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冷艷女國師VS軟萌小皇帝(十一)
- 快穿:牽個手,跟我走
- 聽風陌沫
- 2032字
- 2019-04-27 22:00:00
阿蕪仿佛又看見了當初那個一臉悲傷的少女。
“是我拖累了兄長。”在無他人之時,她一向是喚皇兄兄長的。
“雅姬,你我兄妹相依為命多年,兄長不會不管你。”
那個男人很是溫柔的撫摸了一下少女的頭發,眼神溫和。
當時他別無選擇。
父皇已經昏聵,且寵信于三皇弟,對他和雅姬已經多有微詞,若是他不按父皇的旨意去做,雅姬的命,未必留的住。
那是一向手段溫和的孤云太子第一次雷厲風行,他不想讓自己的妹妹一生活在愧疚之中。
靖安王府從未曾想要謀反,王府的二公子,也不曾欺辱后妃。
書信是假,證據是假,一切的一切,不過是三皇弟一派,利用了父皇的疑心,設了個局而已。
除掉靖安王府,也讓他失了民心。
畢竟靖安王軍功赫赫,他們怎么敢自己動手,惹了民怨。
但是他們低估了靖安王,靖安王是對孤云國忠心耿耿,說一不二,但是其長子卻并非愚忠之人。
當太子殿下開口應下監刑之責,并且親自帶人上門拿人時,便存了江山易主的心思。
他魄力不夠,能力也不夠,與其坐上那個位子愧對于民,不如拱手相讓給合適的人。
三皇弟是決計不行的,為了一己私利,陷害忠良之人,必不可成一國之君。
莫說是他,連父皇都不會答應的。
但是就算不打算讓三皇弟繼承皇位,父皇依舊偏疼他,才讓他行事愈發荒唐。
老皇帝病重,太子極快的拿下了朝政,控制了局面,幾乎是一路大開方便之門,迎叛軍入京都。
但是這些事情,并不是擺在明面上的,太子殿下,他要讓下一任皇帝,堂堂正正坐上那個位子,為此甚至心甘情愿搭上自己做墊腳石。
但是雅姬不愿意,若是迎了叛軍入京,兄長必死無疑。
她不忍兄長不能得償所愿,又不愿兄長賠了命,所以求了漣蕪。
除了隨雅姬一起帶了昏迷的太子殿下離開的那一城百姓,旁人只知朝局昏庸,太子懦弱無能,殘害忠良,卻不知其中的彎彎繞繞,也不知道,他們所憎恨的那人,其實極其溫柔。
漣蕪第一次見到那個少女的時候,她明媚張揚,自那伙地痞流氓手上替原主解了圍,種下了因。
又熱情的纏著原主要交朋友,結了幾分的緣。
原主其實并不是觸動于其哭訴和懇求,若非天意弄人,那個少女知曉她的身份,跪在她面前哀求的時候,她不會出手相助。
原主全了因果,卻也不知,究竟是幫了她,還是害了她。
可是任是誰也不能說怒極起兵的靖安王和其長子有罪。
生而為人,他們忠孝已經難兩全,他們為了國泰民安,領兵駐守邊疆,浴血殺敵,卻被自己忠于的皇帝下令滿門抄斬。
怎能不恨?怎能不怨?怎能不怒?
若是論陷害,靖安王與那位下令的陛下大人,可是嫡親的兄弟,一路扶持其上位,有無反心,陛下當真不清楚?
至于王府的二公子,也是陛下看著長大,是何為人,難道不夠了解?
僅僅憑幾封偽造的信件,拙劣的誣陷,便輕而易舉定了罪,還不是因為帝王心中存了疑竇,生了忌憚。
手足之情,親人之誼,君臣默契,一夕之間便成了笑話。
老靖安王聞旨便吐了血,未及攻入京都便溘然長逝。
下旨要他滿府之人性命的,是他嫡親的兄長,奉旨行事的,是他看著長大的太子殿下,就像生生剜他的心。
“前人的債,就合該由后人來還嗎?”院中的少年并未落淚,聲音卻極低。
在他僅存的對父皇的記憶,那個溫柔和藹的男人,從未對任何事發過怒,不論是對子民還是他和母妃。
“每一個朝代的興盛衰落,都是有跡可循,有其必然的因果和軌跡。”
阿蕪淡淡出聲,語氣平靜,不管是一百多年前的那個男人和琴矢,還是百年前的雅姬和太子殿下,還是如今的昇沉和孤云國,結了因,便會有相應的果。
那個男人生性暴戾,是因,所以失去了民心,亡了國,是果。卻出手救了琴矢,結了因,后琴矢為了其屠城是果。
百年前,老皇帝昏庸,太子決意要置之死地,為百姓換個明君,是因,改朝換代,是國。
雅姬救原主脫身,是因,原主為一城百姓提供了隱世之所,是果。
百年前留的因,那一城在外人眼中不翼而飛的百姓,是當年還是青云皇子的當今青云皇帝無意闖入,曾給昇沉留下深刻印象,是因,殺了昇沉的父皇,是百年前得的果,逃出來后又派人四處搜尋孤云國當初僅剩的那些百姓的住所,也是百年前的果。
只是那些事情,有的隨著歷史湮滅,有的還正在繼續,孰是孰非,誰人又論的清呢。誰無辜,誰又不無辜呢?
“宿主,007好難受啊。”
身為系統的小團子第一次體會到人類常說的心塞感,在阿蕪的識海里,聲音都變得有些蔫噠噠的。
“這就是歷史啊。”
阿蕪并沒有去安慰它,也沒有去安慰那個失魂落魄的少年。
這是那個人教給她的道理,歷史從來不是慘劇,而是悲劇。
并不是血脈鑄就的才叫歷史,哪怕歷史從來離不開鮮血的灌溉。
不光是如今,還是過往,亦或是未來,每個人,都會成為,或是已經成為,亦或是終將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慘劇并不是最讓人感傷的事情,因為你明明確確知道,是誰的錯,是誰為惡,可是悲劇不一樣。
誰都無辜,誰又不無辜。沒有人說的清,沒有人論的清。
卻真真切切,讓人避無可避,去直面那些悲哀,卻無能為力。
論不清對錯,所以那個男人讓琴矢帶小七走,讓其修無情道,丟了小七的身份,做了漣蕪,道不明是非,所以百年前的孤云太子準備坦然犧牲自己,說不清恩怨,所以如今的青云國帝王在慢慢的磨著,想以盡量小的損失,收復那些當年便應該歸順的孤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