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武當廢物

  • 武當問道
  • 依是故人
  • 3056字
  • 2019-04-25 14:21:08

沈七登上武當山朝南坡的時候,稀落的煙草抹殺了最后一縷陽光,若大的山頂顯得有些寂寥。遠遠看去天柱峰高聳入云端,環顧四周,七十二峰凌聳九霄,俯身頷首,朝向主峰,宛如眾星捧月,嚴然“萬山來朝”。山下傳來道士們做晚課用的道樂,戛玉撞金,鳴絲吹竹,飄飄云端。沈七一天的疲勞頓時一掃而空,心中所有塵世煩憂盡消。

隨手拾起一根樹枝,照著天柱的主峰比劃了幾下,樹枝‘咔嚓’一聲斷成兩截,搖搖頭嘆息道:“拔云見日,拔云見日……這一式真的這么難么?”

轉眼間來到這個迷茫的世界已經三年了,這三年來沈七每天都要來這里看天柱峰,每天都在學習這招‘拔云見日’,已經不知道使了多少次。但每次的結果都一樣,難道說自己真的和武功無緣么?還是因為自己來自……來自另一個世界?

想到這里沈七有些意興闌珊,將手中的樹枝扔到山澗下,斜身靠在一棵歪脖子松樹上,眼睛看向山下漸漸升起的燈光,那里不時傳來弟子們習武的吆喝聲,雖然不是很響亮,但是沈七還是清楚的聽到了。

武當江湖上新興起的武林大派,這些年來風頭正勁,和少林這樣的大派并駕齊驅也絲毫不顯得勉強,除了武當五俠的聲名在外,還有武林泰山北斗張三豐張真人坐陣武當山,這幾年來武當拜師的人是絡繹不絕,要不是武當擇徒十分嚴格,只怕此時的武當山早已經擠滿了弟子,饒是如此如今的武當派再不是以前那個冷清的山頭,細細數起來只怕已經不下百人。如今江湖上的朋友提起武當都要豎起大拇指贊道:武當派,真是好生興旺!

前幾天大師伯的開山大弟子羅添正式收徒,算起來自己也算是師叔輩的人物了。想到自己這個師叔三年來連一套入門劍法都練不熟練,真是丟人。

怔怔想了會心思,沈七記起師父好像吩咐自己晚上去他屋中一趟,不知道有什么事情要吩咐??纯刺焐讶徊辉纾帐傲诵那橄蛏较伦呷ァ?

“師父。”沈七站在俞蓮舟的門外輕聲叫道。說實在的沈七有些怕見自己的這位師父,雖然知道俞蓮舟平時的嚴厲都是擺出來激勵自己的,他是那種典型什么都藏在心中不善表達的人??墒且幌氲阶约旱膸煾冈谖洚數诙茏又行逓殡[然第一,自己這個大弟子卻是三年連入門劍法都練不好,說到哪都是給師父丟臉了。

“是沈七么?你等一下?!庇嵘徶鄣脑谖輧葢溃宦犚娢輧软懫鹕穆曇簦缓髠鱽黹_門的聲音。接著俞蓮舟那落寞的身影出現在沈七的眼中看起來不過四十歲的年齡,濃密地長發自然披散在胸前背后。一身青色道袍披在肩頭,雙袖被高高卷到胳膊肘處,露出一段古銅色的皮膚。古井不波的神色似乎永遠也不會改變,只有眼中偶爾閃爍的精光才讓人覺得少許的不平凡,渾身上下透發著一股如巨山般沉重地氣勢,讓他有些喘不過氣來。瞬間卻又消失不見,顯得無比的自然和諧,讓沈七不禁懷疑是不是剛才自己的感覺出了問題。

師父的修為又精進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我也能有如此境地,沈七心中默默的念道。

“又去山頂了?”俞蓮舟走在前邊淡淡的問道。

“是!”沈七低頭輕聲答道,跟在俞蓮舟的身后,不用看也知道這是去玄武觀的路,那是三師叔俞岱巖居住的地方,每隔一段時間他們師兄弟都會來看看俞岱巖。只是今天既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而且前幾天他們才來過,這么頻繁去看俞岱巖卻是有些不尋常。

唉,俞蓮舟一聲嘆息:自己這個弟子什么都好,習武也用心,性格也隨和,十分適合學習武當派的功夫。只是他心中似乎藏著什么解不開的心結,使得三年來他的修為寸進未得。忽忽想起三年前在漢水之濱初見到沈七的時候,他便顯得與眾不同,自己第一眼便覺得此子不凡,欣喜之下將其收為開山弟子,恍惚間已然三年。

三年,五弟張翠山已經失蹤整整五年了,這五年他都在什么地方?難道真的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尸么?

“沈七,你是九歲跟的我,現在已經三年了吧?”俞蓮舟忽然問道。

“整整三年零十七天,要不是師父相救,徒兒早已經不在人世了?!鄙蚱叩吐暬卮鸬?。

“你這孩子,倒是記得很清楚,師父反倒忘記初見時你的模樣了!”俞蓮舟有些心不在焉,每次去看俞岱巖,心中都有些傷懷五年前那個坦蕩磊落的漢子,如今卻落得只能靠躺在椅上過日子,這是否是老天的不公呢?

我怎么會不記得呢?那正是我來這個世界的第一天?。∩蚱哂行┟悦#弘y道說自己來這個世界就是為了證明自己不適合習武么?這也太讓人自卑了吧?老天你到底想要我怎樣?

師徒兩人各懷心思,途中不免顯得有些寂靜,好在俞蓮舟和俞岱巖住居的地方相隔并不遠,到達玄武觀的時候正好趕上掌燈時分,不遠處的紫霄宮也剛剛將燈火點上,將若大的宮殿營造一片淡黃色的神彩之中。

“是二叔來了。”一個清亮的聲音從屋里傳來,隨即一個個頭和沈七差不多相貌卻比沈七要清俊得多的少年從房中搶出,一身墨色的衣裳更顯仙逸出塵。正色宋遠橋的長子宋青書,見到俞蓮舟躬身叫道二叔好。隨即向沈七招呼道:“沈師弟,你也來啦!”

宋青書被譽為武當第三代弟子中除楚問仙外的第一人,加上俊俏的相貌以及掌門老爹的出身,在武當上下可算十分得勢。只是他從小接受道家沖虛平和的教育,并不顯得如何頤指氣使,相反和沈七這武當最差勁的弟子處得十分的要好,并不像書中那樣的驕橫自,至少沈七沒有感覺到宋青書有如何的不好。

“是宋師兄??!原來你早就到了。”沈七的心情本來有些落寞,見到宋青書勉強打起精神,算起來宋青書大沈七半歲,每次見面都是師兄師弟的好不親熱。心中卻在暗暗納悶:難道說金庸先生的描述有誤?我的這位宋師兄可是很好相處的,也不像是一根筋通到底的愣頭青,不應該是會為了一個女子做出那樣糊涂事的人??!

宋青書撇撇嘴哼道:“我爹爹他們在商量給三師叔收個徒弟,正在征求三師叔的意見,沒什么意思,咱們出去玩吧?!币贿呄蛴嵘徶鄹孀?。

俞蓮舟本來也沒打算讓沈七進去,眼見宋青書和沈七竟然十分要好,不禁頷首微笑道:“不要走遠了,待會我找沈七還有事情?!?

宋青書連忙答應了一聲,拉著沈七便要離開。武當山上道童師兄弟不少,年紀相仿的也不少,不知道為什么宋青書就覺得和沈七特別的投緣,每次和沈七在一起都會聽到匪夷所思的故事,那些事情是自己從來都沒聽過的,甚至是想都未從想到過的。

沈七翻了翻白眼,他并沒有因為宋青書的待見而顯得如何激動,相反自己表面上看來雖然和他年紀相仿,但實際年齡比起大了十歲也不止,哪里有興趣和這毛頭小子愣頭青一起玩?哼哼道:“宋師兄,我可還有事情!師父交給我的功課還沒完成呢!”

宋青書聞言呵呵笑道:“還是那招‘拔云見日’么?你還沒有領悟?來……我都跟你說了幾萬遍了,‘拔云見日’需要身形合一,可是你就是不聽,難怪不能領悟了。”沈七一手入門劍法練了三年,早已經成了武當上下人所共知之事,就連江湖上也有多事之人傳將出去,成了他人茶余飯后的笑談。

沈七白眼一翻,哼道:“你跟我說的這些難道我不知道么?我已經試了幾千次,但每次勁頭到達劍身,我便控制不住方向,要么傷了自己,要么脫劍離手。為了這回事,我師父已經想了無數的辦法,但都不管用。”

宋青書抓抓腦袋不解道:“這招‘拔云見日’雖然在入門劍法中位列第九式,卻也非那么困難,我使起來很輕松的。”想了想也不明白怎么回事,拽拽沈七的胳膊諂笑道:“要不這樣,我陪你練練,但事后你得給我繼續講慕容復和林平之最后有沒有一起,他們兩個男人在一起真的不要緊嗎?”

沈七眼睛一亮:武當山上不禁師兄弟之間對練,但入門三年,沈七還從未和人對練過。這不是說他沈七如何的孤傲,而是沒有人愿意和這樣一個廢物過招,每次都是托詞,幾次之后沈七也就心灰意冷,與其自討沒趣,不如自娛自樂。俞蓮舟長年不再山上,偶爾回山也只是指點一下沈七的內功,對于他的劍法也只能嘆息。此時有人陪自己練習,可算是十分難得,點頭道:“只要你不耍賴,我再跟你說一段慕容復和蒼老師的故事?!?/p>

為你推薦
赤心巡天

(《赤心巡天》實體書已在全網發售。)上古時代,妖族絕跡。近古時代,龍族消失。神道大昌的時代已經如煙,飛劍絕巔的時代終究沉淪……這個世界發生了什么?那埋葬于時間長河里的歷史真相,誰來聆聽?山河千里寫伏尸,乾坤百年描餓虎。天地至公如無情,我有赤心一顆、以巡天!——————歡迎來到,情何以甚的仙俠世界。

情何以甚 320萬讀過
詭秘之主

蒸汽與機械的浪潮中,誰能觸及非凡?歷史和黑暗的迷霧里,又是誰在耳語?我從詭秘中醒來,睜眼看見這個世界:槍械,大炮,巨艦,飛空艇,差分機;魔藥,占卜,詛咒,倒吊人,封印物……光明依舊照耀,神秘從未遠離,這是一段“愚者”的傳說。

愛潛水的烏賊 623萬讀過
青山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山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會說話的肘子 47.8萬讀過
撈尸人

人知鬼恐怖,鬼曉人心毒。這是一本傳統靈異小說。

純潔滴小龍 31.2萬讀過
沒錢修什么仙?

老者:“你想報仇?”少年:“我被強者反復侮辱,被師尊視為垃圾,我怎么可能不想報仇?”老者摸了摸少年的腦袋,嘆道:“好孩子,我來傳功給你吧?!鄙倌牦@道:“前輩!這怎么行?”老者伸出手:“把你手機給我?!鄙倌昕粗謾C上的變化,震驚道:“前輩!這哪里來的百年功力?”老者微微一笑:“好孩子,這是你在天庭的備用功力,以后急用的時候隨用隨取,別再被人侮辱了?!鄙倌臧櫭迹骸斑@不是法力貸嗎?我怕……”老者:“天庭是大平臺,新用戶借百年功力有30天免息,日息最低半天功力,還沒你吐納一周天多。”……張羽冷哼一聲,關掉了上面的廣告。

熊狼狗 20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城区| 虞城县| 陈巴尔虎旗| 齐齐哈尔市| 涡阳县| 汉寿县| 桐梓县| 白银市| 阿克陶县| 台南市| 得荣县| 余庆县| 江川县| 中山市| 沈丘县| 宁夏| 会宁县| 鹤壁市| 宝坻区| 开平市| 长春市| 墨江| 渝北区| 开原市| 濮阳县| 庆云县| 白玉县| 隆德县| 榆社县| 桂平市| 维西| 海安县| 南丰县| 喜德县| 井陉县| 中西区| 龙山县| 达尔| 崇文区| 大同县|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