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修煉問道的仙人對金銀俗物都不感興趣,最多喜歡靈玉靈物,但偏偏阿當是個貪財的異類,愛極了金銀錢財。
既然如此,不如送師父一件玉雕。
阿當挑了好幾塊極品翡翠,又托人弄來大塊極品羊脂白玉,想請人雕刻點什么東西。
為了給尚擎驚喜,雕刻師傅是她自己從人脈那兒找中介介紹的,據說靈性十足,雕刻的玉雕總是出人意料、可卻令人愛極,只需要告訴他要求就行,其余任玉雕師發揮。
阿當并沒見人,通過微信聯系的。
[上清紫霞虛皇前:您好,我想請您雕刻幾件擺件,價格不是問題,但質量一定要好。]
[咸魚玉雕師:唔,老板你這微信名……你也修道嗎?]
阿當一樂:[原來是位居士道友?]
居士,指不出家的信道信佛者,而道友自古以來都是一同修仙問道者之間的稱呼,阿當這個微信名,實則取的是《黃庭經》的首句。
《黃庭經》是碧游宮嫡傳經法,當年是師父手把手教她修煉的,不過用這句取名,其實藏著阿當一丟丟不為人知的暗搓搓小心思。
[咸魚玉雕師:嘿嘿,我就是半瓶子水晃蕩,真說修道,我就是一條咸魚……不提了,老板你要雕刻什么擺件呀,自己用還是送人?]
阿當當然是回復送人,在玉雕師追問送禮人和守禮人身份時,不以為意地介紹了不少。
[明白了,您是年輕女性,送禮給最重視關心的一位年輕男性,希望能使兩人之間關系更加親密是吧?]
阿當隱約覺得哪里怪怪的,玉雕師很快就發來一句話:[冒昧問一句,他也是居士嗎?]
[是的。]
玉雕師本就在琢磨兩人之間的關系,好確定雕刻什么樣的擺件,聞聲頓時恍然大悟:[所以他是您的道侶咯?!]
阿當眨眨眼,遲疑:“……道侶?”
道侶?
不是啊,他們是師徒。
威威打了個哈欠的功夫,回神時候,便看著阿當嘀嘀咕咕著,在微信里敲著一行字,準備解釋。
它撓了撓耳朵:【小主人,用不著解釋吧?這是給天尊大人送禮物,萬一那位玉雕師一聽說是‘師徒’,給玉雕師刻了一篇《師說》、《勸學》,怎么辦?】
阿當一想有道理,但又猶豫:“可是‘道侶’也不太正確,它指的是一起修行、修煉的同伴哎。”
道家一直都有“道侶”這個詞,具體意思類似于現在的“朋友”、“道友”。
唐詩人錢起的《夕游覆釜山道士觀因登玄元廟》詩中就說過:“孤煙出深谷,道侶正焚香”;
清代王士禛也在《池北偶談·談異七·僧三世報》提到過:“吾前世河南僧也,與道侶某同居,吾有三十金,彼請貸之,不許。遂中夜劫金及度牒而逃,又殺吾以滅口……”
威威沉吟:【唔,您跟隨天尊修道三千年,反正是在一起,意思差不多差不多……這個世界又沒人知道您和天尊是師徒呀!】
小兔子說的太有道理,阿當情不自禁點了點頭,對玉雕師默認了這個說法。
玉雕師很快發來語音,打開一聽,是那種“哦呦哦呦我懂了”的奇奇怪怪嘿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