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4章 徐榮征東胡

車彌國在辰韓也是大國,有口近三萬戶,民十五萬人,在整個辰韓僅次于斯盧國,聽說張遼帶兵車彌國國王立刻派出了三萬大軍前來。

這也是張遼征三韓第一次兩軍交陣。

看著那些松散的軍陣,張遼面帶微笑。

這三萬大軍幾乎都是車彌國精壯,幾乎都被嗎國王派來了。

“你們這些可惡的漢人,侵犯我土,殺我百姓,我與你們不共戴天”

國王指著張遼大喊。

張遼看了看,冷笑一聲,也不搭話,立刻挺起手中長戟,軍陣大開,三萬大軍立時拿起長槍,橫刀。

劉陔軍隊所用的橫刀也是按唐橫刀的樣式打造,不過沒有神刀那么花哨,多了一點實用。

“殺”

“殺”

張遼持戟排頭沖鋒,三萬大軍也被鼓舞,也都大喊著往前沖。

三萬大軍的氣勢,立刻讓國王大為驚懼,立刻回走。

眾人見國王都跑了,立刻大亂。

這一次或許是張遼所遇到的最輕松的一次對陣了。

張遼揮舞長戟一路前行,往國王處殺來。

國王回頭看,發(fā)現(xiàn)一將兇神惡煞的向自己沖來,大駭。

他何時見過如此場面,因為車彌國是大國,所以經(jīng)常是自己欺負其他人,哪有誰敢欺負自己,哪怕斯盧國也要對自己敬畏三分,何況其他小國。

很快張遼沖到面前,直接一刺,國王應(yīng)聲而倒。

其他人一哄而散,于是車彌國被滅。

張遼留下千人守備,除去國王和貴族外其他的百姓秋毫無犯,也讓所有人都心安,并開始憤恨國王。

要不是國王說這支軍隊是為屠城而來,自己才不會去抵抗呢。

安排好后,第二日張遼便帶兵往斯盧國衛(wèi)城而去。

這里正是辰韓都城也。

一路北上,雖然辰韓是強國,但是和大漢比起來,確如井底之蛙一樣。

北上三日,張遼便到達斯盧國國境。

一路上的小國聽說車彌國很容易便被攻破,國王被殺,而且這支軍隊除了國王和貴族外對百姓秋毫無犯。

所以一路坦途,幾乎沒有遇到什么抵抗。

而此時辰韓辰王也召集眾人商議對策。

“辰王,現(xiàn)在馬韓,弁韓被滅,車彌國也很快被攻破,國王被殺,由此可見這支軍隊的戰(zhàn)斗力是多么的強悍,而且這還只是先頭部隊,后面還有那燕王的玄甲軍,如此我等不能敵也”

一位大臣立刻站起說道。

“如何不能敵,那漢人也是人,有何好懼的,辰王,給我兩萬人,看我去把漢軍殺得片甲不留”

另外一個魁梧的壯漢對辰王說。

“不能打啊,漢軍之鋒豈是我等能比的,我聽說那馬韓王和弁韓王被那燕王安置在遼東,雖然如普通百姓一般,但是還是分了一畝土地,至少還能溫飽吧,而且子孫以后可以和漢人一樣學(xué)習(xí)漢字漢學(xué),未來也可以如漢人一樣生活,這有什么不好的呢,若是抵抗,惹惱了那燕王,那樣我們連階下囚也不如啊”

大臣接著說著。

于是眾人發(fā)表意見,有主戰(zhàn)的,也有主降的,而且明顯主降的比主戰(zhàn)的多。

辰王見此,一時也沒有了主意。

“報,稟辰王,那斯盧國國王帶人出降了”

一個傳令兵跑過來。

辰王一聽,立刻帶領(lǐng)眾人出城投降。

自此,辰韓也被滅。

劉陔便將辰韓之地建立臨屯郡,得民五十五萬余人,以羊耽為太守,安置諸民。

而辰韓王與眾貴族也前往遼東安置,自此,三韓全部被滅。

此中平三年六月二十八日。

真番郡下轄五十四縣,臨屯郡下轄十二縣,安海郡下轄十二縣,合計七十八縣。

三郡共得民一百四十八萬多人。

而且三郡以泰山三羊為太守,也被傳為一時佳話。

七月十日,安排好三郡諸事后,劉陔留下了張遼駐守,自己帶領(lǐng)玄甲軍北上玄菟,靜候徐榮佳音。

……

……

……

就在劉陔率領(lǐng)大軍南下三韓之時,徐榮也帶領(lǐng)第四軍于六月十日北上東胡。

第一個目標便是扶余。

扶余位于高句麗北,東面與肅慎接壤,西面與鮮卑接壤,北面緊挨室韋,東北部便是韃靼。

在東胡中便是一大國。

其國都城叫濊城,本屬濊貊之地。夫余統(tǒng)占其中的地盤,自稱是“亡人”。

另外扶余國從前2世紀立國到494年東扶余國被高句麗滅國為止,歷時約700年。

此外沃沮、東濊都是扶余的兄弟民族。

《后漢書,東夷列傳》記載,扶余國,在玄菟北千里。南與高句麗,東與肅慎,西與鮮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

這一時期的扶余國王是尉仇臺王,而這人也是百濟的開國國王。

安帝永初五年,夫余王率領(lǐng)步騎七八千人入侵樂浪郡,殺傷吏民,永寧元年,夫余王歸附漢朝,遣嗣子尉仇臺至洛陽進貢,安帝賜尉仇臺印綬金彩,建光元年十二月,高句麗太祖王高宮率領(lǐng)馬韓、濊貊的數(shù)千騎兵包圍玄菟郡,夫余王派兒子尉仇臺率領(lǐng)二萬余人同州郡官府一同進行討伐,擊退高句麗的進攻,東漢末年,尉仇臺成為夫余王,屬遼東郡,夫余在高句麗、鮮卑兩個強國之間,遼東太守公孫度以宗女嫁給尉仇臺,尉仇臺死后,簡位居繼立。

扶余一直都是漢的附屬國,直到司馬懿東滅公孫氏,不僅做大了高句麗,也做大了扶余。

后來扶余一部分人南下,滅了馬韓,建立百濟,以每年的四仲之月祭天,又每年四次祭祀他的始祖仇臺的廟宇于國都。

由此可見司馬懿平定遼東,留下了多么大的禍患。

所以對于扶余國,劉陔也是打算如高句麗一樣,徹底從地圖上消失。

而且劉陔給徐榮制定的戰(zhàn)術(shù)便是先扶余,再室韋,之后東進韃靼,最后解決肅慎。

如此也可以切斷鮮卑與東胡的聯(lián)系,一舉蕩平東胡各部。

而此時,濊城內(nèi),尉仇臺正做在上首,其下有其子簡位居為首的諸位大臣分做兩頭。

尉仇臺看著眾人,陰沉著臉。

“我扶余一向與大漢交好,為何大漢會來征討”

尉仇臺看了看眾人,緩緩的說著。

“稟父王,我聽說那漢軍前不久剛剛滅了高句麗,后又一路南下,滅亡沃沮濊貃,現(xiàn)正在對三韓進行征討,估計這也就是一偏師,前來襲擾試探我等”

簡位居立刻站起說道。

“試探,十萬大軍是試探,好大的手筆”

尉仇臺搖搖頭。

“稟大王,不如我們派出一個使者前去問問,看看他們有何求”

一位大臣起來答道。

“人都打到家門口了,還談什么談,我可聽說他們一進我國便分散開來,兩支萬余騎兵在我國兩翼行動,已經(jīng)擊破了數(shù)個部落,殺死部族長,收攏部民,而步兵則直接往濊城開來,現(xiàn)在離城已不足二百里了,也是一路殺死部族長,收攏部民,而且在這支大軍之后,還有一些人負責(zé)安置部民,建城修路,這不是來打仗的,這是來滅國的啊,大王,臣愿帶十萬鐵騎南下,滅了這支漢軍”

另外一個武將站起說道。

此人叫葵宇泰,是尉仇臺的弟弟,也是扶余第一戰(zhàn)將也。

“好,我弟英武,就由我弟帶十萬精騎南下,滅了這支漢軍,簡位居,你為監(jiān)軍,與你叔一同前去”

“諾”

二人領(lǐng)命后,便帶人一路南下。

扶余國有民四十萬人,而這十萬騎兵也是扶余國的全部精銳。

大軍一路向南,很快徐榮便得到消息。

徐榮進入扶余后,便讓于禁,樂進二人分領(lǐng)一個騎兵師沿扶余邊界行動,而自己則帶四個步兵師與兩個軍部護衛(wèi)營合計七萬人直取濊城。

得知葵宇泰帶領(lǐng)十萬騎兵而來,徐榮也立刻召集眾將商議。

“稟將軍,此戰(zhàn)是我們與東胡的第一戰(zhàn),而且扶余也是東胡強國,所以我等絕不可輕敵也”

一位師參軍站起說道。

“我意就地安營,整備眾軍,與敵決戰(zhàn),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徐榮看了看眾人。

“稟將軍,屬下以為敵方乃騎兵,而我等是步卒,所以我們必須結(jié)陣自守,否則敵精騎前來,我等必損失慘重也,故我建議將三弓床弩立于前,十字弩兵在后,以弓弩之利,重創(chuàng)敵軍,而且這十萬人也是扶余國全部精銳,其全部出動,其王城必然空虛,我們可以傳令樂于二位將軍,帶騎兵突襲濊城,擒殺扶余王尉仇臺,如此扶余必滅也”

魯肅站出說道。

“好就依先生之言,傳令,命文則文謙二人帶騎兵前去濊城,之后從后截住扶余騎兵,我等就地安營,前布床弩,后布十字弩,就地與扶余決戰(zhàn)”

“諾”

眾人領(lǐng)命后,便立刻分散安營。

先立了簡易的木柵欄,分內(nèi)外兩層,外低內(nèi)高,其外布置三弓床弩,其內(nèi)布置十字弩,四個師分受四方,徐榮則帶軍護衛(wèi)營守備中軍。

之后又傳令于禁,樂進率軍突襲濊城。

很快,只用了一天的時間,營寨立好。

徐榮檢視各處后,便靜候扶余十萬精騎前來,而于禁樂進在接報后,也立刻帶軍往濊城而去。

又過兩日,葵宇泰,簡位居帶領(lǐng)十萬精騎到達。

葵宇泰看到漢人營寨后,大笑。

“哈哈哈,漢人都是縮頭烏龜也,看我今日便擊破營寨,全殲漢人”

葵宇泰說完便對眾軍下令。

“殺進營寨,屠殺漢軍”

“殺進營寨,屠殺漢軍”

扶余精騎高喊著向營寨沖了過了。

而營門之上,徐榮看了看眼前的十萬精騎,露出了冷冷的微笑。

主站蜘蛛池模板: 璧山县| 蒙自县| 化隆| 松溪县| 特克斯县| 五指山市| 抚远县| 礼泉县| 扎赉特旗| 泰安市| 夹江县| 彰化县| 房产| 葫芦岛市| 车险| 西安市| 惠水县| 武城县| 安化县| 陆河县| 晋江市| 西丰县| 华亭县| 寿阳县| 兴宁市| 托克托县| 岳池县| 桂东县| 璧山县| 宁明县| 阆中市| 桂平市| 察雅县| 哈尔滨市| 汝阳县| 合水县| 会泽县| 德昌县| 都匀市| 灌云县| 新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