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劉宏之死
- 漢風長存
- 風鵿
- 3238字
- 2019-06-02 14:58:33
見眾人同意,劉陔也長舒一口氣。
“既如此,文若回去后便召集眾人一起商議一個詳細方案出來,并派人全面考察大河,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從青藏上游開始,所有關于大河的歷史,水文,天候,支流,人文等皆要考察清楚,之后便是我等治理大河之時”
“諾,屬下領命”
荀彧站起拱手答道。
“其他人便全力協助文若,做成此事”
“諾”
眾人領命后,第二日便離開回樂成了。
而劉陔又一次來到大河邊。
這次自己治理大河,最主要的還是防止未來黃河的多次改道,泛濫和河沙淤積。
雖然如果原來歷史不會變的話,這種事情至少要八百年后才會發生。
但是劉陔所要預防的就是八百年后的黃河。
畢竟黃河如果現在放任不管,未來只會更糟。
所以在劉陔的計劃中,將黃河兩岸定為非耕作區。
涵蓋上游水源保護,中游植樹固土,下游河道固定,三個方面系統性的工作。
首先派人前往青藏高原,除去探險考察外,最主要的還是尋找水源。
作為后世人的劉陔,也是知道三江源的。
劉陔打算在三江源周圍設保護區,外圍設禁區,禁止人類靠近。
而中游之地,特別是后來的黃土高原一代,多種植樹木,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
而且多植樹也能改善中游環境,擴大綠地面積。
而且整個大河沿岸方圓十里之內都不得有耕地,現有的,全部搬遷,由劉陔負責補貼,而這些地方都將以綠化為主。
下游從滎陽,武涉所在的廣武山開始,兩岸修建水泥堤壩。
固定河道,同時也植樹,建綠化帶,和步行道,馬車道。
現在大河北岸基本就在劉陔控制下,不在劉陔控制的只有并州,司隸和兗州兩地。
新任兗州牧劉岱雖然是劉氏宗室,但卻是何進的人,并州州牧是董卓,但是董卓自領并州牧后,便在河東屯駐,沒有去赴任,而司隸校尉原是袁紹,后來袁紹調任虎賁中郎將,司隸校尉便交給了韓馥。
再加上司隸屬于京畿。
所以這三地都在何進的控制下。
但對于劉陔來說,并不影響,因為不久后劉宏便會病死,如果劉陔計劃沒錯的話,很快司隸控制權便會在自己手下,并州也會隨之控制,而兗州最多兩三年后也會進入劉陔控制之下。
而這個時候也基本完成了大河的考察,就可以開始治理。
又看了一會大河后,便回寨休息去了。
……
……
……
就在劉陔為了大河治理而計劃之時。
洛陽的局勢幾乎一月一變,甚至有時候每日都有不同。
一月底,劉宏大病初愈,精神盎然,讓眾多忠漢大臣都歡心不已。
但到了三月初,劉宏的身體似乎受到詛咒一樣,又開始了時好時壞。
甚至比去年的狀態更加糟糕。
進入四月,劉宏又精神抖擻,似乎又回到了一月大病初愈的樣子。
而劉宏身體的變化也牽動著宮內宮外所有人的神經。
四月中,內宮偏殿內。
“陛下的身體每況愈下,我等要為未來考慮了啊”
段珪首先說道。
“胡說什么,陛下現在不是好了嗎,昨天陛下還到東觀為學呢,又如何能不好”
宋典反駁道。
“一月之時陛下不也一樣嗎,之后又是反復,我等貼身照顧陛下,對陛下的身體自是了解,估計也就這一兩個月了”
夏渾平時就是負責劉宏起居,所以對劉宏的狀態是最清楚的一個。
“夏渾,你可別亂說啊”
高望聽后大驚。
“我又怎是亂說,我一直在陛下身邊服侍著,陛下自去年開始,就時斷時續的生病,至今也有一年了吧,什么時候又真正好過”
夏渾聽后,站起反駁道。
高望正要反駁。
趙忠站了起來。
“好了,現在說這些還有何用,現在我們應該考慮的是,我等的出路”
趙忠說完,看了看眾人,眾人面面相覷。
“那又能如何,陛下就算殯天,又和我等有何關系,我等都是廢人,無論誰做皇帝,我們都是要照顧,伺候人的,又有何好處能落到我等之手”
畢嵐站起說著。
“話不能這么說,我等熟悉宮中朝中的規章制度,無論跟了誰,都有我等的價值”
郭勝反駁道。
“那你說如何”
畢嵐聽后不高興了。
“不如我們投靠大將軍,大將軍兵權在握,我等只需要投靠大將軍,必能保我等地位”
栗嵩起來說道。
“不妥,那大將軍可是支持士人的,又如何能容我等”
張讓開口說道,其他人立刻安靜了。
“那張讓你說如何,投靠那董重嗎,那董重自身都難保了,又如何能顧得上我等,再說看看那蹇碩的嘴臉,簡直讓人惡心”
栗嵩反駁道。
“我們也不投靠董重”
張讓只是簡單說了一句。
“那除了這兩派,還有誰”
栗嵩,一臉疑惑。
“燕王,鎮漢大將軍,冀州牧陔”
張讓說完,露出了奸邪的笑容,而其他人也都看著張讓。
“可是燕王并沒有明確的說過支持誰啊”
畢嵐先說著。
“燕王是沒有說支持誰,但是從燕王之前的表現來看,燕王似乎并不反對誰繼位,燕王所反對的是外戚干政,所以我等要是投靠燕王,解決掉外戚,那我等必然取悅于燕王,屆時榮華富貴,豈不是非常的容易”
張讓緩緩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正是,我等只要幫助燕王干掉何進,那不管誰當皇帝,控制朝政的都是燕王也,只要我們和燕王保持一致,燕王必然關照我等”
趙忠也表示支持。
眾人見張讓趙忠二人都支持燕王,也都不反對。
于是十常侍商議完畢,各自都面露輕松。
但另一邊,在洛陽大將軍府,就沒這么輕松了。
“大將軍,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啊”
新任司隸校尉韓馥站起勸解何進。
因為沒有做成冀州牧,所以韓馥被何進表為司隸校尉,控制京畿。
“那文節以為如何”
何進反問道。
“現陛下雖然痊愈,但難保不會像之前一樣又會反復,如果真是這樣,那這次就難保不會出事了,所以我等應早做準備”
韓馥對何進拱手一拜道。
何進看了看韓馥,低頭思考著。
“大將軍,在下有一將,叫麴義,乃金城人,此人不僅勇武非凡,而且手下訓練了一支八百人的先登死士,在下可以讓其駐兵洛陽東須亭,盯著執金吾董重的兵馬,如遇事變,便可立刻出動,解決董重,之后大將軍進宮,扶持弘農王為帝,誅殺十常侍,如此必得天下士人歸心也,若如此,天下可定也”
韓馥向何進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文節妙計也,就按文節所說的辦,另外立刻傳令本初回師洛陽,這種時候我們要匯集全部的力量”
“諾”
韓馥領命后,便告辭而去。
而何進閉上眼,靜靜的坐著。
另一邊,盧府。
自盧植為尚書令后,便一直低調。
而因為陛下病情加重,所以盧植也非常擔心。
“盧尚書,我等不可猶豫,立刻請示陛下,傳燕王進京主持大局為妥”
何顒站起說道。
“不妥”
王允反對道。
“現在宮中由十常侍把持,朝內有大將軍控制,而且京畿最重要的三支兵馬,北軍屬大將軍,執金吾屬董重,西園軍屬蹇碩,但是實際上,三支兵馬那何進都可調遣,因為西園軍和執金吾之前都是何進的人,加上洛陽八關和司隸校尉部,可以說整個京畿都被何進控制在手,而外圍還有并州牧董卓,兗州牧劉岱,徐州刺史陶謙,荊州刺史王睿,揚州刺史陳溫,交州刺史朱符,加上武猛都尉丁原等,可都是何進的人,如此若燕王貿然進京,必會使得燕王受制于人,反而不妥也”
王允說完,看了看何顒。
“那以子師所言,我等該如何”
盧植反問道。
“靜觀其變,我想如今局勢燕王必然有所行動,我等只需要等待,最后關鍵時刻幫助即可,不必刻意為之”
王允說完,二人點點頭,表示同意。
同一時間,劉宏寢殿。
雖然劉宏感覺無事,但是還是得吃藥。
所以何皇后也在一邊伺候著。
“陛下該吃藥了”
何皇后開口說道。
“恩,放那里吧,朕一會吃,你若無事便下去休息吧”
劉宏說完,接著看奏折。
“那臣妾告退”
何皇后說完,便退下了。
劉宏看了看何皇后,笑了笑。
“蹇碩,現西園軍如何了”
劉宏看了看蹇碩,開口問道。
“稟陛下,自袁紹,鮑鴻二人調出后,西園軍已有一部分被我控制,估計再有一段時間,便可徹底控制西園軍了”
蹇碩稟報道。
“那何進呢”
“何進依然找了一些借口,不離開洛陽”
“可惡,這屠夫給朕來這一手”
劉宏聽后大怒。
“陛下三思,那何進現已控制京畿,我等無法抗衡,不如……”
蹇碩說完停頓了一下。
“不如什么”
劉宏開口說道。
“不如調燕王進京,燕王所轄的玄甲軍乃天下驍銳,有玄甲軍在此,必能震懾何進”
“不可,燕王是朕最后的王牌,現在還不是時候”
劉宏立刻反對道。
其實劉宏不是沒有想過調燕王進京,但是思考再三后,還是覺得燕王統兵在外更好。
“既如此那我等當如何”
蹇碩反問道。
“先這樣吧,你先退下吧”
“諾”
蹇碩對劉宏一拜后,便離開了,而劉宏看了看遠方。
“看來朕大限到了,皇弟啊,朕能為你做的已經做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可就看你了,你可別讓朕失望啊”
劉宏說完閉上了雙眼。
中平六年五月二日,漢帝劉宏當政二十二年后,崩于南宮云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