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機寶書
- 《高保真音響》編輯部 HiFiDig
- 2386字
- 2019-10-23 17:21:01
前言
玩耳機之我見
寫在《耳機寶書》前
耳機播放系統,因其系統構成相對簡易、體型小巧、價格合理,且放大倍率小、失真極低,一直以來都是愛樂者欣賞音樂的利器,更是錄音師、混音師等專業人士必備的試聽工具。
耳機發燒的歷史由來已久。如果現代電聲產品從1877年愛迪生發明留聲機開始算起,那么耳機的歷史可以說與電聲外擴系統如影隨形。1881年,世界上第一款耳機誕生,當時耳機還只是被應用于電話通信領域,而從1910年拜亞動力推出第一款商業化耳機產品開始算,耳機也已有逾百年的歷史了。但是,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作為音響領域里的重要分支,耳機系統并非主流,只能說是“偏安一隅”,只受到部分玩家的關注,然而,大約在最近10年時間里,耳機播放系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耳機播放產品也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和發展。依筆者看,至少有如下幾個重要原因。
(1)隨著手機產業的發展,耳機產業被帶動高速發展。在移動電話剛剛普及的頭幾年,可能誰都不會想到,這種設備會從一個單純的通信工具發展成為集資訊、娛樂、社交等功能于一身的智能化終端,現代人對于手機的依賴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隨著手機產業極速地增長和技術的不斷進步,手機的音樂播放能力也顯著提高,音質和驅動力都大為改善。隨之而來的是用戶對耳機產品需求幾何倍數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滿足隨手機贈送的耳機,而越來越出色的手機,其驅動性能已然能夠令大多數發燒級耳機展現出良好的音質。
(2)隨著數字音樂產業的發展,耳機產業也受益頗多。在模擬音頻時代,無論是開盤帶還是LP系統,由于體型龐大,且對外部振動敏感,都不具備便攜的可能性。從磁帶介質開始,到CD格式,隨身播放設備應運而生,這個時期,耳機迎來了一次大發展。然而,隨著固態閃存技術和數字音樂產業的革命性發展,隨身播放設備包括耳機產品又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便攜播放設備的體形越來越小,受外界影響越來越小,其普及率也越來越高,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上了這種便捷的高音質音樂欣賞途徑。
此外,不得不說的是,隨著數字音樂的發展,CD已經不再是愛樂者獲取高品質音樂的唯一途徑了,越來越多的數字化高清音樂文件開始出現,這也使以PC為核心數據源的PC Hi-Fi(CAS)系統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在體驗到了數字音樂的便捷和高品質音樂還原之后,選擇了系統構成更為簡潔的電腦音頻系統,從另一方面帶動了耳機產業的發展。
(3)現實的條件,決定了耳機系統擁有更廣闊的受眾。這里所謂的“現實的條件”是指,在如今房價普遍居高不下的大中城市,愛樂者們,尤其是年輕群體,并不具備自己可支配的充足金錢或者空間來玩大型的外放型音響系統,占地小、總價低、音質高的耳機系統也就成為首選。對于很多已經擁有大型Hi-Fi系統的玩家來說,再添置一套高品質的耳機系統也是夜深人靜時欣賞音樂的必要補充。
綜觀這些條件,我們可以說,耳機產業的紅火發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的一個折射或者反映。耳機產業的迅猛發展,滿足了人們隨時隨地對高品質音樂還原的需求,也帶給音樂欣賞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耳機系統是萬能的嗎?顯然不是。那玩耳機系統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呢?筆者有以下兩點建議。
(1)在多年之前,《音響論壇》總編劉漢盛老師曾提出了“以耳機為師”的觀點,這個觀點在廣大耳機發燒友中深入人心,他們每每以此作為耳機系統優于外放系統的有力佐證。筆者以為,劉老師的意思是,耳機系統的放大倍率小、失真低,所以可以用來驗證外放音響系統的好壞,耳機系統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和準繩。然而,這一觀點其實反過來一樣成立。眾所周知,耳機系統與外放系統在聆聽體驗上最大的不同在于——聲場不同。耳機系統或多或少都存在“頭中效應”,而外放音響系統或者真實的樂器聆聽,音場往往在聆聽者的前方。這一不同導致了很多從耳機系統開始“發燒”的朋友在“聽音觀”上產生偏差,在聽慣了耳機系統重播的聲音后,對于何為正確的、真實的聲音產生了認知上的偏差。因此,筆者建議,即使您已經擁有了很好的耳機系統,也不妨多去聽聽不同空間的真實樂器現場演出的效果,去聽聽高品質的外放Hi-Fi系統,相信您會對于音樂的重播效果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2)由于耳機系統失真低,在播放動態范圍大的音樂時,很多發燒友往往為了追求更刺激的效果,不自覺地將音量開到很大,長此下去,會對聽力逐漸造成嚴重的、不可逆的傷害。近些年來,青少年聽力衰退甚至失聰的報道時常聽聞。因此,在使用耳機系統時,避免長時間、大音量的聆聽,也是值得關注的用耳健康問題。
有鑒于耳機產業的迅猛發展、耳機產品多如繁星,發燒友們在選擇、搭配、把玩過程中存在諸多的疑惑和不解,《高保真音響》聯合HIFIDIG網站,為廣大耳機玩家奉上了這本關于耳機的饕餮盛宴——《耳機寶書》。
本書共分為“耳機知識”“器材甄選”和“訪談故事”三大部分。在“耳機知識”部分,我們主要通過幾位資深玩家的心得體會和玩法經驗總結,較為系統地梳理了在耳機“發燒”過程中值得注意的知識點和玩法,這些知識,不僅適用于耳機系統,對Hi-Fi系統的把玩同樣值得參考。在“器材甄選”部分,我們一方面精選了《高保真音響》雜志近兩年來評測過的優質器材;另一方面,誠邀了眾多耳機圈的“網絡紅人”,為您帶來近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優質耳機類相關產品的介紹,這部分內容主要以不同的產品類型進行劃分,包括入耳式耳機、頭戴式耳機、耳機放大器、解碼器/一體機、便攜播放器、附件等,希望能夠給您的耳機產品選購提供全方位的參考意見。在“訪談故事”部分,我們通過一系列精彩的文章,帶您走進“高燒”耳機玩家的聽音室和知名音響設計師的內心世界,探究他們在耳機“發燒”道路上的心路歷程和執著追求。
《耳機寶書》從策劃到成書經歷了約一年的時間,雖然過程很艱辛,但我們的目的是給廣大耳機愛好者帶來真正值得參考的信息和心得分享,正所謂“好飯不怕晚”。這一過程雖然傾盡心力,但難免會有遺漏之處,還希望讀者們諒解、斧正。
岳鵬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