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平靜的日子
書名: 鄉野小書生作者名: 山間老叟本章字數: 2391字更新時間: 2019-05-06 10:51:33
楊叔家的事就此落定,趙家兄弟悻悻而走,李老實一家唉聲嘆氣,里長王大富也舒了口氣。事情能夠順利解決自然是極好的,如果三方各自糾纏不休,鬧得翻臉成仇那才是最麻煩的事。
小石頭和二丫定親,李慕很贊同,那兩個小家伙他挺看好的。隨后,為了感謝楊叔一家一直以來的照顧,他將那二十兩銀子留了下來。
楊叔楊嬸兒自不肯收,他便說道:“楊叔自小看著我長大,待我如同子侄,家父家母如今又都俱已不在了,從今以后叔嬸兒便是我在這世上的長輩親人了。小侄想孝敬一番,難道叔嬸兒還要和小侄見外么?”
“這…唉!你這孩子……”楊叔楊嬸兒又高興又感動。
“小侄年紀尚輕,很多事不懂,以后還要叔嬸兒多多的勞神費心呢。”
“你這孩子說的什么話!這不是應該的么,難道沒你這二十兩銀子你叔和嬸兒便不管你了不成?”楊嬸兒責怪。
“呵呵…是小侄錯了,嬸兒您別生氣。”
“嗯,嬸兒不生氣。不過這銀子啊你拿回去,去城里給阿言買些好的胭脂水粉,衣服首飾什么的。阿言那孩子是個好姑娘,咱可不能委屈了人家。往日里家里不富裕那是沒有辦法,如今既然有了些錢,便該好好的補償補償人家。不過啊,這錢能省的時候還是得省著點用,畢竟咱們并不是什么大富人家……”
楊嬸兒把銀子塞回李慕手里語重心長地說著,那瑣瑣碎碎的話語中流露出的是真誠而質樸的關愛。
“嗯,嬸兒您說的對,這些小侄也都知道。”李慕點頭,“不過,眼下我手里除了這二十兩之外還有不少銀兩呢,所以您就不必推辭了。”
他搖頭笑著,簡單解釋了一下后又拿了一些銀子出來,楊叔和楊嬸兒才真的相信。
……
第二日,風和日麗,暖陽高照。
鄉間的學堂里瑯瑯的讀書聲依舊,課堂的門口處,李慕靠坐在椅子上懶散地曬著太陽,平靜而慵懶。
生活漸漸步入正軌,日子平靜而悠閑,這樣的節奏他很滿意。
所謂生活的充實與幸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有人喜歡忙碌,有人喜歡悠閑,有人追逐名利,有人向往自由,但不管哪種生活,評定的標準其實全在于個人。
只不過,大多情況下人們并不能真正做到隨心所欲的選擇。
村邊的小路上掠過兩匹飛馳的駿馬,那是兩名環佩刀劍的年輕江湖客,英姿颯爽,獵獵如風。
李慕微笑,心有所感。江湖啊,曾讓無數少年人心生向往的地方。
“腰仗三尺正義劍,胸懷柔情千萬千,瀟灑來去山水間,兩情千里也纏綿。英雄出少年,風姿煥發掃狼煙,豪氣干云天,哪怕世道人心險。恩恩怨怨化飛煙,談笑聲中江湖遠……”
他輕聲吟唱著,直到那兩道身影沒于煙塵,消失在視線里。
……
“夫子夫子!今天講不講故事呀?”
“嗯,講,今天講一個不一樣的故事……”
“哦哦!有新故事聽嘍~”
“呵呵,安靜。”
……
下午時分,李慕來到了小墨齋。
店里的生意依舊很好,店掌柜依舊坐在原來的位置靜靜地看著書,只不過左右卻多了一個不時忙碌的小伙計。
他如今已經知道這位掌柜的名字喚作鄭橋,還有個特別的名號叫作雜文先生,是個很是別樣的人物。此人文采頗佳,但卻不喜功名,平生只愛一樣,那便是好讀各種各樣的雜文故事。對此道浸淫日久,不但閱歷極廣,還寫出過不少風靡一時的好故事。
他走過去打了個招呼:“先生打擾了。”
“嗯?”鄭橋抬頭,略微有些疑惑。
李慕笑笑,而后簡單說出上次之事。
“哦,原來如此…呵呵,卻是在下眼拙了。”
“不妨的,先生每日所見之人眾多,不記得在下也是正常。”他微笑,而后便拿出了一篇文稿。
“哦?西廂記…”鄭橋接過后看了看。
“正是。”李慕點頭,“請先生斧閱。”
“不敢當不敢當,唔…”鄭橋說著謙詞,目光卻是已經看向文稿。
這“西廂記”自然便是后世里流傳甚廣的那個戲文故事。講的是才子佳人、英雄救美的老套戲碼,李慕雖不喜歡,但也基本了解。這正是這年月里文人們愛看的東西,他雖不知原著,但卻也可以盡量地還原出來大部分的情節。只是,在行文用詞上稍許廢了些功夫仔細雕琢打磨了一番,畢竟不是后世的白話文,這年月的話本故事那也得是半文半白得水平。
鄭橋看的很認真,很投入,沉浸其間不理外物,渾然而忘我。好在,文稿其實并不多,李慕并沒有一次寫完。
過得一會兒后,鄭橋終于看完了文稿抬起頭來。
“如何?”李慕問道。
“唔…很有意思。”鄭橋講文稿陳于桌上,點頭道,“這故事,我小墨齋收了。”
隨后,便是一些細節上的問題,待商榷完畢后,李慕也便告辭而去了。
今日,他還要去沈莊,接阿言回家。
到得沈家時沈文軒沈文睿兩兄弟不在家,他便與沈老爺子一邊喝茶一邊聊天敘話。不多時,沈老夫人和阿言也過來陪著坐下。
阿言依舊文靜秀麗的模樣,靜靜地坐在一旁,斟茶倒水,很少插話,沈老夫人看他時目光倒是溫和親切了不少。
沈老爺子聽聞了前些日子的事,對他說了很多話。有贊許和欣賞,亦有教導與勸誡。
“你讀圣賢之書,便當知君子之道。所謂君子動口不動手,謂應以理服人,而不應效匹夫之勇,動之以武。君子三戒,亦有戒斗之言,你要謹記,遇事應三思而后行,需時時克制,修身而養性,方為君子之道……”
“是。”
“老爺也莫要太過苛責了,我看慕兒挺好的。年輕人誰還能沒有些脾性,若如此年紀便一副老學究的樣子,那反倒沒了趣味,不似年輕人了。”沈老夫人笑著插言道,阿言在一旁聽得也是掩口輕笑。
“話雖如此說……”
“此事其中原委你我也是清楚的,當日確是成兒有些過分了,老爺不是也說過他了么,這事既已過去,便莫再提了,老爺年輕時不也有過動武之時么~”
“…咳咳……夫人…夫人說的也是。”
“而且啊,若非經此一事,只怕咱們還真不知道慕兒竟有如此的文采。”沈老夫人看著李慕微笑,“咱們言兒的這位小相公啊,沒想到還是個深藏不露的大才子呢~”
“這倒不錯。”沈老爺子點頭微笑,手捋胡須,“那三首詩詞老夫也頗為喜歡,年輕人懂得藏拙是好事,但太過自晦卻也不好。你既有此文采,以后便不妨多參加些雅集文匯,也好為今后做些打算。”
“那些詩詞……”李慕。
“你可莫要把你當日編來的那套說辭講來,莫說是旁人,便是老身也不相信呢~”
呵呵…李慕笑了笑,不再說話。
這些事他并不在意,無論是真是假,他自己清楚也便是了,左右不過是一場虛名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