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想法
- 得妻
- 第一甲
- 2194字
- 2019-06-12 12:00:00
崔景行今日又穿了天青色直?,行走間衣袂翻飛,自有一股謫仙的氣質。
女子睡得沉,絲毫未察覺有人在身邊坐下。
他靜坐片刻,微微揭開她的衣襟,脖子光潔白皙,連一顆痣也無。
有些失望地嘆氣,重新掩上衣襟。
真可惜,上次留下的紅痕已完全消失了!
打量她恬靜的睡顏,想到方才包括晉王在內,那些男人打量她的目光,崔景行抬手揪一把盧清楚的臉蛋兒,似在泄憤。
她皺了皺眉,哼兩聲又繼續睡。
天氣越發涼,夜里在此處睡著保準明兒個起不了身。
他褪下身上的黑色薄絨披風將她裹住,女子自然而然靠在了他肩頭。
若她醒著,必然會罵他病態,就為了能擁她入懷,竟放了迷香將人迷倒!
之前相隔甚遠他似乎還能忍耐,如今分明隔得很近,倒叫他時時控制不住自己,做一些出格之事。
輕柔整理好她稍顯凌亂的長發,那張臉忽然叫他聯想到瓊花。
潔白如玉,風姿綽約,格外清秀淡雅。
每當秋風蕭瑟,群芳落英繽紛,凋零衰敗之際,瓊花展示的卻是綠葉紅果的迷人秋色。
莫不是愛什么花便是何種人?
崔景行勾唇輕笑,什么也不多做,就如此抱著她便很滿足。
臨近后半夜,他正想得入神,一顆小石子忽然飛過來,準確砸在腳邊。
看來時辰不早了,他得走了。
一盞茶后,吉祥如意陸續醒來,睡眼惺忪地對視一眼,扭頭一看,姑娘也靠在長椅上睡著了。
真該死!
若是讓姑娘受了寒,她倆難辭其咎。
竟在這露天里就睡過去了!
盧清楚被叫醒,頭有些疼,鼻端隱隱嗅到一絲檀香味,不禁皺了皺眉。
應該囑咐吉祥如意,往后別再用檀香熏衣裳了。
主仆三人也不打算回宴上,直接回房間。
蘇氏也才回房,瞧見女兒難受的模樣,問:“你去何處了?為娘在宴處等你許久呢。”
“叫娘擔心了,我跟吉祥如意去透透氣,沒防著打瞌睡睡著了。”
“呀!怎能在外頭就睡著了?”蘇氏握住她的手,果真冰涼。正想找吉祥如意的麻煩,卻被女兒岔開話題。
“今日宴上,我瞧您跟其他夫人聊得還挺熱鬧。”
“可不是!先前我還心道那些京中的官夫人不好相處,高高在上。今兒混熟了才知不過是表象,其實都挺好相處。”
說起這個她就高興,沒想到伴駕一次能結識如此多的夫人。
好幾位還開口邀請她上府中做客呢。
雖都不是什么高官的家眷,卻也是個好的開端不是么?
吉祥如意為主子鋪好床退了下去,蘇氏忽然想到別家的官小姐,活潑靈動。
再瞧瞧自家女兒,年紀輕輕活得猶如幾十歲的人——過于穩重!
暗暗嘆氣,到底是經歷過傷痛的人……
想到二女兒就得想到長女,不禁悲從中來。
她的兒女怎的都如此命苦?莫不是上輩子她做了什么傷天害理之事,報應到女兒身上?
盧清楚瞧母親愣愣杵在房中,也不更衣洗漱,神情悲痛。知她又想起那些難過的往事,只好出言道:“娘,今夜宴上我瞧那些夫人小姐所佩戴的首飾都款式新穎,又價格高昂。”
蘇氏瞬間回神,聞言沉了臉:“你想說甚?”
“女兒覺著,若是做生意,這世上女人的銀錢最好賺!”
她眼中難得地出現一抹狡黠,蘇氏愣了愣,本想駁斥她,忽然就張不開嘴了。
沉默半晌,長嘆一聲問:“說說你如何想的?”
她還能如何呢?都已經這樣了,難不成真要逼得阿楚一輩子做個無所事事的傀儡么!
然,做生意是一回事,終身大事是另一回事兒,還是得給她物色一個夫婿才好!
盧清楚不知她心中的彎彎繞繞,見母親不反對,自然來勁了。
“長安繁榮昌盛,富商云集又有高官厚祿,那些家眷自然是愿意花錢也舍得花錢的,只要咱們的貨品能入了她們的眼!”
蘇氏沉吟一陣,蹙眉道:“你若想做珠寶首飾的生意,你外祖父那里倒是有朋友能拿貨,或許能瞧在熟人的面兒上便宜幾分。”
“這您可錯了。”
盧清楚拉母親到床上被窩里,母女二人并肩而坐,說道:“這賺錢賺錢,往往都賺熟人的錢。嘴上說著給你便宜了多少,實則賣得比陌生人還貴!就這,您還覺著對方仗義!”
不得不說,蘇氏雖出生富商之家,但從未跟父親學過經商,只管花錢,里頭的條條道道確實不太清楚。
若非沒經過商,又怎會強烈反對女兒走上次道呢!
真在這上頭嘗過甜頭的人,是不會舍得放棄的,畢竟沒人與錢有仇。
聽女兒分析得頭頭是道,她不禁心生疑惑,難不成做生意的本事也會祖傳?
盧清楚想好了大致的入手點,先探聽一下長安上好的首飾珠寶來源商在何處,然后再找最強的那位談生意。
倒不是她初生牛犢不怕虎,主要她有的是家底,只要有錢,一切都好辦。
再有,還得去信詢問外祖父一些經商的經驗。
躺在床榻上越想越興奮,或許是之前睡過一陣的原因,這會兒一點也不困。
想到宴上觀察到的那些好東西,她索性悄悄翻身下床,點了燭火從行囊中取出那專門做記錄的薄子,仔仔細細的記錄起來,直到雞鳴。
今兒便是重陽節,皇帝為表孝心,領著大臣們要登山。
至于太后老人家同皇后、傾貴妃,自然是乘轎上山,矜貴之人,累著了可不好。
蘇氏又同其他夫人打成了一片,言語間笑得花枝亂顫。
宿醉加熬夜后的盧清楚佩服地想,她娘除了會花錢之外,其實也很會人際交往。
若說那些夫人們昨日是瞧在邢國公的面子上對蘇氏假意示好,那今日絕對是真心與她交好。
畢竟那么多名貴的玩意兒送出去,誰不稀罕呢?
崔夫人楊氏得了公公的囑咐,這會兒也非拉著盧家母女同行,有說有笑氣氛倒也將就。
國公夫人慣常是伴在太后身旁的,兩人聽見后頭的說笑聲,不約而同回首瞧去。
太后手里捻著沉香木佛珠串,笑著問:“你兒媳身邊的那個,就是盧家二姑娘?”
“正是。”
“既是和離,哀家瞧著還是勸和不勸,對兩人都好。”
不知情的人,都這么想。
國公夫人無奈,微微搖頭:“您有所不知,清楚要和離,實乃我那孫兒傷她至深,好似再無回心轉意的可能。”
太后詫異地挑眉:“哦?竟是她自個兒提出的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