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軟件相關的基礎知識

在常見的影視制作中,素材的輸入和輸出格式設置的不統一,視頻標準的多樣化,都會導致視頻產生變形、抖動等錯誤,還會出現視頻分辨率和像素比的標準不一致問題。這些都是在制作前需要了解清楚的。

1.2.1 模擬化與數字化

傳統的模擬錄像機被用來把實際生活中看到、聽到的東西錄制為模擬格式。如果是用模擬攝像機或者其他模擬設備(使用錄像帶)進行制作,還需要能配備將模擬視頻數字化的捕獲設備。

一般計算機中安裝的視頻捕獲卡就是起這種作用的。模擬視頻捕獲卡有很多種,它們之間的區別表現在可以數字化的視頻信號的類型和被數字化的視頻的品質等。

Premiere或者其他軟件都可以用來進行數字化制作。一旦視頻被數字化以后,就可以使用Premiere、After Effects或者其他軟件在計算機中進行編輯了。編輯結束以后,為了方便使用,也可以再次通過視頻進行輸出。輸出時可以使用Web數字格式,或者VHS、Bata SP這樣的模擬格式。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數碼攝像機的使用越來越普及,價格也日趨穩定。因為數碼攝像機是把錄制內容保存為數字格式,所以可以直接把數字信息載入計算機中進行制作。普及比較廣的數碼攝像機使用的是被稱為DV的數字格式。

將DV文件傳送到計算機上要比傳送模擬視頻更加簡單。因為計算機和數據的通路較常見的連接方式就是使用這種格式進行傳輸。

1.2.2 逐行掃描與隔行掃描

掃描是指顯像管中電子槍發射出的電子束掃描電視或電腦屏幕的過程。在掃描的過程中,電子束從左向右、從上到下掃描畫面。對于PAL制式信號來說,采用每幀625行掃描;對于NTSC制式信號來說,采用每幀525行掃描。畫面掃描分為逐行掃描和隔行掃描兩種方式。

逐行掃描是每一行按順序進行掃描,一次掃描顯示一幀完整的畫面,屬于非交錯場。逐行掃描更適合在高分辨率下使用,同時對顯示器的掃描頻率和視頻率的帶寬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掃描頻率越高,刷新速度越快,顯示效果就越穩定,如電影膠片、大屏幕彩顯都采用逐行掃描的方式。

隔行掃描是先掃描奇數行,再掃描偶數行,兩次掃描后形成一幀完整的畫面,屬于交錯場。在對隔行掃描的視頻做移動、縮放、旋轉等操作時,會產生畫面抖動、運動不平滑等現象,畫面質量會降低。

1.2.3 播放制式

目前正在使用的電視制式有3種,分別是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美國電視系統委員會)、PAL(Phase Alternating Line,逐行倒相制)和SECAM(Sequentiel Couleur A Memoire,按順序傳送彩色與存儲),這3種制式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每個地區銷售的攝像機或者電視機以及其他的一些視頻設備,都是根據當地的標準來制造的。如果要制作國際通用的內容,或者想要在自己的作品上插入國外制作的內容,就必須考慮制式的問題。雖然各種制式之間可以相互轉換,但因為存在幀頻和分辨率的差異,所以視頻在品質方面會有一定的變化。SECAM制式只能用于電視,在使用SECAM制式的國家都有使用PAL制式的攝像機和數字設備。在這里要特別注意視頻制式和錄像磁帶制式的不同。例如,VHS制式的視頻可以被錄制成NTSC或者PAL制式的視頻形式。

如表1-1所示,列出了基本模擬視頻制式和典型連接方式。

表1-1

1.2.4 像素比

不同規格的視頻像素的長寬比都是不一樣的,在電腦中播放時,使用方形像素比;在電視上播放時,使用D1/DV PAL(1.09)的像素比制作,以保證在實際播放時畫面不變形。

選擇“圖像合成 > 新建合成組”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置相應的像素比,如圖1-6所示。

圖1-6

選擇“項目”面板中的視頻素材,選擇“文件 > 解釋素材 > 主要”命令,彈出如圖1-7所示的對話框,在這里可以對導入的素材進行設置,可以設置透明度、幀速率、場和像素比等。

圖1-7

1.2.5 分辨率

普通電視和DVD的分辨率是720像素×576像素。在軟件中設置時應盡量使用同一尺寸,以保證分辨率的統一。

分辨率過大的圖像在制作時會占用大量制作時間和計算機資源,分辨率過小的圖像則會使圖像在播放時不夠清晰。

選擇“圖像合成 > 新建合成組”命令,或按Ctrl+N組合鍵,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進行設置,如圖1-8所示。

圖1-8

1.2.6 幀速率

PAL制電視的播放設備使用的幀速率是每秒25幅畫面,也就是25幀/秒,只有使用正確的幀速率才能流暢地播放動畫。過高的幀速率會導致資源浪費;過低的幀速率會使畫面播放不流暢,從而產生抖動。

選擇“文件 > 項目設置”命令,或按Ctrl+Alt+Shift+K組合鍵,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置幀速率,如圖1-9所示。

圖1-9

提示

這里設置的是時間線的顯示方式。如果要按幀制作動畫可以選擇幀方式顯示,這樣不會影響最終的動畫幀速率。

也可選擇“圖像合成 > 新建合成組”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置幀速率,如圖1-10所示。

圖1-10

選擇“項目”面板中的視頻素材,選擇“文件 > 解釋素材 > 主要”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改變幀速率,如圖1-11所示。

圖1-11

提示

如果是動畫序列,則需要將幀速率設置為每秒25幀;如果是動畫文件,則不需要修改幀速率,因為動畫文件會自動包括幀速率信息,并且會被After Effects識別,一旦修改這個設置,會改變原有動畫的播放速度。

1.2.7 安全框

安全框是畫面可以被用戶看到的范圍。“顯示安全框”以外的部分電視設備將不會顯示,“字幕/活動安全框”以內的部分可以保證被完全顯示。

單擊“選擇參考線與參考線選項”按鈕49113-00-16-2,在彈出的列表中選擇“字幕/活動安全框”選項,即可打開安全框參考可視范圍,如圖1-12所示。

圖1-12

1.2.8 場

場是隔行掃描的產物,掃描一幀畫面時由上到下掃描,先掃描奇數行,再掃描偶數行,兩次掃描完成一幅圖像。由上到下掃描一次叫作一個場,一幅畫面需要兩個場掃描來完成。在每秒25幀圖像時,由上到下掃描需要50次,也就是每個場間隔1/50秒。如果制作奇數行和偶數行間隔1/50秒的有場圖像,就可以在隔行掃描的每秒25幀的電視上顯示50幅畫面。畫面多了自然流暢,跳動的效果就會減弱,但是場會加重圖像鋸齒。

要在After Effects中將有“場”的文件導入,可以選擇“文件 > 解釋素材 > 主要”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進行設置即可,如圖1-13所示。

圖1-13

提示

這個步驟叫作“分離場”,如果選擇“上場”,并且在制作中加入了后期效果,那么在最終渲染輸出的時候,輸出文件必須帶場,才能將下場加入后期效果;否則“下場”就會被丟棄,圖像質量也就只有一半。

在After Effects輸出有場的文件相關操作如下。

按Ctrl+M組合鍵,彈出“渲染隊列”面板,單擊“最佳設置”按鈕,在彈出的“渲染設置”對話框的“場渲染”選項的下拉列表中選擇輸出場的方式,如圖1-14所示。

圖1-14

提示

如果使用這種方法生成動畫,在電視上播放時會出現因為場錯誤而導致的問題。這說明素材使用的是下場,需要選擇動畫素材后按Ctrl+F組合鍵,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下場。

如果出現畫面跳格是因為30幀轉換25幀時產生了幀丟失,需要選擇3:2 Pulldown的一種場偏移方式。

1.2.9 動態模糊

動態模糊會產生拖尾效果,使每幀畫面更接近,以減少每幀之間因為畫面差距大而引起的閃爍或抖動,但這會犧牲圖像的清晰度。

按Ctrl+M組合鍵,彈出“渲染隊列”面板,單擊“最佳設置”按鈕,在彈出的“渲染設置”對話框中進行動態模糊設置,如圖1-15所示。

圖1-15

1.2.10 幀混合

幀混合是用來消除畫面輕微抖動的方法,有場的素材也可以用幀混合來抗鋸齒,但效果有限。在After Effects中幀混合設置如圖1-16所示。

圖1-16

按Ctrl+M組合鍵,彈出“渲染隊列”面板,單擊“最佳設置”按鈕,在彈出的“渲染設置”對話框中設置幀混合參數,如圖1-17所示。

圖1-17

1.2.11 抗鋸齒

鋸齒的出現會使圖像粗糙,不精細。提高圖像質量是解決鋸齒的主要辦法,但有場的圖像只能通過添加模糊、犧牲清晰度來抗鋸齒。

按Ctrl+M組合鍵,彈出“渲染隊列”面板,單擊“最佳設置”按鈕,在彈出的“渲染設置”對話框中設置抗鋸齒參數,如圖1-18所示。

圖1-18

如果是矢量圖像,可以單擊按鈕49113-00-18-2,一幀一幀地對矢量重新計算分辨率,如圖1-19所示。

圖1-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和县| 临夏县| 含山县| 上栗县| 左云县| 阜城县| 宝兴县| 南漳县| 泸溪县| 长顺县| 江油市| 扎鲁特旗| 安平县| 乐山市| 长垣县| 盐山县| 根河市| 长葛市| 县级市| 丰镇市| 大港区| 富顺县| 阜新| 万载县| 富宁县| 惠东县| 林西县| 紫金县| 通山县| 桐梓县| 太谷县| 陈巴尔虎旗| 称多县| 武威市| 唐海县| 桂林市| 大新县| 东山县| 通许县| 绍兴市| 广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