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祈雨
- 當涂高者
- 林登·萬
- 2041字
- 2019-06-16 08:00:00
“還行,你想干什么?”何禾警惕的看著何進問道,自己這個兄長從小就蔫壞蔫壞,誰知道又想打什么主意。
“想讓你幫忙把我們兩個的關系給瞞下來,不讓士人們知曉,”不等何禾發問,何進解釋道:“外面的士人若得知我是宮中寵妃的兄長,少不了又拿你我去做什么文章。”
“這樣嗎,等我去問問,”何禾取出了一塊木制符信遞給何進“喏,這個給你。”
“這是什么?”從何禾手上接過了符信后,何進好奇的問道。
“是棨傳啦,”何禾說道:“你有了這個就可以自由進宮了,要記得來看我哦。”
“真是宮門一入深似海,進了宮連出門看望親人都不行,”何進吐槽道:“還得我進宮來看你,真是麻煩。”
“我這皇宮怎么深似海了,”何進話音剛落,門外便傳來劉宏的聲音“若我沒記錯的話即便是民間出嫁的女兒也是不能隨意回家的吧?”
“大家,”似是對劉宏在門外偷聽的行為不滿,何禾惱羞成怒道:“那民間還允許出門游玩呢?”
“咦,蕓穎你想出宮玩嗎?我可以給你符信的。”劉宏說道。
何禾眼睛一亮,隨即又黯淡下去,嘟著嘴說道:“算了,大家即便真給了妾也不能出去,會被皇后姐姐罵死的。”
“哪天我帶你一起出去,”說完劉宏看著何進問道:“要不要一起留下了吃飯?”
“大家,現在宮門已經關了,不留下來,大家是想餓死妾的兄長嗎?”不等何進回答,何禾便搶答道。
翌日清晨。
何進早早的便離開了宮,返回家中。
“夫君,你可算回來了,”剛進家門,便被撞了個滿懷。
“軟玉溫香抱滿懷,”何進抱著卞玉,輕輕的擦拭著卞玉臉上的淚水調侃道:“怎么,才一晚不見就這么想我。”
“才沒有呢,”卞玉任由何進在其臉上撫摸,微紅著臉說道:“少君昨日一去不回,妾這是擔心少君”
“卞姐姐,我就說少君會平安回來的,不用擔心,你偏不信。”紫綃緊隨其后,打著哈欠出來。
“少君,你們是不是有什么瞞著妾,”卞玉看著何進說道:“昨日少君入宮宿衛一夜未歸,紫綃妹妹半點都不擔心卻又不跟妾說明,害的妾擔心了一晚。”
“沒什么大事,我們進屋慢慢說,”一邊拉著卞玉的小手朝屋內走去,一邊從懷里掏出棨傳拋給了紫綃。
“這是什么?”和何進一樣,紫綃拿著棨傳好奇的問道。
“棨傳,進宮用的。”嫌棄卞玉的步子太慢,何進猛地將卞玉抱起,朝屋內走去。
“主,主人,現,現在還是白天。”卞玉羞紅著臉,把頭埋進何進的懷里低吟道。
【此處省略兩萬字】
合歡殿。
何進離開不久,何禾便已醒來,看著躺在自己身邊的劉宏,何禾側著身子,拿著一縷青絲,用發梢撥弄著劉宏的鼻孔。
“阿,阿,阿嚏。”
“蕓穎,你干嘛。”劉宏翻了個身子呢喃道。
“大家,上午還有朝會。”何禾輕推著劉宏的身子,柔聲說道。
“不就是朝會嘛,遲到片刻沒關系的,讓我再睡會。”劉宏說道。
聽到劉宏的話,何禾默默的看著劉宏,也不再規勸。
“好好,我起來。”被何禾那平靜的目光看的發慌的劉宏不滿的嘀咕道:“每回你都這樣,別人都是巴不得我在她們那多呆會,就你總是把我往外趕。”
“妾服侍大家穿衣。”沒有理會劉宏的嘀咕,何禾翻了翻白眼,披上衣服,默默的從一旁的宮女手上接過劉宏衣物為其穿衣。
“你都懷孕了,好好休息就是,這些事讓宮女來做就行。”雖然嘴上發泄著不滿,但劉宏還是很溫柔的從何禾手上接過衣物并讓其去休息:“皇后和太后我打過招呼了,你不必去朝見,就在這安心養胎。”
崇德殿。
劉宏于此舉行朝會。不如同明清時節那每日凌晨天不亮就得出門上朝,此時的朝會還是較為人性化的,五日一朝,碰上了重要時令百官放假也會停止朝會,也無需和明清時的皇帝一樣苦逼,天不亮就得從被窩里爬起來上朝,相信那些皇帝大臣們從被窩里爬出來的時候心里肯定是mmp的。
“諸卿,天下大旱已有數月,蔡卿曾上書‘禱請名山,以求上蒼答應’,諸卿以為該禱請何山為宜?”
“稟陛下,”太常孟郁走一側了出來,拜道:“平陽處士蘇騰夢到在登首陽山時,有神馬之使在道,故臣以為當禱首陽,以求上蒼。”
“可。”見到沒有人出來反對,劉宏點頭說道:“當以何人前往祈雨。”
劉宏話音剛落一側的眾人便有些蠢蠢欲動,剛才的禱請何山和眾人沒有太大關系,管他首陽山還是什么其他山都影響不到他們的利益,可這前往祈雨就不同了,這可是資歷啊,萬一雨真求下來了,還少不了封賞。
“太常,你可有中意的人選?”劉宏問道。
“稟陛下,首陽山位于河南尹境內,故河南尹,雒陽令當往,其余人等臣不敢妄言,還望陛下圣裁。”孟郁伏在地上說道。
“聽聞劉師最近收了個學生?”劉宏朝著一旁的劉寬說道:“劉師此時收徒想來是頗為滿意的,此番也不妨讓其見見世面,一并前往。”
“老臣謝陛下恩典。”劉寬在原地拜道。
“此番祈雨便已五官中郎將為正,河南尹陳導、雒陽令徐循為副一同前往,其余人等由太常決斷后報與朕。”如此,劉宏就將此番前往祈雨的主要人員給定下來調子。
“文饒公,文饒公,”下朝之后,光祿大夫楊賜叫住了劉寬說道:“文饒公,你這新收的弟子是何來頭,為何連陛下都曾知曉?”
“此乃子治的弟子。”劉寬挑了挑眉毛,低聲說道:“此地不宜詳談。”
“上有夷齊之廟,前有二碑。并是后漢河南尹廣陵陳導、洛陽令徐循與處士平原蘇騰、南陽何進等立,事見其碑。”《水經注?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