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芳人杳,頓覺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總被詩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楚涵君很納悶,她正在讀張炎的詩,可是窗外有人卻接住下一句。
“是誰?”
過了一會(huì)兒,門外出現(xiàn)了一個(gè)女子走了進(jìn)來,她害羞的用扇子遮住了臉。
“打攪了,我本是路過這兒,只不過,我遠(yuǎn)遠(yuǎn)的就聽見有人在讀詩,我便好奇,就過來聽聽,果真,還真是!”
楚涵君一看見有人欣賞,她便激動(dòng)的語無倫次。
“不打攪,不打攪,你要是喜歡,這詩集就送你好了。”
“不敢不敢,我本就是賤奴一個(gè),哪敢去拿您的東西,那……我還有事,就…就此告別吧!”
香玲是喜歡這詩集,可是她明白,身份差異,卻只能讓她做一些卑微卑賤的事。就連讀書,都是自己偷偷自學(xué)的,怎敢,我怎敢去拿!
自卑的心,頓時(shí),孑然一身。
香玲從小父母雙亡,后來被老鴇看見,就被帶到了青樓,之后,她就很努力,努力學(xué)習(xí)琵琶,努力學(xué)唱戲曲,終于成為了頭牌。
可是,成為頭牌的她卻一直開心不了,每當(dāng)走進(jìn)私塾時(shí),她的心就定在這里。
聽著里面朗朗的讀書聲,不知不覺的飄到了里面沉醉沉淪。
那天,她路過楚府,聽見有人在讀詩,就被吸引住了。
于是,第一次的見面,就悄悄地出現(xiàn)在彼此的內(nèi)心之中,靜靜的發(fā)了芽。
這件事,過去之后,楚涵君一直很想找到那天的女子。
可奈何只知道她拿著一把扇子,更何況,那天她還遮住了臉,這樣就更大海撈針了!
于是,她便心灰意冷的坐在書桌前,盯著樹上的鳥兒發(fā)著呆。
看著看著,她突然站了起來,奔向了書房。
她翻著書架上的書,似乎在找什么,突然一張紙跌落在地上。
她高興的拿起來,緊緊的塞在懷里。
“還好沒有弄丟!”
那張紙上張炎的詩,就是上次那首。
她找到了爹爹,說哪個(gè)女子能接下一句的詩,就重重有賞。
雖然縣令不知道女兒為什么要這么做,但是,畢竟是自己的寶貝女兒啊!那只能照辦了!
告示貼了不到半天就來了好多人,來的人大多數(shù)是為了賞金,一句兩句都離不開錢。
楚涵君一聽,就甩了甩衣袖,就離開了。
貼了一天了,依舊如此!
天暗了,心更冷了!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元節(jié),卻無論如何也欣喜不了。由于爹爹的催促,只好去了罷了!
風(fēng)越來越大了!
吹的樹梢顫顫,鳥兒躲進(jìn)了窩里。
夜深人靜,大街上卻是熱鬧之時(shí),可有一人心是空冷的,像浸透在冰涼的水里,慢慢的刺到骨頭里,冷到神志不清,昏昏糊糊。
中元節(jié)有一個(gè)習(xí)俗,就是猜謎,你在燈籠出一個(gè)謎,如果有人答對就拿走燈籠,倘諾看見一人拿著你的燈籠,就找到志同道合的摯友。
楚涵君出了一個(gè)謎“哀愁釋處鋤橫挑,半為李飛半桃飄。”
“楚字是不是?”
楚涵君很詫異,誰這么快就猜到她的謎底。
“正是如此!”
楚涵君回過頭,準(zhǔn)備把燈籠遞給了答對迷題的人。
可是當(dāng)她回頭時(shí),人卻不見了,只留下一只香囊,香囊里有一只金色的鈴鐺。
風(fēng)愈加的大。
“叮鈴……叮鈴”
這一刻,她的心卻飛走了,大腦已經(jīng)空了。
等到清醒之時(shí),她問了丫鬟可看清人的模樣,丫鬟卻說是一個(gè)女子,但蒙著面,卻未曾看清模樣。倒也是令人唏噓不已啊!
回到家中,她躺在床上,手里拿著金鈴鐺,不時(shí)的還晃了一晃。
“叮鈴……叮鈴”
鈴鐺聲音之清脆,楚涵君的心也隨之飄去。
鈴音催相思,心意如浮沉。
夜深漫漫長,我心悠悠鳴。
倘若知曉處,最解相思苦。
可惜不知處,怎解相思愁?
是啊,怎解相思愁?
到頭來,還是心灰意冷默默思戀……
第二天一早,楚涵君就拿著香囊去了衙門口,張貼了告示:昨日猜謎時(shí),遇一摯友,可惜只有這香囊一只,金玲一個(gè)。倘若能拿著昨天我出的迷題,這燈便送與你。
貼完了告示,楚涵君就準(zhǔn)備回去歇息,突然一個(gè)委婉動(dòng)聽的聲音飄起,慢慢的進(jìn)入她的腦海之中,揮之不去。
“哀愁釋處鋤橫挑,半為李飛半桃飄。”
香玲輕輕的摘下了告示,走到楚涵君面前,遞給了她說道:“多謝姑娘。”香玲頓了頓又說道:“這香囊本是我娘生前留下的遺物,對我來說金貴的很,多謝姑娘您拾到,并且歸還與我。”
楚涵君看著面前帶著面紗的女子笑了笑說道:“無妨!無妨!只是……”
“姑娘你且說罷了,不打緊!”
楚涵君擺弄著手,微微抬起頭望著香玲說道:“你可是那天和我讀詩的女子!”
楚涵君直接了當(dāng)?shù)膯柸ィ膊辉诤跏裁辞槊媾c否了!
香玲聽了之后,就摘下來面紗,遞給楚涵君。
“正是小女子!還請姑娘莫要嫌棄我一個(gè)青樓女子不懂禮數(shù)啊。”
楚涵君一聽,激動(dòng)的拉著她的手:“可否能請你到府上歇息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