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聽琴
- 蠻天過海
- 介么蘇
- 2118字
- 2019-06-12 10:16:09
眾人已落座,少潭于廳堂之內內擺出一琴一瑟,微笑與眾人道:“諸位一邊飲茶一邊聽琴,少潭獻丑了!”
眾人皆微笑,示以點頭之禮,便悠悠然準備欣賞少潭的琴音了。
只見少潭端坐在琴前,指尖輕撫琴弦,他閉上了眼睛,稍定了定神。廳堂之內一時間萬籟無聲,那是對演奏者的無尚尊敬。
驟然間琴音響起,空氣中有淡淡的波紋隱現,只見波紋迅速地抖動開來,琴音如一股激流直入長洲一般奔涌豪邁。高聲處長嘯直入似穿云而過,低回時婉轉綿長如潺潺流水。琴音起伏驚人,高低有度,一音一律都恰到好處地攝人心魄。
不得不說少潭在音律方面確有很高的造詣。
眾人皆陶醉于其中。
赤燁已然被這琴音熏醉,閉著眼睛如入定一般,只是眉頭和嘴角不時地微皺又舒展,并且向四面八方抽動,這樣子看起來有些好笑。
若玄因為同樣精通音律,聽得更加細膩,她不止是陶醉其中,更加贊嘆少潭在音曲節奏變換上的新意。鳳鳴高長鏗鏘,此琴雖音色沉穩,但卻在節奏的大膽變化上表現出了鳳鳴的高昂意境,若玄嘆了又嘆,連連點頭。
此間唯有落炎沒有聽出什么門道來。她只是覺得這音樂聽起來讓人起顫,身上雞皮疙瘩一層一層的冒了出來,她覺得有點冷的感覺。她在五鳳結界也住了有些時日了,鳳鳴倒是還沒聽過,她心中暗暗想著:原來鳳鳴有起雞皮疙瘩的效果,愿五鳳莫要常鳴啊!
正在這時,一位仙侍進入了廳堂,他穿著灰白色衣袍,面容有些暗沉,但也干凈,恭恭敬敬地為在座的各位奉茶,只是奉茶的手法不很嫻熟,有些笨拙,像是個新來的。
這位前來奉茶的仙侍正是寒蟬,他使了法術易了容,原本被燒傷的面部此時也變得平整干凈了,只是顏色有些暗沉而已。
寒蟬按照長幼的順序,先走到赤燁跟前奉茶,赤燁見此人,便笑了笑,心想:烏皓宮向來冷清得連個仙侍都沒有,今日有人奉茶也是件稀罕事,只覺得這小仙侍拘謹得很,想來定是少潭為了今日之約特意新招來的,少潭如此周到有心,也真是難為他了。
赤燁對二皇子的印象正如大多數天界神仙一樣,這位二皇子實在是寡淡清幽,雖身為二皇子,但因是庶出,身世地位并不比嫡出的二位皇子,鮮少有人關注啊。
當寒蟬最后走到落炎身旁之時,他有一些緊張,他不敢看落炎,把頭略微低了下來。由于緊張手腳便顯得更加笨拙。
正在這時,燭龍似乎感覺到了什么,它覺得這股氣息很是熟悉,分明是那日被它燒過的那只蟬蟲的氣息。燭龍突然從御龍環中探出個頭來,欲張口恐嚇寒蟬。落炎見狀急忙瞪了燭龍一眼,用眼神呵住了燭龍,心中還埋怨著小龍怎么這般不懂規矩,在天宮之內竟隨意出來嚇人。小龍見狀便迅速地收了回去。
被燭龍這么一嚇,本就緊張的寒蟬一不小心茶杯晃了一下,灑了一些茶水出來。這本是件小事,旁的人只是看了一眼,也都沒有特別在意。只是寒蟬在重新倒茶的時候,偏巧衣袖露出了一點手腕的皮膚,這皮膚上殘留一些燒傷的痕跡。
落炎眼神極好,轉眸之間便見到了這片痕跡。她眉頭微皺,見那燒傷不似尋常的燒傷,傷口處殘留著紅色鱗紋,那是被小龍九陰燭火所傷。九陰燭火的燒傷即使愈合,傷后也會殘留紅色鱗紋,這鱗紋是永久的印記。
落炎疑惑地看了看這位仙侍,寒蟬已意識到自己的失誤,急忙手腕一抖,衣袖又重新遮蓋住了皮膚。他偷瞄了一眼落炎,便與落炎剛好對視,急忙又閃躲開落炎的眼神,匆匆地便下去了。
落炎想到剛才小龍的異常反應,便覺得此人一定是有問題,小龍一定是感知到了他的氣息,才會冒然要鉆出來的。她心里尋思著:此人與我剛才目光交匯之時刻意閃躲,是心虛嗎?難道此人是那日丹穴山遇見的蟲妖?可這天宮之內怎會有蟲妖呢?還在二皇子這里做了仙侍?實在是不合理!而且這人如果是那日的蟲妖,顯然是易了容的,為何又要易容呢?易容自然是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那就是怕被我認出來嘍?
落炎想了又想,覺得頭瞬間好幾個大,心里嘆道:唉,真累!
她見此人奉完茶便退了下去,也并無惡意,便不再去想,繼續欣賞二皇子美妙的琴音了。
少潭一曲結束,向在座各位優雅地笑了笑。他的每一次笑容都恰到好處,優雅從容,隱藏得很深。
他特別看向若玄含笑道:“若玄神君覺得此曲如何?還請指點一二。”
若玄亦是淡然一笑回應道:“若玄哪里敢指點,是二皇子謙虛了,此鳳鳴一曲,能夠驚艷九州四海了。”說罷若玄便微微一笑,不再說話。
若玄這位冷若冰霜的美人可是很少笑的!
若玄是位“冰霜美人”,這在天界是人盡皆知的,她冷冷淡淡的性子大家也是見怪不怪了。今日她能微笑回應少潭,一是拘于禮數,二也是因為少潭的琴音的確是世間鮮有,她頗為欣賞。微笑是對少潭很高的贊譽,也是內心深處不由自主的情感抒發。
少潭見這位“冰霜美人”竟然笑了,心中很是喜悅,便順勢言道:“今日難得與若玄神君同聚一堂,不知神君可愿賞光與少潭共譜一曲,為在座的各位添個樂趣?”
若玄遲疑一下,見二皇子說得誠懇,便輕輕點了點頭,應了下來。
二人一琴一瑟,在廳堂之上即興而作,共譜神曲。
二人指尖跳動在琴弦之上,琴音驟起,如星辰變幻,星河入海一般波瀾壯闊。他們二人分別在不同的音域之間演奏,一琴低回婉轉,一瑟激昂高亢,但卻音律和諧,和鳴入微。
眾人心中皆嘆,此曲真真是只能天上有啊!
一曲結束,余音繞梁,不絕于耳,眾人還沉醉其中……
正在這時,眾人忽聞得廳堂之內一陣掌聲響起,一人拍掌贊道:“此曲妙不可言,你二人琴瑟和鳴,真是得遇知音啊!”
眾人皆驚,原來是天帝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