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創業的資源基礎與社會扶持研究
- 何翠香
- 5字
- 2019-09-21 03:56:07
第一章 緒論
一 選題背景
目前,有大量的研究文獻表明,創業對改善就業、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有積極的影響。美國國家創業指導基金會(NFTE)發起人史蒂夫·馬里奧蒂(Steve Mariotti)曾指出,相對于提供工作、更多福利和政府無效支出等措施,創業是更有效的擺脫地區經濟困境的一項社會事業。創業活動的發展在推動和促進國家或地區的技術進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周冬梅,2011)。我國傳統的經濟增長是以勞動密集型生產方式拉動,而近年來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已不再適應經濟發展的新要求。在經濟轉型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的轉軌就業人員、農村轉移人口,以及近年來高校擴招帶來的青年就業,為當前我國經濟改革提出了巨大的挑戰,而鼓勵創業和自主擇業被視為解決當前經濟社會問題的有效舉措。通過創業創新誕生了大量的民營企業,這些企業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吸納了大批待就業人員,隨著民營企業的不斷壯大,在創造價值的同時也帶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據統計,2012年,我國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吸納的就業人員達到13200萬人,解決了35.6%的城鎮人口就業問題,比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吸納就業率高出15%(蔡棟梁等,2015)。截至2015年,非公經濟企業的數量已達到市場主體的90%,并創造了高于60%的國內生產總值,對稅收的貢獻率超過50%,對就業的貢獻率超過80%,在新增就業中,非公經濟的貢獻率更是達到90%。[1]由此可見,非公經濟在拉動就業和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的作用正在逐年加強。
創業過程就是創業者通過戰略導向、發現并把握機會,搜尋、獲取、調動資源,并將資源運用到創業活動中來。資源不僅包括創業資本、還包括人力資本(主要是指創業者和創業團隊)、管理資源、技術資源、信息資源、環境資源等。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擺脫創業過程中的資源短缺,如何更有效地整合外部資源,實現組織內外部資源的有效互動機制是創業成功的關鍵(周思偉,2010)。一定的資源為企業戰略制定和實施提供了保障,從而為新企業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創業資源對創業組織成長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然而,由于創業個體或者企業的資源稟賦的局限性,通過各種途徑獲取創業所需的核心資源便成為創業成功的關鍵。為了鼓勵創業,國家和各級政府制定了許多具有針對性的創業扶持政策,金融機構、社會組織等部門為積極配合國家的創業政策也紛紛出臺了各項優惠措施,這些國家政策與相關的金融政策一起構成促進創業的政策體系,為不同類型的創業者給予政策、環境、資金、稅收等方面的扶持和優惠。因此,在這一背景下,本書基于我國創業資源條件,從創業資源基礎和社會扶持兩方面對我國創業問題進行研究。在梳理創業相關理論和文獻的基礎上,重新構建了創業資源分類體系,并選取影響創業的幾個關鍵因素進行實證分析,通過理論和實證相結合的方法,深入剖析資源基礎對我國創業的影響機制,以期在發掘新問題的同時豐富創業研究的框架并把握其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