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

產業政策與競爭政策是現代國家調節經濟的兩種方式。產業政策法與反壟斷法分屬于經濟法體系的兩個基本構成,前者屬于宏觀引導調控法,后者屬于競爭法(市場規制法)。

在市場經濟和法治國家,其產業政策遵循市場規律,只是在某些市場機制難以發揮作用的領域(社會資本不愿進入而投資不足,或投資過于膨脹的行業),才由國家出面運用財稅、金融等手段予以促進或制約其發展。并且,國家的這些調控措施是受到預先制定的法律(產業政策法)的嚴格規制的。但即便如此,這些國家的產業政策和產業政策法有時也會背離市場規律,產生妨礙市場機制運行和扭曲經濟結構的不良后果。這是因為存在“政府失靈”問題。

產業政策“政府失靈”諸多表現之一是其限制自由競爭,妨害市場機制自發的調節作用,同國家競爭政策,特別是反壟斷政策發生沖突,同樣,產業政策法同反壟斷法也會發生沖突。在市場經濟和法治國家,盡管該兩種政策都尊重市場規律,并都受到法律規制,但該兩種政策和兩種政策法的價值取向畢竟各有所側重:反壟斷法更注重自由和公平;產業政策法則往往側重于效率。由此難免造成為了追求“規模效率”等目標而忽視和放縱壟斷。職此之故,這些國家不僅在立法時注意處理兩法之間的關系,讓其能夠銜接和協調,實踐中也需要建立兩法的沖突協調機制。

在市場經濟和法治尚不夠完善,并且有著行政權力為中心傳統的中國,該兩種政策和法律之間的問題就更為復雜。在這里,人們為了追求經濟快速發展而將“效率”放在優先地位,十分青睞經濟力集中和“打造航空母艦”,縱容和培育壟斷,忽視壟斷所帶來的限制競爭和不公平等弊端。更由于幾乎所有大型壟斷行業和公司都具有公權力色彩,或就是由權貴們實際控制著。權貴資本家們在貪婪地汲取財富的同時也影響著國家的公共決策和法律,因此形成競爭政策和反壟斷法在這里不能受到應有重視和難以切實實行,而產業政策卻備受推崇的局面。加之這里產業政策的法治化程度不高,政府法規和部門規章居多,權力行使排斥法律規制,當政者可以借口市場變化隨意作出調整,使得本來穩定性較差的產業政策容易偏離其應有軌跡,違背公平競爭原則,同反壟斷法發生沖突。

由此可見,在當前我國要妥善處理產業政策、產業政策法同競爭政策、反壟斷法之間的關系,存在著兩個層面的問題:一個是法律問題;另一個則是法外的問題,即國家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的問題。法律問題既包括對產業政策法治化程度的提升,對立法目標、價值的正確定位和其他立法與實施制度的完善,也包括對反壟斷法地位的提升和對立法與實施的完善。而要切實做到這些,更深層次的問題在于大力推進國家經濟、政治體制改革。舍此,法律問題是無法得到根本性解決的。

賓雪花博士的專著《產業政策法與反壟斷法之協調制度研究》其選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對此進行全面、系統、深入和比較到位的專題研究的,在國內并不多見。作者運用“國家調節說”經濟法基礎理論,把產業政策、產業政策法同競爭政策、反壟斷法之間在概念、宗旨、價值、原則、地位以及立法和實施上的各種特點等方面的聯系和區別,作了準確而清晰的表述。總結分析了長期以來各國在實踐中形成的對于兩種政策和兩法各種具體協調制度。在此基礎上,提出和論證了如何構建中國兩法之協調制度的設想和立法建議,包括完善產業政策立法,使之向“創新驅動型產業政策法”轉型;以反壟斷法為重心設置中國制度的構想,等等。這些論述觀點明確,有理有據,具有可操作性。反映作者有較堅實的法學功底和較強的獨立科研能力,在研究中傾注了大量心血。

本研究成果也涉及如何正確處理兩種政策和兩法協調配合關系的更深層次問題,即有關推進國家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問題,但由于本課題主要是談法律層面的問題,體制改革并非本課題重點,雖然可能使讀者會有余意未盡的感覺,但也不能苛求。總的說這是一部較成功和很值得一讀的學術著作,特向讀者推薦。

漆多俊

2012年10月30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宁县| 南皮县| 卢氏县| 南皮县| 金塔县| 米林县| 华阴市| 昭通市| 巫溪县| 东山县| 盖州市| 阿巴嘎旗| 深泽县| 巍山| 东安县| 务川| 胶南市| 河津市| 万宁市| 交城县| 湖北省| 敦煌市| 岚皋县| 玉山县| 信宜市| 昌都县| 华安县| 南阳市| 黄平县| 镇坪县| 诸城市| 南宁市| 台江县| 金阳县| 松潘县| 十堰市| 呼伦贝尔市| 云梦县| 贡嘎县| 黔西县| 漳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