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藝術的依歸

那一年,受陳忠實先生的邀請,我到西安參加首屆中國文人書畫展的開幕式。欣賞眾多的文藝名家的書畫作品,實乃是賞心樂事。那一次參展的作品很多,亮寶樓內的幾個展廳,都是琳瑯滿目。記不得是在哪一個展廳了,一件橫幅的書法作品吸引了我。寫的是王維的五言律詩《渭川田家》,章法閑雅,每一個字都是活的。乍一看上去,還以為是宋明時期的古人之作。細看落款,有“張紅春”三字,不免狐疑,難道是個女的?忠實先生在一旁說:“是陜北的一個小女子。”不但是女子,而且還是陜北的,這就引起我的好奇了。我問她在不在現場。忠實說不在,如果想見她,可以讓她趕過來。

第二天,張紅春真的就從延安坐車趕到了亮寶樓。看她長得清清秀秀,說起話來還有點靦腆。不免又生狐疑,陜北那黃土高坡上,怎么會養育出這么個溫婉的女子呢?更有一種奇處,這個溫婉的女子,字里行間怎么會透出那么濃郁的士大夫氣呢?交談中,才知道她的專業是從事財經工作。財經與藝術,是兩股道上的車。她的書法,純粹是業余的愛好。這就讓我明白了一些事情,她身處僻地,又不在文人圈子里頭,因此心里頭靜得下來,也避免接受許多污染。

從此,便和張紅春有了一些交往,幾年時間里,得知她從延安調到了西安,又當選為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但偶爾在西安見她一面,仍覺得她靜心如昔。她的調動只是工作,心并沒有調動。不必問她喜歡延安還是喜歡西安這樣的大問題。對于她來說,從彼處遷居到此處,只是從一幅字走到另一幅字,內容有了變化,但線條和結構還是屬于她的。

張紅春曾寄給我一本她的著作《語言的閣樓》,薄薄的一本,既有她的書法,也有她的散文和詩。這才知道,原來這小女子不只是借助書法的線條練習逸志,她還能夠從文字的感悟中陶冶情操。我認為這應是書法的正途,若一個書家,總是在抄寫唐詩宋詞,而不能自抒胸臆創造一些快意文字,則這書家豈不成了字匠。明代有一種官職,叫中書舍人,就是專門抄寫詔告宣諭等文件的,他們的本錢就是會寫字。但世人從不稱他們為書法家,因為他們不能做到我筆寫我心。

張紅春從嚴要求自己,不但寫了許多文章,亦讀了不少著作。所以,當她將近作《手札——生命的留言》這本書的手稿傳給我的時候,我并不感到驚訝。因為我對她已有了較深的了解。她并不因為她的書法得到同道普遍贊揚而沾沾自喜,她還是愿意盡可能地做一點學問,探求書法的意蘊。

應該說,從手札入手來尋找中國書法的真諦,這個路徑是正確的。書法中最率意的文字,莫過于手札。于此可窺見中國文人的性靈、才氣、風度及修養。張紅春分門別類,擇其古代手札之杰出者,閱雅闡幽,于散淡處見品味,于細微處見精神。對于研習書法文字的愛好者來講,此一工作善莫大焉。

關于《手札——生命的留言》這本書的旨趣,不容我贅言,讀者自可品藻。我所要說的是,正確的悟道方法,首先是敬畏古人,繼而轉益多師,最終拓出自己的一方天地。這是藝術的依歸,亦是生命的依歸。

2009年7月7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里| 岳池县| 宁陕县| 乌鲁木齐市| 岑巩县| 德令哈市| 禄劝| 关岭| 河池市| 虎林市| 双江| 万宁市| 娄底市| 西畴县| 安义县| 芷江| 武汉市| 金湖县| 揭东县| 广河县| 金寨县| 旅游| 美姑县| 新泰市| 健康| 柯坪县| 微山县| 泰宁县| 西藏| 衡南县| 大宁县| 仁怀市| 五家渠市| 方山县| 惠安县| 科技| 临澧县| 汤阴县| 德庆县| 张北县| 迁安市|