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華夏的骨氣
- 資本時代2005
- 城府的貓
- 2007字
- 2019-05-17 22:40:00
第二天一早,廖東乘最早的一班火車,前往南方的深廣市。
從華東偏北的北州到深廣,綠皮車要做20多個小時,幸好買到一張臥鋪,路上睡了兩覺,買了一本《風景》雜志,搖搖晃晃到凌晨四點多,終于到站了。
下了車,廖東打了個出租直奔深強北電子市場。
深強北周邊高樓大廈林立,全是各種電子產品賣場,這個時期是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初期,深強北的人氣正處于鼎盛的階段。
廖東在幾棟大的手機市場逛了幾圈,國產手機的柜臺不多,主要是科健、TDL、夏新、云語還有波箭手機。
2005年之前,國產手機火爆過一段時間,其中以波箭手機的知名度最高,那句:“波箭手機,手機中的戰(zhàn)斗機!”廣告語,曾廣為流傳。
但現在這個品牌的手機并不好賣,整個上午也沒幾個人看貨。
看著國產機柜臺的蕭條,和諾基亞等進口機買賣火爆的對比,廖東覺得,國產手機市場似乎正處在十分艱難的年月。
中午在快餐店隨便吃了點,廖東看下時間,下午一點半,該去找那位老朋友了。
穿過幾條熱鬧的馬路,廖東走進一棟叫峰盛大廈的寫字樓,樓面有些破舊,廖東坐上電梯,按下12樓。
這里有他上一世認識的一個朋友,廖東在手機行業(yè)熟人不多,跟這個朋友也只是吃過幾次飯。
她不是賣手機的,她做的業(yè)務是手機外觀設計,同時也做些耳機之類的工業(yè)造型設計,這里是她的公司。
“葉總,有人找。”秘書帶著廖東來到經理辦公室,葉娟正在打電話,看見廖東愣了下。
這個時代他們還不認識,廖東只是個18歲的小伙子,如果不是裝著西裝皮鞋,很容易讓人以為是跑腿的年輕人。
廖東微笑跟她點點頭,葉娟請他坐下,示意秘書倒杯水。
她還在打電話,說的是客戶對設計圖的修改意見,葉娟眼中充滿疲倦,看得出來她已經不耐煩了。
“那您再去別的設計公司看看吧,我們真的做不了您家的生意了,您要求太高了,不好意思啊。”
葉娟掛上電話,嘆了口氣,平靜了幾分鐘。
設計這種工作最難做,每個客戶的審美都不同,工業(yè)設計還要考慮到與外觀開口硬件的配合,一件產品往往要來來回回溝通上百次,最后也可能還是達不到客戶的需求,白忙活一場。
葉娟在這行做的算比較好的,客戶也比較多,但煩心的事也多,工作從早忙到晚,二十七歲的成熟大美女,到現在還沒對象。
“你好。”葉娟很快回復職業(yè)的微笑,詢問廖東的來意。
“您是哪家公司啊?找我有什么事嗎?”
廖東點點頭,“我是許總介紹的,找葉總來咨詢點事情。”
上一世他們認識就是在許總的宴會上,廖東把中間人搬出來套個近乎。
“哦,你是許總朋友啊,那沒關系,有什么問題你盡管問。”
“我想問問葉總,現在國內的手機市場大概是什么情況,有沒有插足的空間。”
葉娟看看廖東,沒有直接回答,“您貴姓啊,現在做哪方面業(yè)務呢?”
“我叫廖東,現在在西京市做電腦主板代理的業(yè)務。”
葉娟看他對答如流,就不在多問,喝了口水,“手機啊,是自己生產還是代理?”
“貼牌呢?”
生產就是開廠生產,代理就是賣別人的品牌,而貼牌則在兩者之間,賣自己的品牌,交給代工廠生產。
廖東沒有工廠,也沒有資金,生產肯定不現實,貼牌銷售還有點可能。
“那我勸您還是換個項目,現在手機的行情非常差,特別是國產手機,幾乎每個品牌都壓貨,新品牌想要成活,很難很難。”
“什么原因呢?”
葉娟想了一會,“應該說是核心競爭力的原因吧,國產品牌的廠家很多都是老外的代工廠,核心技術都在人家手里。以前生產手機需要牌照,老外只能和限定幾家廠合作,廠家有空子可鉆。從去年開始,國家放開生產手機的限制,老外自己也可以在國內生產,分分鐘就把國產品牌干掉了。”
葉娟滔滔不絕,喝了一口水又說,“波箭手機去年賣了8個億,今年只賣了1.48億,我看明年很可能要虧損,國產老大哥都被老外整成這樣了,我勸您還是別插手為妙。”
廖東沒想到2005年的國產手機市場如此狼狽,不過他并沒有輕易放棄。
“難道就沒有自主研發(fā)的國產品牌了嗎?”
葉娟笑笑搖搖頭,“這個還真有,不過這東西哪是說研發(fā)就搞得出來的呢?”
“TDL想做個外殼模具,成本2萬,結果花了200萬才弄出來,還是請的老外的工程師……”
廖東打斷她的話,“老外能做的,咱們一樣能做,用不了幾年,咱們的手機肯定會超過老外的品牌!”
葉娟被他說愣了,欣賞的看著他,“您這話跟一位品牌老總說的一模一樣。我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卻能把人餓死,天真是要交學費的。”
廖東聽出她的話里有故事,接著問她,“你說的學費是指什么?”
“唉。”葉娟嘆了口氣,“這位老總跟我關系很好的,她也是要強,一心想自主研發(fā),打造我們華夏自有知識產權的手機品牌,不用在看老外的臉色,不過還是沒能玩得過老外,去年虧了8000多萬,估計日子難熬了,可惜啊。”
廖東聽的心頭冒火,聽著葉娟朋友的遭遇,感同身受。
雖然說商場如戰(zhàn)場,優(yōu)勝劣汰是商業(yè)規(guī)則,但牽涉到華夏國民族品牌的競爭,作為一名華夏人,他做不到隔岸觀火,咽不下這口氣。
“這位老總是哪個品牌?”
“云語。”
廖東誠懇的對葉娟說,“能不能帶我去見她?”
葉娟面露難色,“她最近不是很方便,您找她有什么事嗎?”
廖東靠在沙發(fā)上,顯得鎮(zhèn)定而從容,“我能讓云語手機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