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速將它拾起,往外跑去。
我舉著它,氣喘吁吁道:
“找到了,找到了。”
他接過我手里的野葛,滿意道:“不錯。”
“現(xiàn)在跟我進來。”,他對我吩咐道。
“是。”
我再次進了屋。
“制毒的丹爐與其他的丹爐必須分開,如果你想在制毒這方面,勝過其他人,就必須有兩個丹爐。”,他帶我來到丹爐面前道。
“制毒丹爐必須有三圓六口,何為三圓,你看。”,他指著丹爐道:
“第一圓,為爐底;第二圓,為爐身;第三圓,則為爐頂。”
“六口是為三圓的銜接處,六口中又有六個小口,它們使這個毒藥的毒性發(fā)揮至最高層。”
“丹爐選錯了,毒性就會減落,丹爐選對了,就會事半功倍。”
我認真地聽著他的介紹,將它牢記于心。
一般的丹爐只有兩圓,爐身與爐頂合在一起,爐底分開。
制毒的三圓以內(nèi)三角為主。
“火,在其中也十分關(guān)鍵。”
“不同的藥材,火候也不一樣,比如這株野葛和川烏結(jié)合,你知道要怎么控火?”
我搖搖頭。
“那你知道它們的功能嘛?”
我點點頭,娓娓道來:
“川烏若是服下,就會口吐白沫,不出一個時辰就會當場身亡;野葛若是服下,會使神經(jīng)麻痹,嘔吐,呼吸困難,虛脫等;一個是急性發(fā)病期,一個是慢性發(fā)病期。”
他點點頭:“不錯,那么想將這兩種綜合在一起,就看你的火候了。”
“怎么說?”,我問。
“首先我們先將野葛用文火燒足半個時辰。”,他一邊說,一邊將爐頂打開,把野葛往里丟去。
他又將一旁的木柴撿起,往爐底堆去,接著在一根木柴上用手指輕輕一點。
火,出來了。
微小的火光,漸漸照亮了整個爐底。
“這火,多嘛?”,他問。
我感覺是有點多。
下意識點點頭。
他手一揮,火候少了一半。
“這才叫文火,剛剛那叫武火。”,他解釋道。
“嗯。”
半個時辰。
他把所有的火都收走了,打開爐頂?shù)溃?
“聞聞。”
我上前聞了聞不說話,他開口道:
“這個味道記住了?”
我點點頭,他將野葛取出,重新放了株野葛。
這時,他從頭到尾都用著文火,半個時辰一到。
他開口道:“打開,再聞聞。”
我只是站在爐頂旁,就聞到一股強勁的毒性味。
“這...”,我驚訝道。
他會意的點點頭,“明白了?丹爐不僅重要,而且火候也十分重要。”
“明白。”,我認真道。
“既然都明白了,那就跟我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