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閱兵
- 漢風長存
- 風鵿
- 3256字
- 2019-06-17 06:14:37
“孤受陛下之托,興此會盟,是為我漢民族未來,華夏萬民福祉,大漢江山社稷也,故特請諸位前來相會”
劉陔說完,揮了揮手。
“奏樂”
劉陔說完,禮樂響起。
“宣旨”
劉陔看見禮樂響起,對宋典一說。
宋典立刻拿起圣旨,大聲宣讀道。
“旨意,自周以來,諸侯紛爭,遂成春秋戰國,至始皇一統,已歷五百余年已,秦皇無道,歷二世而亡,秦失其鹿,而諸侯再起,遂有高祖安天下,開我大漢之基業也,自世祖以降,已歷四百余年,然今天下盜匪猖獗,災禍瘟疫橫行,黃巾亂起后,乃至天下大亂,諸侯紛爭再起,使百姓流離失所,千里無雞鳴,萬里無人煙,此非朕所愿也,念高祖創業艱辛,九死一生方可平定亂世,而朕德薄才殊,自知不如先祖多已,雖有安定天下之心,然確常感力不能及也,幸朕皇叔在朝,先安內亂,再定異族,劈荊執戟,掃定天下紛亂,又廣設學院,醫館,教學醫治天下萬民,又開疆拓土,開拓州郡,此皆大功也,故先帝以燕王以賜之,此也朕所愿也,后先帝殯天,十常侍為亂,以至洛陽遭逢兵禍,火光沖天,殘垣斷壁,百姓死傷者不計其數,乃至宮室毀于戰亂,朕失于野,社稷又逢大禍也,幸燕王千里救駕,扶危濟困,絞殺叛軍,重安朝堂,此亦大功也,故朕特旨加封燕王總理內外軍政之事,以在安漢室天下也,然關東諸侯再起,大亂方始,朕聞之,痛徹心扉,難以入眠,幸燕王不辭辛勞,率軍平定叛賊袁術,公孫瓚等,然紛亂已起,朕亦不愿見天下百姓受苦,我華夏萬民流血也,故特授權燕王,會盟諸侯,以期安定天下,使百姓安居樂業,再享盛世,望諸卿念高祖之艱,先祖之困,漢民族之不幸,以安定天下為己任,重安社稷,解天下之亂,此朕之所愿,萬民之所愿也,望卿等珍之,慎之,戒之,欽此”
宋典說完,對劉辯和劉陔一拜,便退下了。
而劉陔現在了會盟臺頂,看向二層,三層的眾人。
劉陔所建的整個會盟臺依山而建,分為三層。
最上面的是劉辯和劉陔所在,也是會盟臺的最頂層。
中間的是各位公卿,諸侯王,諸侯所在。
最下層是普通官員所在。
之后便是衛隊駐軍所在的最底層了。
為了閱兵需要,劉陔也專門命人造了一條寬百步的道路,立于會盟臺之前。
眾人聽旨后,皆大驚失色,面面相覷。
圣旨之中說得很清楚,那就是劉辯不希望看到天下大亂,諸侯紛爭,所以才讓劉陔安排這次會盟。
其實圣旨之中有幾分真假倒在其次,但是圣旨一出,特別是還在這個天下矚目的會盟上所發,那以后誰要是去攻伐誰,那就是抗旨啊。
當然一封圣旨不可能阻止眾諸侯,劉陔也是明白這一點,所以劉陔并沒有打算一封圣旨便讓眾人屈服。
而且叫來了所有的諸侯王參加會盟,這就說明自己的目的并不是讓諸侯息兵。
看了看眾人拜下領旨后,劉陔點了點頭,又向劉辯拜了拜。
“開始吧”
劉陔說完,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而被劉陔安排主持會盟的何顒便走了出來,其后跟著的是賈詡和楊修二人。
何顒走上了前,大聲說道。
“吉時已到,會盟開始,請陛下與燕王檢閱眾軍”
何顒說完,便對劉辯和劉陔拜了拜。
劉辯看了看劉陔,便站起身來,走向來了前方。
而劉陔則起身,站于身后。
“恭迎陛下”
盧植帶領三公九卿向劉辯行禮。
劉辯看了看臺下眾人,又回頭看了看劉陔。
“開始吧”
劉辯定了定神,開口說道。
“閱兵開始”
宋典上前吼道。
宋典話音剛落,只見白余衛士同時向天空發射煙火。
之后之后玄甲軍所部騎兵第一軍,陷陣營所部陸軍第二軍以及北軍所改編的近衛第六軍進入會盟臺,排成長隊列走過了會盟臺。
騎兵分為兩個隊列,輕騎兵以十人為一排,一共三千排,正前方以顏良為首,重騎兵以十人為一排,一共一千五百排,以龐德為首。
而陸軍第二軍以二十人為一排,一共一千五百排,以高順為首。
這也是世人第一次正式見到重步兵的身影。
而近衛第六軍則分為三隊,第一隊是騎兵師,以十人一排,一共一千五百排,第二隊為兩個步兵師,以二十人為一排,一共一千五百排,第三隊便是重炮師,一排兩架巨型投石機,一共七百五十排。
所有隊伍一共六隊,從輕騎兵,到重騎兵,從步兵,到重步兵,最后便是重炮兵,這也算是劉陔除去神機軍外,所有戰力第一次在天下人面前集體亮相。
隨著各軍依次保持整齊的隊列走了過去后,在場諸人都面露難色,特別是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聯軍,更是一臉茫然。
這里也僅僅只是燕王軍中一小部分,便如此精銳,若是大軍前來,又當如何應對。
多年的謀劃,讓袁紹就此放棄,自己也是心有不甘,然想想之前自己也是多有設謀確被劉陔一一化解,如果再加上之前已經父親與叔父之謀,自己所在袁家算是和燕王已經結下了梁子,是不可能調和的。
更別提燕王剛剛才擊殺了袁術,其勢力被連根拔起,包括袁術之子袁耀和其家人也被一并帶去了洛陽,交給了袁隗。
雖然不至于有性命之憂,但是這次會盟,袁隗并未前來就可以看出,其已經被燕王及其勢力給架空了。
袁紹看著臺下諸軍,心里很不舒服。
“本初兄怎么看起不高興啊”
一邊坐著的曹操,看了看袁紹,笑著關心道。
“哎孟德啊,今非昔比啊,想當年燕王還只是河間一孺子,又如何能想到其有今天呢”
袁紹感嘆道。
“是啊,現在燕王也只有四七之數,而我等已年進不惑了,又如何能比得了啊”
曹操也感嘆道。
“想當年燕王剛開始的時候我等并未上心,也未看重,甚至一開始我還極為神往,可沒想到等我等重視之時,燕王的勢力已經強悍無比,無論是商是農,皆成大患,更讓我等沒有想到的是,燕王各種新奇之物層出不窮,讓我等不知如何應對啊”
袁紹抬起頭看了看坐在上首的劉陔,搖了搖頭。
“其實出一個燕王也不是什么壞事,至少對我大漢來說,那是好事啊”
曹操說完,拿起了劉陔所送的刀。
“孟德,這刀從何而來”
袁紹看了看曹操手中的刀,一臉驚訝。
“昨日燕王所贈,你剛才也見過那軍中的指揮刀了吧,那叫橫刀,而這叫神刀,據燕王所說,這把刀可比軍中作為制式的橫刀更好”
袁紹看了看神刀贊嘆道。
“自從燕王有了這種神刀后,我也命人多方研究,改進鑄鐵鍛刀之法,才有了宿鐵刀,可這神刀確實寶刀啊”
“正是”
曹操說完,收起了神刀。
“看來我們別無選擇啊”
袁紹嘆了口氣。
“本初兄不必氣餒,說不定有驚喜呢”
曹操對袁紹笑了笑。
“哦,何喜”
袁紹突然來了興趣。
“不知,但是燕王讓我們來會盟,又是宣旨,又是閱兵的,就絕不僅僅只是爭霸這么簡單”
曹操說完頓了頓。
“聽見剛才圣旨所說的了嗎,雖然表面上是陛下之旨,但是可以聽出這必是出自燕王之手也”
“這我也知道,那孟德兄以為如何”
“圣旨之中,大談周秦之故事,又多次提到高祖創業艱難,如此可見燕王護衛大漢江山社稷之心,又以陛下之口,說出其不希望再見漢人流血內斗之情,如此燕王必是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決我等關東聯軍也”
曹操說完,看了看袁紹。
“根,還和平呢,要和平怎么去絞殺袁術,其雖然再不濟,那也是我袁家的人,我的弟弟,可不是燕王想殺就可以殺的”
袁紹紛紛的說。
“燕王此事雖然確實有點過了,但是也是那袁公路抗旨在先啊,這也并不能說明什么,而且除去袁術,袁術家人部下大部分都被妥善安置,也看出燕王沒有動你們袁家之意,不然你袁家上下數百口,啟有今日啊”
“他敢,他就不怕天下所有的袁家門生故吏都起來反他嗎”
袁紹聽后大怒。
“那又如何,雖然真算起來燕王也只是完全控制了一個青州和半個冀州,但是其軍力強悍,足可震懾眾人了,加上云平兩州,還有涼州,交州和半個揚州等地,我等沒機會的”
“哎,孟德休要再說,不過這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雖然現在燕王強勢,但是我等也不是沒有機會啊”
“我等是有機會,而且機會很大,只要成功,和燕王南北對峙不是夢,但是正如圣旨之中所說,就算如此,我等又能得到什么,無外乎就是地位也,而受苦的還是天下萬民啊,最終受傷害的還是我大漢江山社稷啊”
曹操說完,一臉哀愁的看著袁紹。
“我說孟德,什么時候你也變得這么多愁善感了,你不是也計劃著拿下豫州徐州兗州嘛,不如你我聯合,我助你拿下三州,我拿下荊州,益州,如此我們合六州之力與那燕王決戰,如何”
“益州你還是別想了,燕王在漢中囤積重兵,又安排原漢中太守蘇固為益州刺史,由此可見其必有南進益州之意,又如何能讓你奪去”
“孟德兄不必擔心,我已命人進入益州聯合劉焉,只要劉焉愿意,我可以助他守住劍閣,只要守住了米倉山,我等便有機會啊”
袁紹說完眼冒金光。
而曹操看了看袁紹,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