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0章 洛陽新年

  • 漢風長存
  • 風鵿
  • 3284字
  • 2019-04-29 10:26:43

將船只設計交給了李玉,小胖墩又命人給甄榮,糜喂,陸康三人傳信,讓他們來一趟洛陽。

之后等了十來天,到十二月十三號,三人來到洛陽。

“馬匹?”

“船工?”

三人也是一臉疑惑看著小胖墩。

“是的,我有幾位友人明年會舉茂才為縣令,到時候他們會來找你們,我只是希望你們盡量滿足,馬匹所需要錢財由我出,有多少我要多少,至于船工,我打算在黃縣沿海劈地造船,所以自然多多益善,當然少不了你們的好處”

“世子我們但是不在乎錢財,只是不知道世子這馬匹需要多少”

“我又六縣,分別是平原縣,高苑縣,壽光縣,于陵縣,昌國縣和盧鄉縣,每縣我打算訓練騎兵兩千人,所以每縣我希望能有馬匹四千匹左右吧,至于馬匹價格你們怎么定都行,當然也別太貴,還是多優惠點,畢竟以后我們要長期合作嘛,至于船工,我知道江東的造船業非常發達,所以我想要熟練船工最少五百名,加上學徒工最少兩千名,其他人手,我會自行招募,你們看如何”

甄榮,糜喂,陸康相互看了一眼。

“世子放心,馬匹就交給我等,以后我們會將馬匹送到以上六縣”

甄榮和糜喂對小胖墩拱手說道。

“世子放心,船工就交給我,而且這木料我也可以想辦法給世子多備點”

“如此,多謝了”

小胖墩也是起身對三人一拜道。

“世子不必如此,世子于我等又何必見外呢”

之后小胖墩又交代幾句后,便送三人下去休息了,不久后三人便各自離開,去準備了。

“有了馬匹和船工,看來可以準備下一步計劃了”

小胖墩自己嘀咕著。

“來人,去吧李公子叫來”

不一會,李玉來到了小胖墩的書房。

“馬匹我已經讓甄家和糜家弄了,而船工也交給了陸家,等明年我去廬江后,再去弄點船工一并送去盧鄉,到時候這船廠就交給你了,還有這倉山,我打算除了開礦以外,在弄一個農場烏堡,把我們樂成的制鐵煉鋼和兵器制造弄過來,樂成只需要維持一個小規模的就行了,倉山烏堡就弄大一點,另外這圓月彎刀和馬中三寶也可以弄了,此事就全權交給你了,以后你就長留青州,負責此事”

“好,沒問題,一會我就派人去傳信讓郭伯準備設備和人手,等過完年后便運過去”

“恩,以后我們兵器生產就全部放在倉山烏堡,如此也可以就近補給,對了還有盔甲你打算如何”

“盔甲我打算弄三種,一種是后世唐代的明光鎧,給校官和將官使用,一種是冷煉甲給士官和尉官使用,最后就是綿甲給士兵使用,如何”

“可以,那就交給你了,你可以在青州自行招募人手,越多越好”

“OK”

于是二人再合計一下后,李玉便回房休息了。

……

……

……

又過了幾日,終于來到了年關了,對于新的一年,小胖墩也是躊躇滿志。

在夏朝的時候所制定的夏歷中,一年是以正月為開始的。但商朝就改了,改成以十二月為一年之初,到周朝又往前推進了一個月,變成十一起為一年之始。漢初沿用秦制,秦朝認為自己是水德,把每年的開始定在十月。一直到武帝時,著手“改正朔易服色”,將一歲之首改回到元月。

當時沒有春節這個稱呼。春節這個名稱是民國之后的事情。在漢朝時,正月初一這個日子被稱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等。而過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全家一起祭拜祖先了。但現代春節的很多習俗,在當時已經開始出現了。

首先是祭灶神,臘月二十三,灶王爺升天。每年到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會供上糖瓜,寓意用糖瓜粘住灶王爺的嘴,讓他上天說不出壞話。灶王爺和糖瓜都是后來的產物,但祭灶神則在先秦就已經開始了。

灶神負責創造食物,在古代可是一位重要的神靈。先秦時在每年的十二月末就有“臘祭”,除了祭祀祖先之外,還包括了五祀:灶神、門神、行神、戶神和土神(中雷)。

之后便是大掃除了,這是舊時習俗,每年臘月二十四掃房子。而根據《呂氏春秋》,這個習俗在堯舜時代就已經有了。堯舜過于遙遠,但至少說明先秦就已經有了年前大掃除的習俗。

在年前把這件事作為一個重要儀式舉行,是寄托了我們希望在新一年中“除舊布新”的美好愿望。掃出去的不只是塵土,還有舊一年中所有不好的和不順利的。時至如今,進入現代社會,雖然臘月二十四很多時候不放假,但大多數家庭還要找時間進行徹底的掃除,也是希望來年能夠更好。

還有年夜飯,這來源于古代祭祀。年末年初之時,全家一起祭拜祖先是漢代過年的必選項。古代都是大家族,真正團圓在一起并不容易,而這時則是為數不多最有可能齊全的時刻。

祭祀完畢,除了供品之外,全家團聚吃的一餐飯也是一年中最豐富的一餐。只不過吃的東西和現代的不同。現在過年必備的餃子,要到東漢末年才由醫圣張仲景發明。而餛飩這個名字是到唐朝才有的。很多地方過年吃年糕,這是起于宋盛于明的食品。

而關于壓歲錢的最早記載就是出現在漢朝。當時不叫壓歲錢,叫厭勝錢或壓勝錢。只是這種錢不是真正的貨幣,類似于一種紀念幣或游戲幣。它的正面通常是一些吉祥話,如千秋萬歲、天下太平等,背面則一般是吉祥圖案,如龍鳳、龜蛇、星辰等。它不能作為真正的錢幣,只是作為一種“吉祥辟邪”的飾品佩戴在身上

之后就是拜年了。

東漢的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就記載:正旦那天祭祀完,子婦曾孫都各自用椒酒和柏酒向家長敬酒。大家舉杯祝壽,一片歡樂。

事實上在漢代,拜年分三種。首先是向逝去的祖先拜年,其次是向一家之長拜年。第三種是同輩親朋相互問候,不知是不是慶祝對方沒有被年獸吃掉?如果是官員,新年的朝賀更是頭等大事,即便不去見皇帝,新年伊始向自己的長官到賀也是必要的。

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過年都是頭等大事,更何況這是小胖墩第一次在洛陽過年,也是感慨萬千,感觸頗多啊,再加上一眾好友過完年后也會離開,之后也不知多久才能見上一面。

想到這里,小胖墩也不自覺的簌簌淚下。

“世子,不,主公,放心不管在哪里,云長一定視主公馬首是瞻”

“我等一定視主公馬首是瞻”

眾人也是一起表忠。

“你們,誒,我也只是一時傷感爾,你等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

……

……

先與父王母妃拜年,還要進宮與董太后和劉宏朝賀,還要去拜師府上拜賀,之后也是約了鐘繇,荀攸,荀彧三人一起聚會。

好不辛苦。

不過小胖墩也是樂此不疲,畢竟能夠真切感受到漢代的過年習俗,也是一種別樣的感受。

而且進宮朝賀的時候,劉宏也是專門勉勵了一下。

“明年開始你就十三歲了,過完年你就要去廬江了,到時候一切就得靠你自己了,不過你放心,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來找朕,朕會幫你”

“謝皇兄關懷,臣弟感激不盡,請皇兄放心,臣弟一定竭盡所能,建功立業,不負皇兄所托”

“嗯,行,皇兄等你的好消息”

之后小胖墩告辭劉宏后,又去永樂宮拜見了太后,便離開了。

第二日,小胖墩來到了蔡師家拜年。

“弟子特來祝恩師正旦之喜”

“嘿嘿,你有心了,不必多禮,快快坐下”

拜師也是非常開心,這段時間,小胖墩也是基本天天都來拜師府上,一為學習,二嘛自然是送點心給蔡琰嘍,每次都弄得蔡琰開心不已。

“過完年你便要去廬江了吧”

“正是,我已經稟明了陛下,過完上元佳節就去了”

“恩,到那里要多多傳信回來,有何不懂的要不忘與你盧師請教”

蔡邕也是知道小胖墩師從盧植的。

“謹遵師命”

“師兄,祝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這段時日阮瑀也和小胖墩成了好友,大家都是同齡人,同樣好學,也同樣才華橫溢。

“師弟放心,師兄一定不負所望”

之后小胖墩又留蔡府說了幾句,蔡邕也是留小胖墩吃了一頓后,便離開了。

俗話說新年新氣象,不過也不是事事順利,就比如近幾月來和小胖墩已經成為莫逆之交的鐘繇來說就是。

因為他已經辭去尚書郎的官職,小胖墩在聽說之后先是一驚,之后又想起歷史上鐘繇好像也是辭過尚書郎的官位,所以也就釋懷了。

“不知元常兄今后有何打算”

“現朝中閹患為禍,非我所喜,故打算回到家中,安心讀書,以待時變”

“在下將去廬江,等年后不如一起上路如何,我也好送送元常兄,下次見面也不知幾時”

小胖墩有些不舍。

“哈哈,好啊,而且劉兄放心,以后定會有再見之期”

鐘繇也是拉著小胖墩的手,開懷大笑著說。

“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那不知公達兄與荀兄又有何打算”

荀彧荀攸相互對視了一眼,笑了笑,沒說太多話,也只是緩緩的說。

“等過完年,我們就隨元常兄一起回潁川家中”

“那行,到時候我們結伴而行如何”

“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

……

……

冬去春來,一年開始。

轉眼便到了熹平五年一月,對于小胖墩來說這是一個一切開始的一年。

而此時,在洛陽東郭一處客棧中,有兩位男子正在細細的討論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武山县| 嘉义县| 兰州市| 余姚市| 诸城市| 布尔津县| 福清市| 安仁县| 凤庆县| 报价| 房产| 连山| 英超| 边坝县| 安多县| 古蔺县| 湘阴县| 昌邑市| 白山市| 乌兰县| 贵德县| 马尔康县| 天峻县| 泸州市| 兰西县| 上杭县| 平罗县| 彭泽县| 靖远县| 金湖县| 平昌县| 丰县| 曲靖市| 北辰区| 上犹县| 郴州市| 北海市| 新竹市| 永吉县| 延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