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不住蒲秀夫的熱情相請,只能留下用飯。
蒲家的伙食不錯,三菜一湯,有一個葷菜。
中午時分,也只有蒲秀夫兩口子在家,墨玉珩隨口問了幾句,蒲秀夫搖頭嘆息道:“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心思了,管不了他們,只能分家單過。”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墨玉珩和顧南喬也不好多言,趁著吃飯閑聊,墨玉珩也把自己的來意說明。
蒲秀夫一聽,高興的道:“早就勸你來蒲家村定居,你就是不為所動,現在終于想開了?不容易啊,你要買地皮,下午我陪你轉轉,定給你選個風水寶地。”
“那就拜托蒲叔了,這件事讓您多費心。”顧南喬甜甜的道謝:“蒲叔,您真是個好人。”
蒲秀夫哈哈大笑,慈愛的看著顧南喬,忍不住打趣:“你這女娃嘴甜,阿墨性子太悶,你們倒是互補。”
“蒲叔......”顧南喬臉皮挺薄的,被蒲秀夫這么打趣,小臉披上了一層紅霞,嬌艷欲滴。
“好了,不打趣你們了,免得把阿墨氣跑。”蒲秀夫懂得適時收手,再說了,阿墨一直都住在深山,不愿移居,現在卻主動上門買地建房。
用腳趾頭想,蒲秀夫也不難猜出是為了眼前的女娃。
“姑娘,你叫啥名字?”蒲嬸在一旁看得樂呵,等蒲叔開完了玩笑,這才問起了顧南喬的名字。
“我叫顧南喬,我的名字來自詩經。”顧南喬抿嘴輕笑:“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真是個好名字。”蒲秀夫贊嘆了幾句,能當村長的人,肚里自然有點墨水,他念了一句詩。
“南方有佳木,臨風自獨立。”
顧南喬知道這兩句詩出自《茶經》,暗喻的也恰恰是她的名字。
“蒲叔才是滿腹詩書,南喬佩服。”顧南喬笑著道。
四個人說說笑笑吃完了飯,顧南喬更是積極主動的幫著洗碗收拾廚房。
蒲嬸對此對她印象更好,先前還喊她顧姑娘,等到兩人從廚房出來時,她已經拉著顧南喬的手,一口一個喬妹的叫著。
蒲秀夫見此也轉口喊她喬妹,一來顯親近,二來也是把顧南喬當成了自己人。
下午,蒲秀夫和蒲嬸沒下地,而是陪著顧南喬和墨玉珩在蒲家村閑逛。
通過跟蒲嬸的交談,顧南喬也了解到不少蒲家村的事情。
蒲家村總共有六十多戶人家,但不是所有村民都姓蒲,還有姓林、李、葉,蒲家村是個外來人口聚集地,本地村民不到二十戶,其余的都是從別處移居到此。
蒲秀夫帶著他們在村里轉了轉以后,便帶著他們去了一處山腳下,他指著十米開外的河流,對墨玉珩和顧南喬道:“阿墨喬妹,這個位置如何?雖然是靠近村尾,但是地理位置極佳,風水也很好,財源廣進呢!”
顧南喬對風水不了解,但是以前也聽家里人提過,鄰水而居,最重要的就是看水流。
按照她聽過的那些風水特點,這個位置確實是塊風水寶地,河流剛好在這里轉了一個彎,大門對著河流的話,剛好能看到河水往這里流淌,卻看不到河水流走。
這塊地靠山靠水,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