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結
需求是指消費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某一價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或勞務的數量。需求是購買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統一,缺少任何一個條件都不能成為有效需求。要注意的是,需求是消費者根據其欲望和購買能力所決定的計劃購買量。需求曲線是用圖形的形式來表述需求這個概念,表明商品價格與需求量之間關系的一條曲線,向右下方傾斜。需求定理的基本內容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呈反方向變動,即需求量隨著商品本身價格的上升而減少,隨商品本身價格的下降而增加。需求定理指的是一般商品的規律,但是這一定理也有例外情況。比較典型的例外就是炫耀性商品和吉芬商品。
供給是賣者在一定時期內,在某一價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夠供應的商品或勞務的數量。供給是賣者計劃提供的商品量。供給量是個預期概念,不是指實際出售量,而是生產者預計、愿意或打算供給的數量。供給曲線是用圖形的形式來表述供給這個概念,表明商品價格與供給量之間關系的一條曲線,向右上方傾斜。供給定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供給量與價格呈同方向變動,即供給量隨著商品本身價格的上升而增加,隨商品本身價格的下降而減少。供給定理指的是一般商品的規律,但是這一定理也有例外情況。比較典型的例外是勞動力的供給。工資是勞動力的價格,當工資增加時,一開始勞動力的供給會隨著工資的增加而增加,但當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如果繼續增加,勞動力的供給量不但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
均衡價格是指消費者為購買一定商品量所愿意并能夠支付的需求價格,是與生產者為提供一定商品量所愿意接受的供給價格相一致時的價格。供求定理描述的是:需求的變動引起的均衡價格與均衡產量同方向的變動,供給的變動引起均衡價格反方向變動,均衡產量同方向變動。均衡價格理論的應用主要有支持價格和限制價格。
需求價格彈性、需求收入彈性、需求交叉彈性分別測算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需求量對商品自身價格、消費者收入、相關商品價格的變動做出反應的程度。需求富有彈性的商品,價格與總收益呈反方向變動,需求缺乏彈性的商品,價格與總收益呈同方向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