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鳥語,沒有花香
- 湖畔誰撥琴聲遙
- 指間弦音
- 2987字
- 2019-05-24 09:15:26
“海南,我來啦!”
走出飛機的機艙,韓曉風團起手呼喊了起來,一旁的空姐職業般笑吟吟地看著她。
李嘉林充滿寵溺的眼神,方蕾無限羨慕的眼神,林沐雪淺淺淡淡的眼神,交織在韓曉風充滿熱情的身上。
和學生打交道多了,韓曉風自然而然的熏染上了學生更為青春活力的脾性。
汀汀拉著江著的手,仰起頭望著韓曉風:“曉風嬢嬢,飛機上又不高,又不是在山頂上,你干嘛要這樣喊叫?”
韓曉風愣了一下,拍拍汀汀的小腦袋:“我高興呢,你這個可愛的小屁孩!”
汀汀嘟起了小嘴,他最不喜歡別人叫他“小屁孩”了,因為小屁孩在他心里就是一個還穿著開檔褲,還經常臭哄哄尿下床,走路腳步都不穩的形象。他低咕著回敬了聲:“瘋丫頭!”
林沐雪聽到了,愛憐地用眼光責備了他一下:“沒禮貌!”
然后拉起了汀汀另一只手,汀汀趁機縮起了雙腳,吊起了身子,江著和林沐雪相視一笑,手上加大了力度,支撐起汀汀晃悠悠的小身子往前跑了幾步。
旁邊的一個小女孩羨慕地看了一眼:“我也要像那個小朋友一樣,讓他的爸爸媽媽抬著走。”
爸爸媽媽拗不過孩子的糾纏,一邊一個拉起孩子的手,立馬有樣學樣樂哈哈地抬起小女孩跑了起來。
“真幸福的三口之家呀!”一對六十來歲的夫婦相攜而行,灰白的頭發,不再豐滿圓潤的手卻緊緊地交握在一起,眼睛里有滿滿的回味。
或許他們想起了自己的兒子,或者是女兒小時的情景,就象熟悉的電影,不停地回放。
這鏡頭是一種思念,一種溫馨,一種不管你在天涯還是海角都無法割舍的親情。人生處處是風景,年輕夫婦是老年夫婦眼中的幸福,而老年夫婦的相握相攜相伴又何嘗不是年輕人眼中“執子之手,與子攜老”的恒久與承諾?
原來,每個人都有被人羨慕的時候。
“羅晨輝,這里,這里!”稀有的接機人員中,有個青年男子狠命地沖著七人行熱情的揮著手臂。
“這是我給大家說過的,同學冉旭!今天我們會不會露宿街頭,就要看他老兄了。”羅晨輝邊開著玩笑邊介紹著。
“你好!我是江著。”江著趨前一步,緊緊握住了冉旭的手。
“師兄,真是玉樹臨風,百聞不如一見,歡迎,歡迎!”冉旭是羅晨輝大學同學,跟著羅晨輝叫江著師兄。
“方蕾!”
“韓曉風!”
林沐雪也緊跟著自我介紹了起來,冉旭熱情地跟他們一一握手,嘴里不迭聲音地說著歡迎,歡迎。
“我叫李嘉林,是他們的護衛,給你添麻煩了。”
李嘉林笑嘻嘻地握住有些訝異的冉旭,解釋道:“我不是教師,是個兵。”
“來的都是朋友,歡迎的很。”冉旭釋然地笑,想必是那位美女的男朋友。
“叔叔,你還沒跟我握手呢,我是汀汀。”汀汀掙脫林沐雪牽著的手,表示著被忽略的不滿。
“哦,汀汀呀,真高興看到你。”冉旭一把抱起汀汀,在他白嫩的臉上親了一口。
汀汀忙忙地用手背抹了一下被冉旭親過的地方,心中悶悶地想:“怎么這些大人都這個德行呢,老愛親別人的臉。”
“我女朋友是三亞XX學院的老師,她找了兩套三室的房子,我看剛好夠你們住,到了住處后你們休息一下,睡一覺,晚上我請大家吃飯。”冉旭開著單位的一輛子彈頭商務車,路旁的椰影婆娑,陽光明媚。
“那能讓你請呢,我們一來,給你們添了不少麻煩,心中已經很不安了。晚上我們大伙請你兩口兒,也讓我有機會當面對嫂子說一聲謝謝呀。”坐在副駕的羅晨輝一開口,后排的五人趕緊應合著。
天下的學校都有著相似性,在假日里,鳥兒的鳴叫聲都格外幽揚動聽。
這是一棟三十層的電梯房,一層四套,不知是他們運氣特別的好,還是冉旭女朋友特別的用心,兩套三居室的房子居然是挨著的,門靠著門。
房間的布置很簡潔,但一應俱全,房子相當的干凈,想必之前是做過徹底的清潔的,大伙兒心中對這個還沒見過面的女人油然而生一種親切和感激之情。
分配好各自的房間,稍作休整,有了落腳之處后,那種漂著的感覺馬上逍循而去,自然心內無比踏實自在。
汀汀從這個房間跑到那個房間,從女生這套房跑到男生那套房,只有他一點不受拘束,行動自由,而且深受大家的歡迎。
晚上,他們在冉旭的帶領下去了一家毫不起眼的地方,幾乎隱藏在城市繁華與現代之下,左穿右拐后,方向感極差的韓曉風幾乎忘了來時的方向,她想即使冉旭是個人販子,她也會緊跟其后的。
一個二百平米左右面積的地盤,沒經過任何修飾的泥土地面,頂上架起一個板房似的藍色鋁棚,密密疇疇地擺著二十幾張石頭桌子,桌子上全是土坯造成的灶,圍著幾張淺藍色的塑料椅子。
無一例外,同來的人和韓曉風一樣都帶著訝異的表情,看著呈現在眼前這倒退起碼二十年的他們將要就餐的地方。
一個個子小巧的女人帶著盈盈笑意邁著靈活的步子向他們迎了過來,來的人都知道她是誰,于是臉上不約而同地浮出了感激的笑容。
一個典型的海南本地人,顴骨約高,雙瞼皮的眼睛大而圓,但皮膚沒受半點海風的侵襲,難得的白晳。
她叫阿惠,是個長在五指山腳下的黎族姑娘,難怪皮膚這么好。
她洞察如微,大家伙的表情沒有逃過她的眼睛。她展顏一笑,一口整齊的潔白牙齒,臉上浮出兩個大大的酒渦,林沐雪深吸了口氣,這醉人的酒窩是她一至以來的艷羨。
“這里的老灶火鍋,比較原生態,吃海鮮,只有這里比較原滋原味。一般外地來的客人都找不到這種地方,只有我們當地人才清楚。”
阿惠像打消大伙兒的疑慮般介紹起來。一邊把他們帶到了養著琳瑯滿目的生猛海鮮的池子邊。
汀汀像發現了新大陸,睜大著眼睛,從這處跑到另一處,不迭聲地問著:這是什么?那長著長長胡須的大家伙又是什么?這白白嬾嫩的像蟲子的東西又是什么。
所幸每類裝海鮮的容器上都貼有標簽,上面標明了它們的大名和價格。不然,面對那么多種類煩多的生猛海產品,那怕好耐心、還是博士后的江著也肯定會被這個三歲小童問得張口結舌,答不上話來。
不是在電視、網絡上見過一些海產品,就是最多在超市中見過一些活著的蝦、蟹和海魚,但這幾個遠離大海的C市人面對其他海產品來說,還是有如劉姥姥初入大觀園時的新奇。
在他們興致勃勃地挑好、秤好有流口水沖動的海鮮返回座位時,他們訝然地發現,大廳里如變魔術般不知從那里就冒出了一大群的食客,占據了所有的座位,伊伊哇哇說著比外語還難懂的語言。粵語可能還聽得懂一起,海南語言,真的比外星人的語言還難懂。剛才的冷清一掃而光,熱鬧充斥著每個角落,店小二滑動著腳步不停地跑動。
他們圍坐在早定好的位子旁,周圍的眼光接而連三的掃過來,滑過一個個人的臉龐,明顯的他們都是本地人,黑瘦的臉上表情各異,有嘴里剔著牙簽的,有一只腳放在凳子上的,有斜靠在椅子上的,有帶著輕浮眼光在方蕾、曉風、林沐雪臉上、形體上逡巡游蕩的。
他們或許在談論著這群外地人,對他們來說,韓曉風一行人看著也蠻新奇,就如入侵者一樣,在他們的眼睛里充滿著排斥,和漫不經心的嬉樂。
韓曉風發現他們都沒有穿襪子,鞋的后跟都踏著,皮鞋拿來當拖鞋一樣穿著,嘴里嘰哩咕嚕說著鳥一樣難懂的語言。
難怪別人都說海南是個鳥語花香的島嶼,花香還沒有嗅到,“鳥語”她倒是領教了。南蠻,南蠻,真的是蠻夷之地?改革開放的潮水難道都沒能沖刷掉他們的習性?這應該叫地方特色,或者叫本性難改,曉風在心內想。
接下來的海鮮的香氣勾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味蕾分泌出唾液,糾纏在老灶烹飪出的蟹黃、基尾蝦、沙蟲的美味中。
風帶著咸咸的海的味道,怡人的氣溫讓走在陌生街道的七人心情如放飛的風箏,飄飄悠悠扶搖直上,告別功成身退的冉旭和阿惠,接下來的時日就屬于他們七個人了。
“明天,咱們去看海!”
“走起,天涯海角!”
分不清是誰誰誰的提議了,這是生活在內陸的大家伙共同的向往。冉旭幫他們租了一輛商務車,可以坐九人,這又讓大家對他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