊著王室,平常依然給百姓送藥。
當初的圣姑出至一個摩羅的教派,這教自煉丹藥,號稱能醫百病,實則為吸引更多門徒加入。
后來,威脅一邑王室,招安了,就是現在的濟風堂,
圣有純潔的意思,‘姑’便有女子的長輩的意思,所以圣姑手下,多是婢女,下尊上,上愛下。
大約就是這么解讀法
當閑時,圣姑可以離開旦城游歷,沙漠里少藥材,但也有,所以可以去尋,采摘。外出去救治病人,又可學習新的醫學知識,亦可就單純的游歷。
圣姑被教派長老推選出來,也可以由上一任圣姑指任
尉遲書在濟風齋待久了,有些事便親自聽圣姑講了。
一邑不大,濟風齋也不大,有數屋,前面有幾個臨時搭起來的棚。
總之相比大周的房舍,還是很簡陋就是了。大約是給平民看病的地方,沒那么考究
而旁的王宮,卻可用漂亮壯觀宏偉來形容了。
這里的建筑,一開始尉遲書還有些不太習慣。
墻是圓環的,屋頂是環形也是尖頂。
一邑人不講堂屋,許多人的家就是一間或者兩間屋,普通人家就會石灰刷刷房屋周圍。
但尉遲書講啊,這濟風堂簡單來說,也不錯了,連邊上的小的像耳房的東西,也算是四間房了。
那么中間最寬曠,每次診治病患的房尉遲書便稱為堂屋。
她喜歡堂屋的門口,有桌椅,書案的東西,她便開始看書
*
閑下來,金枝也問她,為什么會最后對醫書感興趣
金枝也是濟風齋里的婢女,跟尉遲書一般,來至大周。
只是比尉遲書早來一邑,她父親是大周人,香料商人,住在旦城,在旦城有房舍,所以,可以說她一邑人。
但對大周,金枝熟悉的,這里就她講話,不帶一邑的口音。
尉遲書說不好自己為什么突然對醫術感興趣。
大約,從她覺得在后宮時,那時她最開始的需要,最無助時,卻發現自己想要一名忠心于自己的太醫開始。
大約,蘭姑撿到了她,說她身體傷痕累累,一碗接著一碗,那藥湯她喝了整整大半年。
蘭姑隨跟她把脈調整藥方。
而蘭姑隔斷時日為她把脈,又隨著時間給她添減藥方,蘭姑太忙,需要她做的事情太多,而她總記著尉遲書的事,尉遲書心里覺著內疚,便想著自己能懂蘭姑的方。
就能自己給自己寫藥方了。
*
但她畢竟算是半路改學醫,而且,一開始她學這個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救治人。
她害怕自己醫術不精湛,醫錯了病害人。
而蘭姑卻總是鼓勵她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