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我的大學

在2007年的秋天,我就要滿十八歲的時候,我曾經有過一段時期的大學經歷。之所以是一段時期,是因為我只在學校里呆了幾個月,然后就退學了。

這一切還要從高考結束以后說起,那年我的高考成績考的自認為不算好,也不算差。勉勉強強可以讀一個好一點的大專,雖然連本科線都沒過,可是在我們那個非重點普通高中里,在我們班我的成績已經算是不錯的了,我們省算是個高考大省,我的高考成績在別人看來也屬于那種高不成低不就的水平,多考一點的話勉強能上個三本院校,復讀的話也沒什么指望過本科線,去上個大專的話又有些可惜。不過,當時我可沒這么想,從小就被讀書無用論洗腦的我,對上大學一直沒什么興趣,對三本院校更不感興趣了,覺得學費又貴,位置還都特別差,專業也都是沒有什么實用性的專業,不如去讀個大專。畢業找工作也不用高不成低不就。我父母當時對我漠不關心,在我上高中以后就不報什么期望了,他們之所以還能讓我繼續上下去,主要是家庭條件還沒差到我必須未成年就得賺錢養家的地步。從初中開始,看到好多跟我的成績差不多的同學都不得不退學外出打工的時候,我還是感覺到挺慚愧的,我在高中也幾度想退學,可沒那種勇氣,退學也不知道能干什么,就這么混到了高中畢業。填報志愿的時候,我沒什么主見,一切都是聽了我當時班主任的勸告,他幫我報了一所位于我們省會城市的一所大專院校。報這個學校的原因說起來有些可笑,首先,這學校位于我們省會臨菑,曾經還叫做“臨菑大學”,后來不知道為什么竟然降級了,從臨菑大學變成了臨菑職業技術學院,別的學校都是越混越好,這學校竟然越混越差,簡直有些不可思議。雖然臨菑大學已經成了職業技術學院,可在當地人眼里,還一直簡稱為臨大,畢業的學生也自稱臨大畢業的,畢業以后在當地找工作還是有點優勢,讓人覺的你是個大學生而不是一個大專生。并且學校的位置就在我們省最好的大學一稷下大學旁邊,以前讓很多不知底細的人誤以為我們學校跟稷下大學的關系會像北大跟清華的關系一樣。主要是聽名字很唬人,在中國,很多以省會的名字當大學的學校大部分很牛,比如武漢大學,南京大學。也有好多特例,比如太原大學,哈爾濱大學,SJZ大學等等。當然,還有我將要報考的,曾經的臨菑大學,感覺挺牛,其實卻是一個不入流的高職院校。而稷下大學才是我們省唯一的一所211、985學校。

我們班主任推薦我報這學校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這是一所正規的國辦學校,比那些騙錢的民辦野雞學校正規一些。而且,這所學校“歷史悠久”,悠久到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好多的畢業生已經成為當地重工業國企的骨干了,找工作的時候這些師哥會照顧師弟的。而且還位于市中心,比那些位于荒山野嶺的大學城里,而且成立沒幾年,大多數還是一個大工地的民辦學校強多了。

給我分析了半天以后,我的班主任認為我報考這個學校是最正確的選擇了。這所學校雖然在本科生眼里算是不入流的爛校,可在我們省所有高職院校里,它的機電一體化專業在全省大專院校里相當于清華,哈工大一般的存在。因為我的分數不算高,報考機電一體化專業不知道還能不能被錄取。當時他還給我們班好幾個人推薦報考這所學校,最后好像只有我聽了他的話真的去了。當時對于未來我感到一片迷惘,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未來能做什么。對于班主任的勸告我也覺得無所謂,只要能去大城市,離家鄉父母遠遠的,去哪里學什么都無所謂。

我記得在填報高考志愿之后我還專門去這所學校看了看,這學校位于我們省會臨菑市區的東南角,已經快到二環邊上了,雖然已經成了職業技術學院,可學校大門口還有“臨菑大學”四個字的小牌坊,像是一個文物古跡。并且還是用甲骨文寫的,給人感覺學校不是有三十年的歷史,而是有兩千年的歷史似的。隨著城市越建越大,曾經屬于郊區的學校已經成了城市的黃金地段,這學校旁邊緊挨著赫赫有名的稷下大學,相比之下,我們學校還沒稷下大學的一個學院大,后來來這上學才知道,我們學校以前也沒那么小,只不過為了要在郊區建新校區,重新變回臨菑大學,為了籌錢把老校區賣了一半,所以才變的這么小,小到連操場都沒了。現在新校區還沒建完,老校區只拆了一般,等新校區建完,老校區也會賣了整體搬到新校區去。知道這事以后覺得挺傷心的,意味著等我畢業以后,這校區將不復存在,將被一座CBD取代,而在這生活學習的記憶也將被抹去。

不久之后以,我收到了一個很不幸的消息,由于今年報這學校機電系的太多,我的分數不夠,被調劑到了這學校的另外一個專業,一個剛跟風隨大流開設不久的專業一一市場營銷專業。對于這樣的結果,我的父母都對之嗤之以鼻,在他們眼里,去這種交錢就能上的學校純粹是浪費時間,去那里上學就是拿著他們的血汗錢去玩的。他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也不奇怪,他們過去是聽著‘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這樣的新聞長大的,尤其是高校擴招以后,學歷也越來越不值錢。而且我父母都是做小買賣的生意人,從來都是相信讀書無用論的,他們的想法也從小感染了我。盡管如此,不去上學還能干什么呢?想了很久也沒想到出路,在猶豫了三個月以后,我還是來到這所學校報道了,正式開始了我的大專生活。

這所“歷史悠久”的大專院校跟全國大多數大專院校應該差不多,一進大門,迎面便是這個學校最高最氣派的建筑一一辦公樓。樓頂上還豎著八個紅色的大招牌一一臨菑職業技術學院,晚上會亮著紅光,很遠的地方都能看到。

從大門進去,往左和往右兩條路,正對面是辦公樓,往右走就是我們學校的圖書館,往左走就是我們學校機電系的教學樓。

因為我們學校人數規模都沒大到需要這么大的一座樓辦公的地步,所以,這么一座大樓除了一層,二層以外,再往上其它的都是各專業的教室。我們學校一共就兩座教學樓,被學生戲稱為“中央軍和雜牌軍”,屬于“中央軍”的就是機電系的教學樓,人數最多,實力最強,整座樓都是機電系的,另外一個就是這個辦公教學公用樓,我們學校其它的專業都在這樓上,包括汽車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生物系、藝術系、經濟管理系、外國語系、旅游管理系等等。

聽名字感覺學校院系挺多的,但好多專業的人數連個小教室都坐不滿。

辦公樓后面就是我們學校的操場了,說是操場,其實就是一大片水泥地,邊上立著幾個籃球架子和。不管是開學典禮,體育比賽還是組織各種活動,都只能在這操場上舉行。

再往后就是兩座宿舍樓,一前一后,前面是女生宿舍,后面是男生宿舍。

跟宿舍樓對著的就是我們學校的餐廳了,上下兩層,第一層是學校直營的大鍋菜,第二層是出租給個人賣各種風味小吃,大鍋菜的位置雖然好,可生意明顯不如各種風味小吃。

本來在餐廳和宿舍樓后面還有操場的,只不過我去的時候操場已經被賣了,正在建一座CBD,用彩鋼瓦跟我們學校隔開,從白天到晚上不間斷傳來各種噪音,我的宿舍正好背陰,打開窗戶就是一個大工地。

對此我們也都無可奈何,似乎在這里苦熬三年,都不一定能等到工期結束,似乎只有畢業了才能脫離苦海。

因為就兩棟宿舍樓,所以住的比較緊張,每個宿舍都住了八個人,第一次見到宿舍比較失望,跟以前想像的大學宿舍很不一樣,倒是跟高中宿舍沒啥區別,唯一的區別是上下床的質量好了一點,睡在上鋪翻個身不再吱吱響了。

宿舍沒有陽臺,考慮到學生還有曬衣服的需求,學校在窗外架了一根鋼絲讓我們曬衣服,但是考慮到窗外就是工地,一旦風把衣服刮到工地上就等于找不回來了,住在陰面的我們沒幾個敢這樣曬衣服的。

宿舍內除了四張上下床加一張梳妝臺和一個大柜子就什么都沒了,連插座也只有門口有一個公用插座,不過還好,那時候沒有天天給手機充電的需求。

到了大專以后,不用像高中時那樣整天需要把被子疊的整整齊齊的變態要求了,所以整個宿舍顯得亂哄哄的,各自還在自己的床頭貼了一些“一帆風順,努力,奮斗”之類的勵志語錄,或者一些明星海報。

由于這宿舍背陰,一年四季看不到陽光,臭襪子臟衣服到處亂扔,還有人經常在宿舍里抽煙,所以宿舍里總是有一股潮濕陰冷的怪味。

不過這宿舍的條件還是比高中要好不少,因為這宿舍還配備了風扇和暖氣,這樣夏天和冬天就沒那么難熬了,風扇是那種掛在天花板上的轉頭風扇,一個風扇供八個人雖然有點力不從心,可總比沒有強,雖然這宿舍每天只有臨睡和起床兩個時間段有電,可到了夏天,晚上熄燈以后,唯一不受斷電控制的就是這風扇了。

暖氣也是這樣,為了防止我們窩在宿舍里不去上課,冬天只在熄燈前一個小時供暖,熄燈后就不熱了,其他時間宿舍基本上跟冰窖似的,讓人窩在被窩里不敢伸手。

去學校報道的第一天,我首先認識了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一孔乙己。之所以叫他孔乙己并不是因為他父母是魯迅的粉絲,故意給兒子起這樣的名字,而是我們給他起的外號,沒多久大家都這么稱呼他了。他本來就姓孔,而且還是從孔子的老家曲阜來的,據他說他姓的孔屬于外孔,還沒資格自稱孔子的某某世孫。看到他的第一印象就會不自覺的想起魯迅在《孔乙己》里形容的孔乙己的形象:身材高大,臉色青白。額頭寬大,跟傳說中的孔子的長相很像,完全就是一副孔子七十多世子孫的模樣,而且這長相看上去一臉官像,如果年紀再大幾歲,梳個大背頭穿身中山裝的話,典型的官老爺長相。

不過,現在的孔乙己一看就知道是那種家庭條件不好的人,身上穿的一身新衣服很明顯像是特意為來報到特地準備的。往后的日子,這身衣服他一直穿到天氣變冷沒換過。

孔乙己來自曲阜一個比較偏僻的農村,雖然是孔子的老家,可是教育資源卻特別差,孔乙己光遺傳了孔子的長相卻沒遺傳孔子好學的基因,雖然寒窗苦讀十幾年,高考時卻連本科線都沒過,最終只考進了這所被主流斥之為爛校的大專院校,跟我們這些混天聊日人為伍。

雖然我覺的這學校不怎么樣,可孔乙己卻自我感覺良好,在他們老家也這么覺的,能考進這里已經是很不容易的成就了,來之前他們家還擺了好幾桌升學宴,他父母放著鞭炮帶著殷切的期望把他送來這里的。他的高中班主任也給他做好了未來八年的規劃,先在這學校苦讀三年,然后專升本考入隔壁的稷下大學,然后再苦讀兩年去考研。考上以后最好是碩博連讀,這樣下來最不濟也可以留校當講師了,這樣作為一個只會考試的書呆子就可以進入體制成為人上人了。

他聽了他的規劃以后,佩服的五體投地,也為自己感到慚愧不已。

“這么早就定好升本,考研,考博的規劃,是不是太早了呀!”聽他說完后,我首先好奇的問。

“笨鳥先飛啊!我要是學習好點,能考上本科的話,就能跳過專升本了,可能連考研都不用了。”他有些恨鐵不成鋼的向我抱怨的說。

我突然明白這世界上的人果然是人各有志的,有著各種不同的想法,也有不同的人生目標。

像我這種抱著來這混日子的心態來這上學的人是不能理解的,我覺的在人生最好的時代,天天抱著課本研究魯迅在第二自然段為什么會說這句話,這樣的人生挺無聊的,尤其有高中三年就夠了,再來幾年這樣的生活,感覺就要瘋了。

但感覺孔乙己不這么想,他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了,也可能當成了一種習慣,一旦不學習,似乎就不知道還能干什么了。

只不過,讓人好奇的是他這么好學,為什么連本科線都過不了呢!

“你沒專升本或者考研這個想法嗎?”他問道。“沒有。”我回答。

“那來這上學,畢業了能干什么?”

“嗯……你有沒有聽過這么一個笑話”。

“什么笑話”。

“你來大學干什么?你離開大學之后打算干什么?”

孔乙己茫然搖了搖頭。我見狀,得意的笑了笑說:“這是大學最著名的笑話,你居然沒聽過?”

孔乙己還是只能搖頭。我說:“來大學干什么?混!離開大學之后干什么?混混!”

孔乙己聽了,毫無反應,我剛覺的尷尬,笑話白講了,這時,孔乙己突然笑了起來。

我開始明白,原來孔乙己的腦子確實不怎么好用,難怪考不上本科。

“你除了學習以外,還又沒有什么愛好啊?”我接著問孔乙己。

“愛好?什么樣的算愛好?”他表示不解。

“就是你不學習的時候都喜歡干什么,你不可能把數學課本當小說看吧!”

“除了學習,哪還有心思干別的!你有什么愛好呢?”他反問我。

“我喜歡看電影”。

“電影?什么樣的電影?”

“嗯,很多類型的都喜歡。比如像黑澤明、楊德昌、科波拉、王家衛、張藝謀之類的。”

孔乙己露出很驚訝的樣子,他說他只聽說過張藝謀,其他幾個連名字都沒聽過。

其實我自己也沒怎么看過這幾個人的電影,只是為了顯得有品味才這么說的。

“你高中有時間看他們的這些電影嗎?”他問道。

“怎么可能連看電影都沒時間呢?連談戀愛都有時間的呀!”我說。

這個回答似乎讓他羨慕不已,他嘆了口氣,給人感覺像是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一樣,開始顯出頹廢的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我說我有時間談戀愛似乎讓他想起曾經他也有過喜歡的人,只不過只能放在心里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源县| 克山县| 昌图县| 噶尔县| 长顺县| 前郭尔| 永平县| 万山特区| 紫云| 全州县| 安龙县| 樟树市| 安国市| 广安市| 宁津县| 女性| 乌拉特中旗| 桂平市| 孟连| 东阳市| 崇州市| 西充县| 曲阜市| 西昌市| 灌南县| 阳山县| 东山县| 磴口县| 蒙山县| 澄江县| 巨野县| 全椒县| 府谷县| 鲁山县| 永胜县| 湾仔区| 慈溪市| 山阳县| 靖宇县| 老河口市| 久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