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大戰前夕
- 漢風長存
- 風鵿
- 3149字
- 2019-05-29 18:43:59
中平四年九月十日,劉陔招降馬騰后,便立刻上表朝廷。
沒過多久劉宏便下旨,正式拜馬騰為征西將軍,封許亭侯,領武威太守,馬騰三子馬超,馬休,馬鐵為行軍都尉,馬岱為行軍司馬,供職涼州,眾人接旨后大喜。
加上劉陔也正式封馬騰為楊威校尉,馬超三人為折沖都尉,馬岱為一等軍侯。
于是眾人紛紛拜主不提。
而此時,張掖郡治所觻得縣縣衙。
“可惡,可惡,可惡的馬壽成,可惡的漢人,最是無信”
王國做在上首,大為震怒。
自馬騰投降后,東部屏障已失,那燕王完全可以長驅直入直搗觻得,那時王國等人必死無葬身之地。
“稟總渠,現在馬騰投降,東部屏障已失,不如我們往南撤吧,只要進入祁連山,便是我等天下也”
一位羌渠站起說道。
“根,要跑你跑,我不跑,我們手下有近二十萬精騎,涼州一地其他羌氐加一起有上百萬精騎,而那燕王只有三萬,就算馬騰投降又能如何,我等當立刻東進,與那燕王決戰,在聯合其他羌氐各渠,一起圍攻燕王,必能一舉成功”
另外一位羌渠站了起來。
王國坐在上首,看著底下眾人爭吵著,心里也沒了主意。
“那些漢人有什么好的,你們這么懼怕”
又一位羌渠站起說道。
“那李文侯夠厲害了吧,近十萬人被萬余人打敗了,而我們現在也才二十萬,屏障已失,如何與敵”
“那李文侯的時候是峽谷地段,施展不開,若是如此平原之地,我等必有作為啊”
看著下面越演越烈的爭吵,王國無奈的搖搖頭。
“夠了,如你等這般,如何退敵”
王國一聲吼,眾人立刻安靜了。
王國看了看眾人后,便獨自離開了。
同一時間,武威鸞鳥。
劉陔所部四萬五千人,加上馬騰所部兩萬人一起在此駐扎。
“稟主公,現在賊將王國帶領二十萬大軍駐扎觻得,而再往西的酒泉,敦煌兩郡還有其他各部羌渠,宗羌等同樣有近二十萬,往南的金城,天水,武都,隴右等地還有先零羌,燒當羌,氐人等近六十萬各種羌渠,現整個涼州有近百萬羌渠在活動”
馬騰給劉陔介紹涼州近況。
“這些羌渠現皆以王國為首,大者幾萬,少者幾千,每部皆有一個羌渠帥統領,平時各自獨立,但是聯合起來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而且那王國手下有五萬精騎直屬于王國,也算是這些羌渠里,少有的精銳部隊,所以如果我們要解決涼州羌亂,就必須首先解決觻得的王國部,只要王國一死,其他諸羌必然混亂,之后其他各路羌渠便不難解決了”
馬騰說完,對劉陔拱手一拜。
“壽成所言甚是,孤也打算立刻西進觻得,全殲王國”
劉陔看了看地圖,便點頭稱是。
“主公,王國不難滅,關鍵還是解決涼州各羌亂也,與其分而滅之,曠日持久,不如一舉聚殲之,以達事半功倍之效也”
荀攸向劉陔獻策。
“公達有何想法”
劉陔問起荀攸。
“主公請看,現在以武威為界可分為東西兩部諸羌,西部張掖,酒泉,敦煌等地有四十萬人,東部有六十萬人,西部現在基本分為兩頭,以王國為首的二十萬和其他各部二十萬,而東部六十萬則分散在四郡之地,各不隸屬,故屬下認為我等當極速西進,控制驪靬,那王國必然驚懼,必提大軍前來”
“由鸞鳥向西便是張掖郡驪靬,驪靬向西便是觻得,向北便是居延澤和居延屬國,往南便是西海,而且驪靬北控煙脂山,南連祁連山,前有居水,大河等河流為阻,易守難攻,此用武之地也,我等只需將神機軍于居水東結陣,引誘其過河來攻,之后以神機軍正面迎敵,重騎兵于兩翼埋伏,伺機沖陣,而輕騎兵與馬將軍所部一起截住王國退路,如此大功必成也,之后我等可命一將西進酒泉,敦煌兩郡,清剿剩余諸羌,而主公則提大軍南下,控制金城,切斷涼州諸羌退路,其必然前來進攻,那時我等只需要擇地堵截,必獲全功”
荀攸說完,對劉陔拱手一拜。
而劉陔聽得津津有味,頻頻點頭。
“稟主公,我等的目的是要安置諸羌,故我等只需要解決王國,和一些羌渠首領,其他的便可效法云平,就地安置”
審配也站起補充道。
“好既如此我等便立刻西進驪靬,與那王國決戰”
劉陔一聲令下,眾將領命而去。
第二日,劉陔便帶領六萬大軍西進,只兩日便到達驪靬。
……
……
……
劉陔到達驪靬后,觻得的王國便立刻得到消息。
“現那燕王匯集六萬大軍于驪靬,隨時都可能渡過居水西進,爾等有何主意,都說說吧”
王國說完,看著眾人。
“稟總渠,既然那燕王敢來我等便集合二十萬大軍前去會他一會”
“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上吧,我愿為先鋒”
很快就起來兩個羌渠請戰。
“只怕我等二十萬人也不是燕王的對手啊”
“是啊,我等不如依城自守,那燕王無功必然退去”
有幾位羌渠有點懼怕。
“二十萬不夠,再來二十萬被,反正我們有四十萬精騎,拿人填也比六萬多啊”
“就是,我們人多勢眾,有何懼哉”
于是眾人開始議論著。
王國坐在上首,都要聽煩了。
“夠了”
王國大吼一聲,眾人立刻安靜下來。
“燕王威名,你等也是知道的,那馬騰不戰而降,多少也有此原因,故我打算集中四十萬大軍東進,現在立刻傳令西部各羌渠前來觻得與我匯合,十日之后我們東進與那燕王決一死戰”
“諾”
王國一聲令下,眾渠領命而去,很快諸多傳令兵向西而去。
之后的數日,西部諸多羌渠前來匯合,四十萬騎兵整裝待發。
王國見后大喜立刻下令東進。
……
……
……
王國一東進,劉陔便得到了消息。
“這王國還真帶四十萬騎兵過來了啊”
劉陔也被這個數字給震驚到了。
“主公威名遠播,一戰平定李文侯北宮伯玉二人,又不戰而得馬騰,如此大名早已傳遍涼州各羌,而那王國也是一謹慎之人,故不難想到其會集合大軍前來”
荀攸為劉陔解惑。
“好啊,公達可給我出了一個難題啊”
看著荀攸一臉和氣的臉,劉陔就一件哀怨。
這可是四十萬騎兵啊。
“主公放心,若沒有十成把握,屬下也不會如此托大”
“好,那我們就去傳令吧”
劉陔說完立刻叫來眾將。
“現王國已帶四十萬騎兵前來,不日便會到達”
劉陔說完,眾人議論紛紛。
“雖敵眾我寡,然我軍皆精銳之師,又有鐵甲騎,神機軍為助力,故我等也沒什么好怕得,這次孤定要讓那王國,命喪于此,平定羌亂”
劉陔說完后,看了看眾人。
“伯瑜,壽成,慈安,子淳”
“在”
顏良,馬騰,成公英,楊秋四人起來領命。
“你等帶輕騎兵與壽成所部兩萬騎渡河于對岸埋伏,負責切斷王國歸路”
“諾”
四人領命而去。
“公明,彥明,忠明,建羽”
“在”
龐德,閻行,段煨,張濟四人起來領命。
“你等分領兩支六千重騎于東岸埋伏,待敵軍退軍時,便從兩翼突出,沖殺敵軍”
“諾”
四人領命而去。
“子秉”
“在”
吳匡起來領命。
“你帶神機軍于東岸后結陣,待敵渡河后,立刻發起攻擊”
“諾”
吳匡領命而去。
“子虎,仲康”
“在”
“你二人帶三千親衛,衛護中軍”
“諾”
安排好眾人后,劉陔再次看向眾人。
“你等聽著,此戰關系我軍是否全取涼州,故只許勝不許敗,誰要敢后退一步,斬”
“諾”
眾將領命后,便退下準備了。
……
……
……
中平四年,九月二十一日,王國帶領四十萬大軍到達居水西岸。
四十萬騎兵前來,弄得地動山搖,震天動地。
在東岸一山崗上,拿著望遠鏡看著西岸王國一舉一動的劉陔,見如此場景,心中也有些發怵。
這是劉陔第一次發怵。
“主公務慮,我等準備充分,必獲全功”
看見劉陔如此,荀攸也勸解道。
“主公放心,此戰我軍必勝”
審配也鼓舞著劉陔。
“二位先生放心,孤無事”
劉陔說完,目光堅定的看著前方。
而此時王國已經開始帶人做木筏,開始渡河。
居水并不寬,加上兩旁樹木茂森,加上四十萬人一起砍伐,很快便砍到了足夠的木材。
王國指揮人用了一夜的時間,制得木筏五萬個,每個木筏可運六人或者三匹馬。
于是第二天一早,王國開始組織人渡河。
同時王國也安排人繼續制造木筏,以求盡快全部渡河。
第一天王國便組織了十萬人渡過了河流。
之后又用兩天,又渡過近二十萬人,王國也隨軍渡河。
王國打算先用這三十萬人攻擊不遠處的燕王營寨,剩余十萬人在慢慢渡河便可。
如此前赴后繼,必能擊敗燕王和玄甲軍。
而此時神機軍早已在營寨中準備好了迎擊王國。
和武泉不同的是,這次因為時間限制,所以吳匡用了木柵欄作為屏障,而不是水泥墻。
不過一樣的是,在木柵欄之前也挖掘了壕溝,壕溝之前,也有震天雷陣。
見王國準備進攻后,吳匡于營寨內冷笑了一下,靜候王國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