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潁川三賢
- 漢風長存
- 風鵿
- 2204字
- 2019-04-26 09:40:07
現在眾人也只是拿來了洛陽外郭,便已車水馬龍,行人絡繹不絕,商鋪酒肆往來客商,護城河上帆影避日,好一片盛世之景
又遙望洛陽城墻,望樓,高闕,大殿直入云霄,巍峨壯麗,美不勝收。
內部宮室高大威猛,各種圖畫,壁闕皆精心雕琢,美輪美奐。
這個時期的洛陽,如何贊美都不為過。
其實無論是漢之南北二宮,還是唐之大明宮,都要此后世紫禁城要寬大,要高大,宮室林立,巍峨壯麗,哪個不必紫禁城更好。
可惜十多年后董卓的一把火,將整個洛陽焚燒殆盡,最后只留得殘垣斷壁,荊棘叢生。
好不凄慘,好不落魄。
想到這里,又看看眼前的景象,弄得小胖墩一臉唏噓。
飛雪帶寒風,裴回亂繞空。
君看似花處,偏在洛陽東。
“公子此詩正入此景啊”
邢颙也是夸獎道,這洛陽邢颙也是第一次來,見到如此盛景也是心聲敬畏。
“是啊,此詩也是非常應景之作啊”崔淡也是一陣夸獎。
小胖墩也不多言語,又緩緩說著。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詩萬首,路千條。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哈哈,此詩也是絕倫,公子當世無雙已”
眾人也是一陣夸獎。
只是旁邊一也傳出了一陣贊美聲。
“好,好一句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公子小小年紀確能做出如此妙語,真是讓人欽佩啊”
聽著身后之人贊美聲,眾人也回過頭去,只見兩位20歲出頭的年輕人和一位年歲和自己相仿的少年站在身后,看著像士子的打扮,正對眾人施禮。
小胖墩也是走了過去,施了一禮道。
“在下也是第一次來洛陽,見如此盛景一時心馳神往,故作拙作,讓諸位見笑了”
“嘿嘿,公子不必過謙,能做如此妙句,說明公子也是不凡啊”
另外一位略顯年輕的士子說。
“是啊,公子此詩渾然天成,恢弘大氣,一聽便讓人心向往之,更何況公子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才學,怎么贊美都不為過啊”
又一位年長一點的士子也夸獎道。
小胖墩看著這三位年輕的士子,又看了看他們身后的親隨,這一看便是非富即貴的人啊,而且談吐得體,應該是哪個大世家的子弟吧。
小胖墩如此想著,便拱手道。
“三位謬贊了,小子才疏學淺,可當不得如此贊美啊”
“公子客氣了,元常兄,你說呢”
“公達兄說得是啊”
“是啊是啊”
于是三人也是一通贊美。
不過小胖墩好像又發現了什么,元常,公達,這怎么這么熟悉啊。
不會是……
小胖墩忽然靈光一閃。
“在下河間王世子劉陔,見過三位兄長”
小胖墩也是非常恭敬的對三人施禮一拜道。
三人立馬上前扶起小胖墩,也拱了拱手說。
“原來是那位不世出的天才啊,難怪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才學,果然盛名之下,名不虛傳啊”
三人也是客套了一下,再次拱手道。
“潁川鐘繇,荀攸,荀彧見過世子”
“原來是潁川荀家和鐘家的子弟,真是幸會幸會,三位之能我也有所耳聞,才學能力皆數上等,能結識三位也是我之幸也”
“世子過譽拉”
……
……
……
小胖墩沒想到,剛進洛陽便遇上了后世的三位大才。
荀彧者字文若。潁川潁陰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
荀彧早年被稱為“王佐之才”,初舉孝廉,任守宮令。后棄官歸鄉,又率宗族避難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人敬稱為“荀令君”。后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為其所忌,調離中樞,在壽春憂郁成病而亡(一說服毒自盡),年五十。獲謚敬侯,后追贈太尉。
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獲其贊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戰術上,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于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政治上,為曹操舉薦了鐘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等方面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荀攸者字公達,潁川潁陰人。荀彧之侄,東漢末年謀士。
荀攸在何進掌權時期任黃門侍郎,在董卓進京時曾因密謀刺殺董卓而入獄,后棄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許都之后,荀攸成為曹操的軍師。曹操征伐呂布時荀攸勸阻了曹操退兵,并獻奇計水淹下邳城,活捉呂布。官渡之戰荀攸獻計聲東擊西,斬殺顏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燒袁紹糧草,同時力主曹操接納許攸,畫策烏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間,荀攸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消滅袁紹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為陵樹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調,計謀百出,深受曹操稱贊。建安十九年,荀攸在曹操伐吳途中去世。
荀攸被稱為曹操的“謀主”,擅長靈活多變的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他生前設奇策共十二計,只有鐘繇知道。鐘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另著有《魏官儀》,今已佚。
鐘繇者字元常,潁川長社人。漢末三國時期魏國重臣、政治家、書法家,潁川主簿鐘迪之子、名將鐘會之父。
相貌不凡,聰慧過人。舉孝廉出身,歷任尚書郎、黃門侍郎,護送漢獻帝東歸有功,封為東武亭侯。得到司空曹操賞識,才為司隸校尉,鎮守關中,功勛卓著,遷前軍師。魏國建立后,遷大理卿,拜為魏相國。魏文帝曹丕稱帝后,歷任廷尉、太尉、太傅,封為定陵侯,與華歆、王朗并為三公。太和四年,去世,謚號為成。正始四年,配享太祖廟庭。
擅長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頗有書法造詣,推動了楷書的發展,成為“楷書鼻祖”,對后世書法影響深遠,與書圣王羲之并稱為“鐘王”。南朝庾肩吾將其書法列為“上品之上”,唐朝張懷瓘《書斷》評其書法為“神品”。
可以說這三位都是后世賢臣,也是曹操能統一北方的最大助力。
小胖墩也是心里一陣翻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