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峰回路轉
- 亂世最強領主
- 噴云撼雪
- 2196字
- 2019-04-30 23:18:29
太子的命令傳到東昌縣后,陳縣令心急如焚,連喝茶都喝不出滋味。
前段時間剛剛找了個借口,將從天工坊的武器采購數量壓到了極低,現在可好,朝廷又下達了硬性指令,全力保障前線武器供應,如果完不成最低的限額,官位不保就不說了,腦袋都要搬家!
俞滄那個小狐貍,怕是沒那么好商量吧?若是低三下四地去求他,那面子可真的是丟盡了。
陳縣令反復思忖,計上心來,當即命人通知天工坊,自己過幾日要去視察兵器生產情況。
而此時的俞滄,正在為收到的兩封書信興奮不已。
一封是遠在中谷郡的王傲天寄來的。
老王帶著三四個伙計遠赴中谷郡,在那里真切地感受到了戰爭對百姓的摧殘。
中谷郡幅員遼闊,老王帶人一路北上,來到了中谷郡北部最大的城市木川城。沿途隨處可見三五成群的難民,都是衣著破爛、雙眼無神,他們已經都是無家可歸之人,漂泊在異鄉,衣食無著,看不到希望。
老王一打聽,從沃陵郡南下逃難的百姓現在基本都匯集在了中谷郡的各個城市,考慮到難民對當地的沖擊太大,中谷郡各座城市基本都嚴控城門,不許難民進城。難民們沒有辦法,只要在各大城市的周圍搭建窩棚暫時居住,或是繼續南下尋找活路,總之生活相當凄苦。
老王到了木川城后,在城里大量采購粟米白面,然后在城外的難民聚集點附近開設粥棚,施粥行善。
難民們一路南下,沒有收入沒有糧食,老王的善舉當即贏得了難民們的好感。幾日后老王在粥棚張貼告示,宣布了東昌縣鋼鐵產業園大量雇傭勞工的消息。
凡被東嶺鋼鐵產業園雇傭的勞工,三餐免費管飽,每月一兩銀子的工錢,做工時間超過一年者,月錢翻倍,另外東嶺鋼鐵產業園還為勞工提供住所,連帶著老婆孩子都可以入住。
這對難民們來說,簡直是誘惑力巨大,消息在難民中迅速傳播開來,不少青壯男子第一時間報了名。東嶺鋼鐵產業園雖然與木川城相隔千里,但在難民們心中,已經將那里當成了天堂一般的地方。
東嶺鋼鐵產業園所需的勞工不是小數,而且還得拖家帶口,這么多人南下千里遷徙到東昌縣,難度著實不小。
老王找到了當地的縣令,說是自己可以幫助當地緩解難民問題??h令一聽也是喜上眉梢,這么多的難民聚集在自己的轄區,可是個天大的麻煩。
別的不說,光自己的地縣,粗略統計,大概已經有上萬的難民聚集在此。
這么多人口,衣食無著、居無定所,已經對當地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且不說這么多難民給治安帶來的壓力,就是滿足這么多張嘴吃飯,自己都保證不了。
現在難民們還有點隨身的干糧,等過上個把月干糧耗盡了,怕是餓死的難民不會是小數,到時候朝廷怪罪下來,說不定自己這個縣令還得跟著倒霉。
難民們現在都是燙手的山芋,各地官員都恨不得早點讓他們離開自己的地頭。
現在來了個人說要雇傭這些難民,給他們一口飯吃,這可是幫了自己大忙,縣令自然全力支持,當即將情況寫明上報了中谷郡的郡守,請求各地協助,在難民向南遷徙的過程中給予方便。
郡守也正在為難民之事發愁,看了書信,即刻下令各地縣為南下的難民提供臨時休息點、路途指引等幫助,好吃好喝地送走這幫瘟神。
有了政府的幫助,勞工南下的事情便容易多了,老王和幾個伙計忙了幾天幾夜,登記了第一批三千多名報名的勞工,這些人和他們的家眷由當地派出的向導帶領著,浩浩蕩蕩向南出發了。
根據老王信上說,大概再過十幾天,這批勞工便可抵達東昌。
這可是東嶺鋼鐵產業園未來的生產力,有了這些勞工,鋼鐵產量將會有突飛猛進的提升!
俞滄心中高興,不斷催促產業園內生活區的建設,力爭在工人們到來之前將所有的員工宿舍和配套的飯堂、洗浴、商鋪等全部建設完成。
第二封書信是李員外拿來的,是朝中的李鋌李大人寫給他的家信。
信上說現在朝中掌權的太子是有膽識有魄力之人,對幽國的入侵,太子堅決主張反抗到底。
太子以前涉政不多,朝中勢力薄弱,李鋌表示自己將會堅定地支持太子。
前段時間有奸佞之輩妄圖拖軍隊的后腿,控制減少了全國各地的武器產量,導致軍隊武器換裝不及時。太子聞言震怒,已經將旨意直接下到了各地的縣令,誰要是再敢對朝廷的武器供應量打折,縣令斬立決!
太子現在已經著手控制虞國的官場了,如果他能夠把控住全局,那對虞國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俞滄對朝中誰掌權是沒多少興趣的,但是太子的這道命令,卻著實讓他笑的合不攏嘴。
那陳縣令,八成是要厚著臉皮來求自己了!
果不其然,幾日以后,陳縣令不請自來,說是要視察一下縣里采購的武器的生產情況。
俞滄得到消息后,親自來到天工坊,迎接視察。雖然他對陳縣令內心充滿鄙夷,但畢竟是一方父母官,面子總得要給。
陳縣令見到俞滄,并沒有上次見面時的一臉嚴肅,離得老遠便揮手打招呼。
“俞滄啊,多日不見,天工坊兵器造得如何???”陳縣令滿臉微笑,如春風拂面。
俞滄對陳大人來的目的心知肚明,笑嘻嘻地回道:“回大人,上次您說我天工坊的兵器不合格,我們回來以后,痛定思痛,覺得打造兵器,確實不能馬虎,要精益求精!這不,這一批兵器,我們是嚴控品質,求質不求量,所打造的兵器可謂件件精良,產量已經降到了原本的十分之一,相信絕對不會出現‘不合格’的兵器了?!?
陳大人一聽急了,忙問道:“那豈不是連縣衙要求的采購數量都無法滿足了?”
俞滄一臉遺憾,搖了搖腦袋:“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啊,做多少賣多少唄,少掙點銀子就是了!要不然又出了不合格的兵器,我可就全砸手里了,上次剩下的那批兵器,我是實在沒有辦法,只能讓工匠們回爐重造,唉,浪費??!”
陳縣令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本來還指望把上次剩下的“不合格品”買來應應急的,這下可好,直接回爐了!敗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