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博因斯的天
- 從接觸到爆炸
- 零點中兒
- 2061字
- 2019-04-09 17:15:39
“陳豪?”陳托邦聽到周林教授的話后不可思議的問:“周教授,您……”
“我不確定!”周林堅決的說:“這只是猜測,但是我們來這里的目的還不是這個!是核聚變!陳托邦和凱西,你們兩個也到處看了,你們覺得他們有可能有核聚變技術(shù)嗎?”
陳托邦沒有說話,但凱西好像有什么發(fā)現(xiàn)。她仔細思考了一會兒然后說:“其實目前還沒有發(fā)現(xiàn),但是我有一個猜測!”
“說來聽聽。”周林教授冷靜的問。
“我聽說博因斯的田地都是在地下。”凱西頓了頓說:“我在想,如果農(nóng)作物要生長應(yīng)該離不開光!”
“聰明!”周林教授興奮的夸贊著凱西:“走!我們?nèi)サ叵驴纯矗 ?
周教授說完就往城里走去,陳托邦卻是一頭霧水。他連跑帶跳的更上了凱西:“凱西學姐?你可以和我解釋一下嗎?”
“笨!你想想,植物要光合作用就一定得接觸光。”凱西笑著說:“雖然理論上只要是光照就可以。但是光照強度一定要足夠,你想想一個城市的人口要吃飯。那里一定消耗不少的電能!”
“所以你覺得核聚變發(fā)電站是在地下?”陳托邦激動了起來:“對啊!我們城里沒有看到電線和發(fā)電設(shè)備,那設(shè)備一定是在地下才對!”
“開竅了就好。”凱西說著笑了笑:“快跟上,不然周教授就消失了。”
陳托邦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與周教授的確已經(jīng)拉出了一些距離。周教授似乎也很興奮,但是三個外來人怎么知道地下的入口在哪兒,瞎逛了一會后還是回去找了邁特才帶他們來到了地下。
地下的入口其實到處都是,因為基本上大部分的家庭都有耕地,為了方便日常勞作所以才建的四通八達。
他們跟著邁特走出電梯的時候,陳托邦頓時有了自己已經(jīng)離開的南極的錯覺。和地上的日光燈不一樣,地下的光看起來很接近陽光。而且這里的墻壁都被涂成了藍色的,還畫上了不少白云,人工制作的微風拂面而來。
放眼望去可以看到的就是一片碧綠的田野,微風中有些青草與牛糞混合的味道,一時間陳托邦以為自己是通過了空間隧道來到了江南的初夏。甚至還有蟬鳴!
在陳托邦面前的是一片水田,里面的嫩苗長的很高,陳托邦覺得這應(yīng)該是水稻。但是不能確定,雖然自己只是小城市里面長大的,但也是只吃過大米沒有見過水稻。凱西就更不用說了,認出這種作物的除了邁特以外就只有周林了。
“這是!”周林激動看著水田里面的幼苗思索著,過了一會兒他開口了:“這不是我們?nèi)A人的驕傲嗎?這不是那位老先生最偉大的成就,超級水稻嗎?”
邁特輕輕的笑了:“不愧是教授,一眼就看出了來歷。不錯!我們經(jīng)過很多次的實驗了,這種水稻是最適合在南極種植的,我們最初都是靠種植這種水稻來改良南極的地質(zhì)。現(xiàn)在二十多年快過去了,田里面已經(jīng)有蚯蚓了,那位老先生真的很了不起。不知道他救活了多少人多少土地,我在此表示敬意!”
周林驕傲的笑了,但他想了想:“但是南極都是凍土啊!你們即使是種植這種水稻要改良土質(zhì)二十年還是不夠吧?”
“其實,我只知道我們開始種地的時候水稻就已經(jīng)可以成長了。只是收成有點那啥!”邁特不好意思的說:“前期他們做了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周林教授點了點頭。就在周林和邁特交談的時候,陳托邦有了別的發(fā)現(xiàn)。這里的光從視覺上特別接近陽光,所以陳托邦一直很好奇這種光的光源,于是就發(fā)現(xiàn)了不得了的東西。
“周教授,你看!”陳托邦指著天上說。
周林這才抬頭,這以抬頭,凱西也跟著抬頭看。那是太陽!藍天白云的壁畫上,那個巨大的發(fā)光。在外面每天都可以看見他,但是這里是南極!正處于極夜,而且還是地下!
但是那種刺眼的光和舒適的熱。沒錯!那就是太陽!
“那就是我們生活中除了發(fā)電以外唯一的利用核能的地方。我們的科學家給他取了一個神圣的名字,普羅米修斯!傳說中為人類盜火的神!”周林笑著一起看著天空:“我們模仿他的東升西落和四季,讓地下永遠都是溫帶。”
“你的意思是?那是一個人工的聚變恒星?”周林謹慎的問道:“他有多大?”
“這個,我記得好像是個直徑八米的球。”邁特想了想說:“還是直徑四米來著的,不好意思的教授,我這腦子。”
“沒事,不管是八米還是四米。對于一個恒星來說……”周林想著看向了陳托邦:“你覺的他是怎么點燃的。”
“要不然就是里面的燃料密度夠大,要不然就是溫度夠高。”陳托邦脫口而出:“但是,如果密度太大,容易引發(fā)爆炸。溫度太高的話……輸入能量太大得不償失!”
“沒錯!”周林滿意的點了點頭:“但是他們做到了!我想,那個人工太陽普羅米修斯的外層應(yīng)該就是用來制作防護罩的材料。透明而且強度高!”
“那個!”凱西突然提醒道:“我們?yōu)槭裁床蝗フ姨锏睾推樟_米修斯的負責人問問。他應(yīng)該知道的比邁特多!”
周林和陳托邦表示贊成,但邁特帶他們找到了那個負責人后,負責人卻已目前不對外開放為由拒絕他們進一步的了解。
負責人還告訴了周林教授。現(xiàn)在你們這些科學家才剛剛到達博因斯,還是先好好休息,既然博因斯政府已經(jīng)讓他們來到南極了,早晚都會為他們展示核技術(shù)的。只是作為負責人,沒接到上頭命令不敢透露一個字,所以還是請周林他們耐心的等待。
最后負責人還說開了一句玩笑,之前你們卡察爾學院的人也來過,你們卡察爾學院似乎特別著急啊!陳托邦不問不要緊,一問就后悔了。
負責人說剛剛到這里的人有兩人,一個叫阿西莫夫是個教授,他還帶著一個叫林淵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